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新闻晨报:“王伯伯”挑片子,阿拉看惯了

齐乔正
2017年06月15日13:18 | 来源:新闻晨报
小字号
原标题:“王伯伯”挑片子,阿拉看惯了

  “王老师,这部影片的拷贝还在美国中转呢,排在19号上映有点悬,能不能排到23号或者24号去?”6月13日晚8点,做技术的同事过来提出新问题,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排片工作的王佳彦对着满屏的表格,又开始了新一轮微调。

  对微博上自称“四眼老王”、而被影迷亲切地称为“王伯伯”的王佳彦来说,虽然已经退休,但从每年2月份进入电影节组委会,到6月份电影节闭幕,足足四个多月的时间,他的日程都是围着电影节的排片表运转的。上海影迷已经习惯性地每年都跑到王佳彦微博下留言,追踪排片进展,希望增加场次。他们知道,“王伯伯”的排片表一经推出,就意味着,一年一度的观影盛宴即将开启。

  这正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对普通市民最大的吸引力所在:与包括戛纳、威尼斯、柏林在内的国际知名电影节相比,上海国际电影节在注重专业、行业、产业的同时,更将自身定位为“市民的节日”、“大众的节日”。从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起就参与其中的王佳彦和他的同事们,一路见证了电影节展映、观影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从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100多部展映片、8家影院,到今年第二十届电影节500多部展映片、1500多个场次、45家影院,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全世界观影人数最多、放映场次最多的电影节。每年6月份的第三周,已经成为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影迷的节日,甚至吸引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影迷慕名而来。

  稍加回顾一下就会发现,1993年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片,带给影迷的冲击是空前的。当时国内影院能看到的外国片寥寥无几,而电影节一口气提供了数十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大片,不仅包括美国,还有当时难得一见的欧洲艺术片,而在整整一年之后,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才作为第一部“进口大片”正式进入中国影院,足见早已提前尝过“大片”之鲜的上海影迷是有多幸运了。此后,上海国际电影节一直秉持新鲜、优质、多元的展映片选片原则,培养和扩大影迷的观影视野。毫不夸张地说,在培养影迷的“高品位”、“国际范儿”方面,上海国际电影节功不可没。

  正是通过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熏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懂经”的观众。如果说早年电影节的影迷还热衷于“看红毯数星星”的话,那么近年来的影迷,已经成长到“与心仪的电影人对话”的层次。在各项电影节论坛中,很多普通影迷提问之专业、深入,给国内外电影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止一位电影人发出类似的感慨:在上海,总能遇到最懂行的观众!每年电影节开票,“4K 修复”、“主席影展”、“致敬大师”等单元都是最早被秒杀,可见影迷的诉求基本一致。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迎来第二十届,有超过30万影迷即将走进影院,而他们的观影体验,也见证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工作的日益专业化、精细化。王佳彦笑言,早年的电影节各种“放映事故”频出,临时换片是常有的事,“一会儿就贴出个告示说要换片子了”,到了现在,类似的“事故”已经基本杜绝。与此同时,上海国际电影节日益成为“咱们大家的节日”——2014年,电影节公布了大部分选片人名单,更加面向市民;2015年,“市民选片人”开始进入选片人队伍。电影节和影迷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常态。

  走到第二十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上海最重要的文化盛事之一。一座城市的城市之光,不仅在于她有可供漫步的街区,可供阅读的建筑,可供依靠的服务,也在于她有触手可及的文化交流,和无处不在的艺术审美。每年6月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连同每年8月份的上海书展,和每年金秋时节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一样,已经成了上海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也正是这样的一方文化,滋养了这样的一方市民。阅读、展览、电影、歌舞,这一切一切的综合,正对上海这座城市以及她的市民进行着悄无声息的精神滋养和气质塑造。而这些,组成了非常重要的爱上上海的理由。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