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道再度出山!企业创新藩篱何在?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些年,我国不少企业依靠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细分领域成为“隐形冠军”。然而,企业创新路上遇到的障碍也不少,特别是体制机制障碍,遏制着企业的创新活力,阻碍着企业的创新步伐。4月24日至5月26日,《人民日报》在“经济周刊”和“科技视野”版先后刊发6篇文章,深度剖析企业创新中存在的“制度藩篱”现象,这组出色的调查报道,有料、有用,为创新体制改革发挥了舆论助力作用。
4月24日《人民日报》第17版。
有料——
扎实调查,让“制度藩篱”现形
“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决扫除阻碍创新能力提高的各种“制度藩篱”。但是,企业创新,究竟还有哪些“制度藩篱”?应当如何破除?围绕这一领导关注、社会关心的重大问题,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记者展开扎实调查,通过对四川省的成都、绵阳,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和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等3省6市121家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报道披露的问题可谓触目惊心。申请不上项目、贷款不顺、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人才难求难留、产品难以推广……这些大家时常耳闻的现象,通过大量新鲜、确凿的事例得到印证。例如,谈到“专利蟑螂”,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说,有人专门注册3家公司,手里有几百个专利,“如果我们跟这个公司和解了,对方一定会用另外一个公司来告,又要讹一笔钱”。不难看出,这样的人就是在利用市场经济的空子,专门跟创新对着干。再如,谈到创新产品的推广时,文章提出了3D打印公司虽产品没问题,但因用户找不到标准进行认证而只好使用传统产品的问题。这些都充分说明,创新的进程日益加快,而相应的制度建设还远未跟上。
调查报道的基本功是挖掘事实。针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要把握时代特点,有宏观视野,更要有沉下基层深入了解事实真相的能力。这组报道中,有不少被采访对象采用了化名,不难看出采访的难度。但更多的企业采取了配合采访的态度,他们相信《人民日报》的报道能够帮助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调查采访,彰显了党中央机关报的独特优势。
4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的“企业创新,还有多少‘制度藩篱’”系列报道第2篇。
有用——
突出策划意识,助力政府决策
人民日报社前总编范敬宜说过:“我们的报纸不但要可信、可读,而且要有用”。“企业创新”系列报道是一组带有监督性质的报道,“有用”的目标该如何实现?
首先,处理好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关系。媒体报道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不可动摇的一个大原则,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也不能讳疾忌医,一片莺歌燕舞,这不仅不符合实际,也无助于深化改革的大目标。事实上,不少企业在创新进程中遭遇重重困难,再不下大力气解决,这些困难将成为前进路上的大“瓶颈”。这组报道重在平和、准确地把事实写出来,不预设立场,不加主观评判,因此见报后反响强烈,被“监督”的各方反而感谢记者的良苦用心。
其次,以大样本的采集助力政府决策。企业创新难,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因此调查样本的选择很重要。这组调查涉及的企业不是10家20家,而是121家,数量足够大,而且覆盖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包括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6个城市。特别重要的是,选择的企业都是创新型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说明了问题的尖锐性。
再次,强化整体意识,突出策划意识。6篇报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很有章法。首篇发表的“政策篇”《这些“栅栏”最该拆!》相当于总纲,概述创新的主要困难,读者只要看完,就能强烈感受到“制度藩篱”的全局性。之后分别围绕项目、人才、资金、知识产权、市场推广5个专题依次阐述,案例丰富,论据充分,客观呈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编排上,特别重视标题的制作,尤其是三层结构的小标题,虚实结合,很能吸引读者。
5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的“企业创新,还有多少‘制度藩篱’”系列报道第5篇。
调查报道能否促进工作改进,最终要靠实际效果来检验。从目前的反馈看,这一组报道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重视。国家税务总局第一时间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摸底,并在全国范围就相关问题开展调研。山东、河南、浙江等地迅速推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如山东启动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河南推出“政融保”产业扶贫项目等。河南省洛阳市成立由人社局、人才办、科技局、工信委、金融办、国资委、地税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就多家企业的人才情况进行座谈调研,听取企业的需求和意见建议,并形成报告,为相关决策出台提供了参考。
采访扎实,有料;分析到位,有用。调查报道要取得好的效果,上述两条很重要。这方面,“企业创新”系列报道值得我们品读与借鉴。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撰稿:苏长虹 统筹:王向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