为啥有些新闻“神龙见首不见尾”?
你在看新闻时是不是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一些新闻事件,刚发生时热度很高,很多媒体都关注报道。可没过多久,新鲜劲儿一过,媒体就不再关注了。但是你却很想知道事件的最终结果,那个急啊……
类似的问题,在一些调查性报道、突发事件报道中,表现尤为突出。有些媒体,针对某一事件的系列报道,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系列开了个头就没下文了,始终不见新闻事件的最终结果,也不知道问题最后解决没有。
当然,对于一些热点事件和热议话题,媒体不可能也没必要都一追到底,但是,作为专业媒体,在面对新闻事件,尤其是现实问题时,应当担负起舆论监督的职责,查明问题根源,督促相关各方妥善解决问题。
说到这儿,读报君想起来,今年2月以来,人民日报围绕孩子三点半放学、家长五点半下班的“三点半难题”推出一系列报道,2016年7月—9月,人民日报针对“太湖垃圾倾倒事件”也曾推出一组报道,都紧扣公众关切,持续跟踪,为推动问题最终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或许,这两组报道,会对我们如何减少这种“有头无尾”的系列报道有所启示。
喜新厌旧导致“有头无尾”?
对于媒体来说,系列报道“有头无尾”,有“想为而不能为”的现实原因。
一方面,新闻本身具有喜新厌旧的一般特点,一旦有新的热点事件发生,旧热点很容易被新热点所取代,昔日的问题也便少人问津。另一方面,有一些报道,因采访条件不具备或不可抗力而被搁置。
“有头无尾”的系列报道在不断堆积中,会因为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重新引发公众关注,当他们无法从媒体以往报道中找寻到解决方案时,就会对媒体产生失望、不满等情绪,媒体的公信力会因此而降低。
除了客观因素以外,“有头无尾”的系列报道出现缘由,也有“想为却不去为”的主观因素。
新闻热点事件频出,有些热点情节简单如过眼烟云,媒体确无必要过多解读。然而,有些热点因本身的复杂性,媒体难以在较短时间予以充分解读,如果不进行跟进报道,就会让问题石沉大海。
还有些热点背后的问题,会因公众的选择性忽视,使问题的重要性一时难以被充分认知,媒体如果也选择忽视,那么,“有头无尾”的新闻就会变成“有头无尾”的问题。
比如,每每临近清明节,殡葬乱收费问题就会引发公众吐槽,如果新闻报道只为应景而作,说一些现象、发一些呼吁就不再跟进,问题将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持续下去。
“连续+组合”推进一追到底
解决“不去为”的问题,媒体需要从增强责任意识入手,对那些尚未充分解读和未能引发公众重视的事件做到研判有数,不管外界热点如何变化,都要坚持对问题事件适时出击,主动出击,持续跟进,一追到底,直到问题的圆满解决。采用连续报道和组合报道,无疑可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抓手。
“太湖垃圾倾倒事件”,是2016年发生的一件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事件。此事从7月1日被网络曝光,至9月22日相关嫌疑人被检方查办,共历时两个多月。人民日报从7月8日至9月23日,对这一热点事件持续进行关注,共刊发相关报道9篇,还原事实真相,直面监管漏洞,立足解决问题,体现了呵护生态文明、为建设美丽中国鼓与呼的责任担当。这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下午三点半,孩子放学了;下午五点半,家长才下班。”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这个尴尬的“时间差”,反映的正是当下的“三点半难题”。今年2月8日至3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有关“弹性离校”的报道6篇,着重报道南京在所有小学实行的“弹性离校”制度和教育部部长的回应。4月10日至25日,人民日报推出“三点半难题”相关报道4篇。许多读者表示,希望《人民日报》能够真正为家长们解忧,让接孩子不再成为烦心事儿。
“太湖垃圾倾倒事件”,事关生态保护大业;“三点半难题”,也是民生热点。近年来,类似新闻事件,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然而不了了之的多,刨根问底的少,给读者带来的最大困惑就是:这事儿司空见惯,说了也没人管,管了也没效果。
对于这两个热点,人民日报没有缺位,更没有浅尝辄止。两组报道综合运用消息、综述、评论、图片等多种报道形式,用好“组合拳”,直面问题,追根溯源,使一段时期内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切和对“三点半难题”的困惑得到疏解。
这也说明,媒体要对社会热点主动回应,抓住不放,主动跟踪报道,探寻解决之道,使正面效果在更大范围内达成共识。
“六大招”破解“不见效”
组合报道能否取得“1+1>2”的效果,取决于是否对报道做了恰当、合理、有效的组合。我们的报道就不能是平铺直叙,而是讲究报道技巧,让道理浅显易懂,让受众喜闻乐见。从“太湖垃圾倾倒事件”和“三点半难题”两组报道来看,破解报道“不见效”难题,以下六个招数值得尝试。
题好一半文,设定话题很关键。围绕同一主题进行组合报道,首先要用一个好名字为报道定调,这是报道成功的关键。就“太湖垃圾倾倒事件”报道来说,人民日报从第一篇开始,便确定了报道主题。相较于其他媒体所用“上海垃圾偷倒事件”“上海垃圾倾倒太湖”“垃圾异地倾倒”等提法,人民日报用“太湖垃圾倾倒事件”为统领,有助于形成话题效应,让受众对通过新闻报道推动问题解决保持期待心态。
2017年2月21日,《人民日报》文化版图片报道《南京小学生 弹性放学了》。
时机很重要,求新求快讲时效。如果报道的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的新闻事件,报道可选择以消息为主,最快速度满足公众获取事件最新进展的需要。如果是对某一热点话题的多角度解读,那么话题的推出时机更为重要。比如,“三点半难题”这组报道,首期是2月8日推出的《南京所有小学实行“弹性离校”》,正值春季学期开学前夕,此时报道南京市的相关规定,为后续报道做了预热。
2017年4月11日,《人民日报》新青年版刊发有关“三点半难题”的报道《带着娃去上班?可以有!》。
阅读求精准,固定版面易关注。同一个话题在同一个版面连续或间断式出现,有助于读者形成阅读习惯,经常性地持续关注相关报道。比如“太湖垃圾倾倒事件”报道,固定在生态版推出,“三点半难题”系列报道多数集中在文化版刊发。
权威来发声,增强报道可信度。几篇报道过后,仅靠记者发声显然无法满足受众需要,有时还会因记者遇到的阻力而让报道陷入低潮。适时通过权威部门发声,能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可信度。比如,2月8日和2月21日,人民日报连续关注南京“弹性离校”的做法,对于南京以外的读者来说,“弹性离校”何时能够全面推广,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如果不及时予以解读,这个话题就很容易“有头无尾”;随后的3月8日,两会特刊刊发《教育部部长回应“接孩子难”:准备实行弹性放学时间》,用权威声音回应读者关切。
言论说到位,及时点评引方向。适时根据事件进展刊发言论,有助于读者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也体现着媒体引领舆论的能力。以“太湖垃圾倾倒事件”系列报道为例,首尾两篇言论,发挥了点睛作用。一篇是2016年7月11日的《整治异地偷倒须“严”“力”》(见右图),指出垃圾偷倒事件接连出现的原因在于“监管不严、处罚不力”。9月23日,人民日报在刊发消息《“太湖垃圾倾倒事件” 5 嫌疑人被检方查办》的同时,还配发“快评”,指出事件督办成果大快人心,要对非法排污现象出重拳严惩不贷,体现了媒体一追到底的责任和担当。
碰碰词儿工作室推出的视频报道《放学咋接娃,小事大烦恼》。
善用新媒体,融合传播增效果。互联网时代,纸媒对热点事件的持续报道,也要善用新媒体传播,主动引领和占领互联网传播高地。“三点半难题”系列报道中,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在放学时段采访了一些北京家长,推出视频报道《放学咋接娃,小事大烦恼》,由公众讲述接孩子遇到的难题和解决办法,贴近现实,符合网络传播特点,为报道增加了互联网的鲜活气息。
撰稿:王向令 编辑:耿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