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毕业季,老师有话对你说
听毕业寄语,悟新闻人生。又到毕业季,2017届新闻学子将告别校园,踏上新途。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行业将往何处去?新闻专业的学子们又应如何自我定位?在人生的重要路口,听听各大传媒院校师长们的毕业寄语吧。意味深长的“金句”,也给研究事儿“观澜传媒业,探究舆论场”以启示与思考……
做变局时代的创新者和引领者
如今,传媒与文化业瞬息万变,技术的杠杆撬动着业态的革命,创新的车轮驱动着行业的发展。一些曾经光鲜亮丽的职业正在褪去光环,而一些新兴的职业名词正在吸引大众目光;一些旧的技术指标、业务手段和行业规范正在失效,而一些新的规则正在逐步树立起来。
如何应对?一方面,要继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及时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要苦练技能。思想和技能两翼齐发,才能有助于你在天空下飞翔。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做技术的创新者、行业的引领者、规则的制定者,而不能只是做一个跟跑者。
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改革的攻坚期,难免会有社会矛盾浮出水面。如何正确理解社会矛盾,又如何对待它们?这就需要我们坚定信念、明辨是非、守住底线、顾全大局。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与其做个愤激的“键盘侠”,不如从自身做起,去努力改变它。与其让手中的媒体成为发泄的工具,不如让它成为社会“善治”的手段。
你应该拥有超越人工智能的智慧,你应该拥有看透VR背后现实的目光,你应该拥有整合碎片化时间的本事,你应该拥有纵横于互联网疆界的力量。媒体工作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把信息、知识、文化和思想的种子撒播在人类的心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责任重大,更需上下求索、朝夕不倦。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
勇于变革,有所坚守
这个时代,我们把它叫作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是变化莫测的时代,是知识更新加速的时代,是断点和接点共存的时代,也是迷茫和希望并在的时代。
我们要坚守高度的专业理念和专业精神。这里既包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也包括通过新闻传播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坚定信念;既包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挑战勇气,又包括“铁肩担道义”的社会正义感。专业理念和专业精神作为一种基因原动力,推动着新闻学院的历届毕业生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并在每个社会变革的重要时刻做出了引人瞩目的贡献。目前,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但对于人大新闻人来说,“家国情怀”不可或缺。
既要勇于变革也要有所坚守。我们身处社会转型和巨大变革的时代,这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参与变革和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新闻人所投身的事业,始终处在时代的最前沿。因此,希望各位同学要对那些最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趋势,新观念、新概念、新方法,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洞察,成为创新年代的引领者和创造者。另一方面,即便是巨大变革的时代,总有一些精神信念、行为准则、伦理道德需要坚守,诸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善良、助人、孝友这样一些恒常价值,它们不但不可背弃和颠覆,反而应当在捍卫中发扬光大。这也是人大新闻人的人格追求。互联网时代是充满颠覆和断点、传承和接点的时代,只有把握住两者的统一和平衡,人类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郭庆光
给职场新人以忠告
人在年轻的时候,可以缺经验、缺钱、缺资历,但不能缺长远战略和职业耐心,更不能缺少足够清醒的自我认识。
1.多学少问,多做少说。人要学习,但不值得问的别问,能自学的就自己学,年深日久,会培养出自我迭代这一核心竞争力。多做事,而不是与他人费口舌、争对错,所谓桃李不言而成蹊,业绩多了,你要争辩的就少了。
2.急事缓做,缓事急做。紧急任务,要在急促的时间里有舒缓的思考,推理周全,才不会忙中出错。一个新人如果学会了临危不惧,忙而不乱,则前途不可限量。不急的事情,反而不能因疏失而遗忘、因大意而荒废,要乘着人处在状态上而及时作基础处理,然后循序渐进,因时制宜,有时间再设法优化,没时间也不会错失做事的机遇。
3.大题小做,小题大做。每逢大事有静气。遇到大事,不怕,不躲。一个新人,如果遇到重大课题,只有战略上藐视之,才会有心情对困难的领域有好奇,对艰难的任务有兴趣。杰出的新手,遇到挑战总会抢先报名。那些别人眼中的小事,只有你会小中见大,易中求难,将它们做出大成果大业绩。这既是历练,也是证明。新人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接触小事,于是小题大做就成了他们自我实现的最佳路径。
4.人大我小,近实远虚。要有一颗安宁澄净的心,要对人宽,对己严;先虑人,再虑己;先成人,再成己。学会感同身受,懂得将心比心。要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把这一步走好,才有下一步。但做好当下,又不是不看长远。只是看长远宜虚看,不把远期当实际。懂得高低远近,才有柳暗花明。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杜骏飞
心怀敬畏,伸手摘星
希望你们能保有敬畏之心。因为我们的专业背景,大家毕业后要么是做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要么就像罗斯福说的那样“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终有一天我们能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那时我们更要提醒自己不做恶,不粗鄙,不做让自己脸红和羞愧的事。
6月9号,苹果CEO库克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典礼上这么说:“我所担心的并不是人工智能能够像人一样思考,我更担心的是人们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没有价值观,没有同情心,没有对结果的敬畏之心。”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也愿在座的每一位毕业生,都能用诚实和正直捍卫自己的良知,让这世界变得更美好一些。
我想把著名广告人李奥?贝纳的那句名言送给大家:“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功,亦不致一手污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黄河
扛起“报喜鸟”与“啄木鸟”的职责
坚守道义,勇于拼搏。同学们,你们是新媒体格局下敢于有梦、敢于追梦的年轻人。你们出生于互联网的新兴时代,相比于前辈们,你们更敢于质疑传统、敢于自我革新、敢于自我否定。你们有着新媒体的思想,流淌着新媒体智慧的血液,是未来融媒体时代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你们既要扛起媒体人“报喜鸟”的使命,也要担起媒体人“啄木鸟”的职责。在舆论场中,激发最大的正能量;在百姓心中,画出最大同心圆。让主流阵地更牢固,让主旋律更响亮,让正能量更充沛。
——浙江传媒学院院长项仲平
做懂政治、有良知的专业媒体人
第一,成为一名专业的媒体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掌握新时代和新业态下媒体人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
第二,成为一名有政治情怀的媒体人,在从业过程中秉持正确的立场,弘扬正能量;
第三,成为一名有良知的媒体人,客观、公正地为公共利益发声。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
树立正确的价值坐标
大家成长在中国崛起、民族复兴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社会深刻变革、急剧转型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总感觉社会变化太快,令人眼花缭乱,因此难免迷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尤其重要。
前不久有一则新闻,说的是贵州某校男生在暴雨后让阿姨背着淌过泥水路段。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在微博中做了点评,认为这个报道的价值取向有问题,结果遭到围攻,甚至有人留言说,“×××,你欠我们贵州人民一个道歉”。显然,那些让阿姨背着淌过泥水路段的男生的价值取向有问题,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也有问题,网民言说的价值取向更有问题。
在当今这样的大时代,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把自己的成长融入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事业之中。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
积聚改变世界的力量
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在我6年前刚刚工作的时候,会困惑于一个现实,就是当年对我和我的同学们具有巨大感召力的“新闻理想”在今天的课堂上似乎并不那么奏效。
当年我们为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那句“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而深深触动,可是今天的学生却常常告诉我,他们为了近距离地接触周杰伦才会选择做媒体。当然,这是不同时代在人们身上打下的不同烙印,既可能成为认知和行动的坐标,也可能只是换了种方式与世界相处。
我总会跟他们讲:“改变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靠一己之力就能够完成。以媒体行业为例,你少提一个下三滥的新闻选题,就为铁肩道义增加了一份可能。而每届学生哪怕只有一个人能够将此化为行动,我们作为老师改变世界的能量就在不断积聚。”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石力月
新闻是直面人生的严肃答卷
新闻既不是福音,也不是牧歌,它是直面人生的严肃答卷,也是自我品格的多维折射。太阳之下既有新鲜事,又没有新鲜事,历史轮回,生生不息。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江作苏
从这些毕业致辞来看,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它促使我们必须以创新的姿态,重新认识媒体,重新定位自我。而在媒体行业的快速变局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拥有持久的生命力。无论你是否继续从事与媒体相关的职业,新闻学科培育起的媒介素养和价值理念,都已融入了你的“专业基因”。
聚散有时,理想不老,情怀长存。
整理、编辑、统筹:荣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