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

“手机人”,请留点时间给心灵!

研究事儿 研究事儿
2017年06月12日12:4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研究事儿”推出夜读“心灵鸡汤”,首期由人民日报研究部的李康乐为您解读这样一个话题:披着新闻外衣的杂烩,真的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去阅读吗?

留点时间给心灵

李康乐

好多年前,当有人说:“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时,我不以为然,这不是废话么!但是今天我觉得这是真理,不在于道理是不是简单,而在于我们是不是能做到。大多数时候,我们选择把时间浪费在与我们无关的事情上,浪费在不甚美好甚至是我们厌恶的事情上,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讨论、思索、愤怒,然后再无比错愕地说:“时间都去哪儿了?

记得一个春日的中午,我在公园的凉亭里赏花,正在神游于美好的春色,突然听到对面的男孩一声惊呼:“白百合出轨啦!”我回过神来,看见对面坐着三个20多岁的男青年,其中一人拿着手机一脸惊诧,然后三人就白百合的恋爱史、婚史以及孩子等系列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回顾,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于“知道”如此迫切,马路上、地铁里、餐桌旁到处都是端着手机认真“阅读”的人们,可是我们真的“知道”了什么?我们真的需要知道“这么多”?这些披着新闻外衣的杂烩,真的值得我们花这么多时间去阅读吗?德国作家罗尔夫·多贝里的著作《明智行动的艺术》一书中,有一篇经典文章《为什么你不应该读新闻》,他尝试三年里不读任何新闻,开始他很担心自己会错过些什么,但后来他发现,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互动,他完全可以了解他日常所需要知道的新闻事实。读新闻并非生活的必须,那只是我们想象中的“必须”。

在电视刚刚出现的时代,传播学上出现了一个概念——“电视人”。所谓“电视人”,传播学将其定义为“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是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的“沙发土豆”,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父辈重理性、重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电视人因为缺少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容易养成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今天,我们早就不是电视人,而是“手机人”。手机对于人类的“入侵”已经远远超过电视等传统媒介。手机人有什么特点?粗浅地说,他们对外界格外关注,大脑一刻不停地跟随外界的信息运转,生怕自己错过什么。与之相对应,他们的生活时刻处在“中断”之中,无时无刻不在被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推送打断。

当年罗尔夫·多贝里在给出不读新闻的理由时,第一条就是,我们的大脑总是对耸人听闻的东西更有兴趣。反观我们自己,我们在新媒体上阅读了那么多,我们终究得到了什么?那种阅读带给人们一种虚幻的假象——我知道的更多,但这真的是事实吗?新媒体上的所谓新闻,其实大多数不过是二手的信息传播。沃尔特·李普曼早就说过,“一旦所有新闻报道都来自二手信源,人们将失去对真理的感觉,只对观点做出反应。”

沉浸在新媒体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它吞噬掉大量的时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拿着手机,时间很容易流逝,因为人们总是被一个个点牵动,被越来越炫酷的屏幕吸引,很难制心一处。互联网时代,人们最容易丧失的能力就是——专注。谁都不会否认,即便我们在互联网上读了再多的书评,恐怕都不如认认真真地读上一本书来得实在。

我们经常说读书有很多好处,是因为当你安安静静地阅读文字时,时间会在你面前开启另外一个空间。那种制心一处的专注,会带给人的心灵极大的滋养和放松。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也许人类的本性就是贪图安逸和轻松,我们也许会选择一个又一个消遣来消磨时间,但其实,我们怎么度过时间,也就怎么度过我们的一生。

梁漱溟先生曾经在书中说过,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第一是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无论什么时代,回归内心都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因此,不妨少一点时间向外求,向外探索;多一点时间给自己,给现实生活中的人,给周围世界的一花一木。当我们徜徉在互联网上坐地日行三千里的时候,不妨也多观照我们内心的一亩田地。而这,才是灵魂需要的养料。

(图片来自网络)

撰稿:李康乐 统筹:王向令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