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人民日报和你一起走过的高考
今天,6月7日,2017高考大幕拉开。想到这儿,从60、70、80到90后,甚至少数50后、00后,可能都有点儿小激动,毕竟咱也是过来人。从1977年至今,中国恢复高考制度迎来了40周年。40年间,《人民日报》上呈现了怎样的高考图景?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的记忆。
恢复高考: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1977年的冬天让很多人记忆犹新。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次全国高校招生考试盛况空前,在文革间中断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在这个冬天,中国却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共话高考
《人民日报》上沉默十年的高考话语也随之破冰。1977年12月16日,高考结束后,《人民日报》第四版开辟栏目“考场内外”,发表了《考场内外处处春》《老教师话高考》《考生的心愿》等五篇文章,通过考生、教师、华侨青年等不同群众之口,谈考场感受,说学风变化。
12月21日和26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两篇题为《高考以后》的文章,围绕“高考之后怎么办”的话题,深入城市、学校、厂矿、公社,看高考结束后的考生在做些什么,对未来又有何规划。通过采访,描绘了知识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面对录取结果的平常心态,以及崇尚知识的社会风气。
第一次全国高考阅卷录取工作结束后,1978年2月12日,《人民日报》2版推出了读者来信策划“本届高考评卷教师笔谈感受”,邀请三位阅卷教师笔谈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并得出“文化考试是选择人才的好办法”的结论。
1978:政策解读
与1977年的总结性报道不同,有了前一次的经验,《人民日报》1978年的高考报道明显有备而来,加强了前期策划和政策宣传。1978年4月22日,《人民日报》4版发表评论《搞好复习,迎接一九七八年高考》,号召青年们生产、复习两不误,吹响了高考冲锋号。4月26日,《人民日报》2版显著位置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高考政审必须坚决执行党的政策》,重申了考生政审“不唯成分,重在个人政治表现”的原则,以确保更多考生不因“成分”而影响升学。6月26日,又发表读者来信《赶快解决知青高考报名问题》,反映一些地区以“土政策”阻碍考生报名的问题。
此外,《人民日报》还发表了关于全国统一命题和部分地区扩大招生的新闻,解读高考新政策。
1979:批评监督
在《人民日报》1979年的高考报道中,关于王小平作弊案的批评报道引人瞩目。山西考生王小平,利用其父原中共雁北地委书记(后任山西省委常委)的身份,以权谋私,在1977年高考中徇私舞弊,通过不正当手段被北京大学录取。1979年,此案经过两年的调查水落石出。
《人民日报》聚焦王小平案,连续追踪,有始有终。1979年4月27日,4版发表《维护高考制度 严惩徇私舞弊 山西纪律检查部门查清王小平高考作弊案》,详细揭露了王小平作弊经过。5月19日,3版发表三封读者来信,呼吁严肃处理王小平作弊案,表达了群众对公平公正的强烈要求。8月11日,《人民日报》及时报道了王小平案涉案人员的处理结果,展现了党和国家维护高考制度的决心。至此,《人民日报》对王小平作弊案的系列报道圆满结束。在恢复高考制度初期,对这一反面典型的批评曝光,起到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效果,也坚定了群众对高考制度的信心。
在《人民日报》上有关高考的报道中,1977—1979年三年间的报道,具有奠基意义。此后的各个时期,请考生和教师发表言论,谈感受、表意见,成为高考报道的主要策划方式之一。而对高考政策的解读和对高考制度的监督,构成了多年来高考报道的两大主题。
落榜生和“状元”:高考镜头下,理性看人生
万马千军独木桥,几家欢喜几家愁。天之骄子自然站在聚光灯下,而落第考生的心态更需疏导。“一考成败定终身”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长期以来,《人民日报》的高考报道中,注意将镜头投向落榜生群体,曾先后发表《关心一下高考落榜者》《落榜不落志》《有梦就没有落榜的人生》等评论,鼓励落榜生群体奋发有为。
尤其是上世纪80—90年代,《人民日报》先后塑造了一大批落榜生典型。农村考生钟亮华落榜后回乡从事农产品经营,勤劳致富;农村青年刘霄落榜后勤学苦钻,在论文竞赛中拔得头筹;落榜女青年孟庆翠、张义艾共办私人幼儿园;二十年前高考落榜生田子渝自学成才,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北京青年葛晓峰从落榜生成长为发明家;谭兴华落榜回乡务农,四年后成为全国劳模;沈阳东陵区十年来近五万名落榜生在实践中成才致富;当阳市万名落榜青年开垦荒山谋创业。通过报道这些典型个体和集体,以鲜活事例为落榜者激活正能量。同时,广泛报道各地面向落榜生开办业余补习学校、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咨询辅导、提供就业优惠政策等举措,为落榜生拓宽发展思路。
另一方面,对于“高考状元”话题,《人民日报》则始终致力于呼唤理性社会心态,避免过度炒作。纵观《人民日报》各时期关于“高考状元”的报道和评论,比如《国家教委负责人答本报和中国教育报记者问欢迎各界支持教育不赞成重奖“高考状元”》(1992年10月7日)、《莫再大炒“高考状元”》(1998年7月17日)、《不必炒作“高考状元”》(2005年7月5日)、《谁在炒作“高考状元”?》(2007年6月27日)等,都对过分炒作高考“状元”持否定态度。
2010年7月5日,《人民日报》13版发起了“禁止公布高考状元,该不该?”的话题讨论。对于山西省禁止高考排名和炒作“状元”的举措,请考生、专家、教师谈各方观点,并同时刊登支持者和反对者两方立场。在讨论最后,公布人民网调查数据,统计显示逾六成网友反对公布高考状元。这样,在观点交锋和数据佐证中,将舆论引向理性。
新世纪以来:打开高考“万花筒”
2000年以后,随着社会转型进入加速期,高考领域新话题频出,《人民日报》上的高考话语,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景观。
“高考移民”和自主招生:制度监督新领域
“高考移民”是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的现象,但在90年代以后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2000年以后,《人民日报》加大了对“高考移民”和自主招生制度的舆论监督力度。针对西部地区成为高考移民“重灾区”的情况,《人民日报》从2003年开始,几乎每年报道西部和其他偏远地区对“高考移民”的整治力度,其中涉及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宁夏、海南等多省区的整治成效。
自主招生是高考制度的一项改革创新成果,但也颇具争议。2003年开始,《人民日报》除了报道每年自主招生的新亮点、新政策,还特别关注自主招生的公正性。2003年高考前夕,《人民日报》开设“高考热线”栏目。由于当时绝大多数公众对自主招生这一创新制度还很陌生,6月4日,该栏目刊登读者来信《高校自主招生后,如何杜绝走后门?》,编者在复信中详细介绍了教育部为确保自主招生公正性,而设置的一系列监督、保障和惩戒措施,回应了这一普遍性困惑。
2009年3月26日,14版围绕“高校自主招生”话题进行了专题策划。其中,《五大名校招办主任谈——自主招生如何保证公平》一文,聚焦公平公正,从透明、多元、自主三个角度,谈自主招生公平性的实现路径。2010年,高校联合自主招生,使自主招生进入“结盟时代”。面对这一重大变化,2010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文教周刊》的2010年终盘点以《自主招生:三国演义 未完待续》为题,盘点自主招生新趋势,并重点关注了公众的争议和担心。
艺考:近十年高考新热词
2005年以后,随着报名人数的逐年攀升,“艺考”成为高考舆论场中的一个高频词。翻阅《人民日报》十多年来关于艺考的报道,绝大多数聚焦其“热度”。比如,《理性看待“艺考热”》(2005年3月24日)、《谁催生了“艺考热”?》(2007年4月12日)、《艺考为何“越浇越热”?》(2007年4月19日)、《我看“艺考热”》(2008年2月21日)、《艺考,“高烧”背后的忧思》(2012年3月2日)等。倾向于用理性为“艺考热”降温,是这些报道和评论的基本态度。在叩问艺考之热以外,艺考动机折射的社会价值观、艺术教育面临的功利化危机、艺术类毕业生的求职困境,都成为《人民日报》关于艺考报道的思辨视角。
异地高考:高考语境下的民生命题
教育本就是民生的题中之义。而异地高考,因为涉及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升学问题,涉及城乡流动人口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成为高考语境中最具民生意义的话题之一。2010年以后,《人民日报》持续关注异地高考的推进动向和破解难题。2012年11月16日,12版推出专题策划“异地高考破冰倒计时”,由五篇文章构成。《异地生源 同等待遇》《高职单招首尝异地高考 完整配套方案尚在酝酿》分别介绍了黑龙江和福建两省作为“先行者”的成功经验。《省内异地借考曾遭高考移民异地高考方案不会一部放开》《录取分数过高对外吸引力小 四条分数划线阻碍省内借考》则分别展示了广东和山东两大“困难户”省份的尴尬难题。同时,右侧配发评论《门槛怎么设很关键》,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门槛设定是破解异地高考推进障碍的关键所在。
国外高考:国际视野中的高考话题
教育资源和教育市场的开放,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参加国外高考、申请国外大学,成为常规高考之外的另一条道路。《人民日报》对近年来大陆考生申请赴港澳台攻读本科,以及参加美国SAT考试等高考新现象也投以关注,同时拓宽了高考报道的国际视野。2001年7月6日,7版推出策划“国外高考扫描”,分别介绍了法国、美国、印度、韩国、日本等五个国家的高校招生制度。另外,如《外国高校为啥认可中国高考》《总有一个“两难的高考”》等文章,对亚洲及欧美各国的高考制度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不同国家高校招生制度的特色与优劣,进而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完美的高招制度,只有在相互借鉴和不断改革中逐步走向完善。
深改三年来:改革底色上的高考报道
2000年以后,高考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一环,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前文所述的异地高考、自主招生等话题也都属于高考改革的范畴。从2014年起,随着深化改革在各领域的稳步推进,改革日益成为《人民日报》高考报道中的关键词。
首先是加强了高考改革话题的评论力度。2014—2017年,《人民日报》围绕“改革”,刊发了一系列关于高考制度的重要评论。《高考,在改革中书写新的答卷》坚定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决心;《高考:改到深处是公平》紧抓“公平”这一高考制度精髓,表达了对教育公平的社会期盼;《高考改革需要更多宽容》《高考改革要有历史耐心》纾解高考改革下的集体焦虑,培育改革进程中的理性心态;《高考改革让“选择”成为必答题》《期盼高考改革带来教育“新生态”》从考试制度改革联系教育教学改革,道出了高考改革的本质诉求——学生的自我成长,教育的日臻完善。
其次是开展关于高考改革的系列策划、特别策划。2016年是高考的大变局之年,20个省份密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形成全国高考的系统性改革。2016年2月3日,《人民日报》12版推出策划“年度特别观察”——《高考改革,“定义”教育的未来》,梳理并以图片呈现了1999—2016年高考改革的关键节点,以半版篇幅深度解读由改革串联起的中国教育发展历程。5月4—6日,12版连续推出三期“关注高考高招改革”,全方位透视“新高考”。
2017年5月26日,《人民日报?文教周刊》“深聚焦”栏目发表文章《“新高考”:已是临门一脚时》,重点回答了“新高考”究竟“新”在哪儿的问题,详解“新高考”带来的新挑战和新变化。
高考改革仍在路上。但每一个走过高考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段珍贵的人生经历。坚毅、拼搏、奋进,是高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预祝今年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取得好成绩!
(“研究事儿”与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煮酒话媒工作室联合出品)
撰稿/统筹:荣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