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推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纪录片:紫荆花开正绚烂
《紫荆花开》中,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接受采访
“我们上岗,你们下岗。”1997年7月1日,我军和驻港英军举行交接仪式时,我方的士兵这样喊道。
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时30分,《中英联合声明》及其附件的正式签署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对艰苦而漫长的中英谈判,邓小平总结说:首先是因为中国是个有实力的国家,不是说“弱国无外交”吗,外交谈判历来如此,没有实力不行。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德奎利亚尔说,对香港未来地位的谈判取得成功,将毫无疑问地被认为是在当时国际关系中有效的、静悄悄外交的一项极为突出的范例。
这些,是日前中央电视台推出的5集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中提供的难忘历史瞬间。
该片不仅凭借此类珍贵史料,以“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为主题,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个伟大构想的由来,更展示了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
该片是中央电视台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专门拍摄,由《开启归途》《神圣时刻》《凝聚共识》《同舟共济》《同心圆梦》5集构成,每集30分钟,近日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中文国际频道晚间播出。
现实与历史有机结合
《紫荆花开》总导演吴飞告诉本报记者, 该片播出后收视率很高,上星频道同时段排名位列前四,在晚间黄金时间段超过了很多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同时段专题类节目排名第一,社会口碑也非常好。他说,该片力求准确地表现香港真实的变化,而非仅仅停止在拍摄香港表象的高楼大厦层面上,“虽然不能像单纯的纪录片那样去讲很多人的故事,但我们采访了50多位香港各界人士,他们当中有英国、内地、香港政界要员、香港社会精英代表、知名人士等,也有餐饮业者、渔民等基层民众。片中用他们的内心独白和亲身经历,展现了回归20年来香港人的思想和面貌究竟是什么样的。”很多观众注意到,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都出现在这部纪录片中,非常难得。
吴飞说,在创作构思上,该片始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关照现实。5集的容量中,前两集回顾历史,后3集聚焦现实,串起从“一国两制”的来历、邓小平如何设计出“一国两制”路线,到香港回归如何靠谈判和平地达成,再到讲述回归的过程以及在宪法、基本法框架之下,“港人治港”如何进行,直到香港目前的发展现状。值得关注的是,这部纪录片没有回避回归20年历史上出现的矛盾,比如“占中”等事件和金融风暴、非典肆虐等一些困局,片中都有反映。
该片制片人贺亚莉说,专家和观众都评价,该片前两集可看性很强,有故事讲述,有情节推进,有抓人的悬念,比如通过细节生动地表现了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激烈交锋。最后两集着重讲香港经济的发展变化,体现了整个中国大的社会背景下的香港概况,也值得仔细品鉴和回味。
浓墨重彩呈现活力香港
贺亚莉介绍,摄制组曾分别赴英国以及我国的北京、香港、杭州、广州等地进行相关拍摄,仅香港就去了5次。
为展现香港回归20年的最新面貌,摄制组在香港组织了大型直升机航拍,从空中到海上对香港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香港,提供了20年来对香港全貌最新的航拍影像。
贺亚莉还介绍,这部纪录片的影调采用了香港老电影的效果,无论空中还是地面,摄制组都想方设法拍出香港的味道,暖心不冷漠,注重体现香港的文化历史特点和风貌,比如对有几百年历史的维多利亚港红帆船的表现。该片片头也营造了浓墨重彩的油画效果,这样做比较贴合香港融汇东西方文化的特点。
上有国家高度 下有历史深度
《紫荆花开》的团队就是去年创下央视创新节目品牌的纪录片《国家记忆》的原班人马,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贺亚莉说,《国家记忆》的收视率和社会口碑曾打败了很多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其最重要的法宝,就是讲述方式上上有国家高度、下有历史深度。这次《紫荆花开》也力求做到这一点。
“回归以后,‘港人治港’理念已经深入香港人内心,他们已经有了发自内心深处的安全感。”这是吴飞在拍摄制作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他觉得,香港人能够感到自己已经不再是被殖民管治者的身份:那个时候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没有基本人权,如选举权,像个孤儿。“虽然社会上也有些怨言,但是香港人现在出国拿的是中国香港护照,到内地和内地民众一样享受种种权利,与过去在公司和政府部门充当马仔,没有权利不一样了,现在是主人。“听听他们的心声、看看他们的生活就能感觉到这些。虽然不能说没有一点困难,但是他们有底气了。”他说。
贺亚莉说,他们在采访中也进行了民调,85%的香港民众支持“一国两制”。摄制组还采访了一些1997年7月1日出生的香港人,如今他们都20岁了,都很愿意和内地人进行交流。 香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有挑战和风险,也充满机遇和希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