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玩家低龄化"战局"何解? 厂商家长谁负责
一名未成年人在玩“王者荣耀”。
编者按
最近,一款游戏“王者荣耀”与一些孩子家长之间“怼”上了——家长骂游戏厂家无良,游戏厂家反驳自己无辜,加上人民网的助阵——四天内三评“王者荣耀”,以及众多热心群众的点评,使整个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孩子夹在中间,一边受着家长的指责,一边仍想尽招数赢得玩游戏的机会。
究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如此沉迷这款游戏?沉迷游戏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其中的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家长应如何对待爱玩游戏的孩子?正值孩子们放假的暑期,种种相关问题像夏季的天气一样,持续高热。
“王者荣耀”玩家低龄化严重
在地铁里,几个十来岁的孩子每人手里拿着一个手机,页面上是“王者荣耀”游戏,他们用一些专业的词汇激烈而兴奋地讨论着,热闹的场面吸引了地铁里的无数眼光。“现在小伙伴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王者荣耀’游戏。” 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杨蕊无奈地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由腾讯制作的游戏“王者荣耀”是一个非常吸金、吸用户、吸眼球的产品。该游戏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5000万,第一季度预计的营收位列全球游戏收入第一。而引起争议的焦点在于,该游戏玩家低龄化趋势明显……来自腾讯浏览指数平台6月3日至7月2日的数字统计,小于12岁的玩家占比超5%,17岁以下用户占比超20%。更严重的是,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游戏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
一个个悲痛的事实令众多家长们望而生畏,对于自己爱玩游戏的孩子,却是又爱又恨。“你说,不给他手机吧,看着他苦苦哀求又心软,可是一玩起来就无法控制,而且越玩越上瘾。”杨蕊看着已经戴上眼镜、学习总是不上心的儿子,发愁地说。
三年级学生家长张晓静也向记者诉苦道:“我家是个女孩,也这么爱玩这个游戏。有一天半夜,我发现她竟然在自己被窝里偷着玩呢。”
最近,杭州一老师更是发文怒怼“王者荣耀”称:“智能手机游戏成了新时代的‘黑网吧’。”老师的控诉引发了无数家长的支持和点赞,更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人民网很快发出质疑“王者荣耀”的评论,一时间将这款手机游戏推到风口浪尖,这款国民游戏也真正成了国民的焦点。
为何该游戏如此吸引孩子?资深游戏玩家白杨一口气对记者说出了很多理由。“游戏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游戏的带入感强,仿佛置身其中,可以脱离现实生活的压力,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真人在线对战,成就感强;团队协作游戏,打法战术多,游戏内局势多变,新鲜感强,不容易枯燥;游戏设计了完整的养成系统,连续性强;外界环境影响大,同学甚至家长都在玩;手机持有率高,方便携带,容易脱离监管。”
对于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来说,面对如此大的吸引力,谁能无动于衷?
游戏厂商还是家长之过?
出于政策、舆论等多重压力,7月3日,《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李旻通过腾讯公司,向媒体和广大玩家发布长信,感谢大家的评判与监督,并谈及了关于这款游戏的价值观等众多内容,称“守护别人的孩子就是守护自己的孩子”。
该游戏开发团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游戏本身是带来快乐的,但过度游戏无论对自己还是家长,都不会带来快乐,因此希望通过明确限玩时间、强制下线的设置,来打消父母的忧虑。”
腾讯迅速做出反馈,出台了史上最严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12周岁以下玩家的游戏时间,每天只玩一小时,晚上9点后禁止登录;家长绑定硬件设备后可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数据显示,从7月4日至7月17日晚间,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新增绑定账号已超过130万,总数达到200万,“防沉迷系统”已初显成果。
“王者荣耀”团队有关负责人也公开发文“诉苦”说,“有人沉迷就怨游戏,我们觉得委屈。”
至此,有关“王者荣耀”的讨论并未减少。有媒体以“防沉迷系统上线首日遭破解”为题进行报道,网上甚至还出现了名为“解绑经验教程”的帖子。
记者在相关微博上看到,对于老师家长的控诉以及游戏厂家的抱屈,众说纷纭。
“事实证明,每一个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孩子背后,肯定有一个乃至一群特别不靠谱和不负责任的爹妈。”
“没有游戏,还有电脑,还有电视,诱惑是注定存在的。”
“那么小的孩子没有自控力,一方面需要父母的监管,防沉迷系统也很重要。”
“游戏没有错误,孩子没有自控力和家长的疏于管理才让它变成祸害。”
旁观者清,一句句发人深省的留言,将矛头直指孩子的家长。
做用心家长 多关注孩子成长
对此,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的态度非常明确,“家长一味地指责游戏厂商,一点用也没有。”
宗春山所在的机构自成立至今,关于儿童沉迷游戏的投诉从未间断过,从游戏厅到网吧,再到今天的网络游戏,但事实是,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我们关注的方向是错的。”宗春山强调说,“游戏厂商有它存在和发展的理由,无法控制和取缔。我们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问题上,而应该放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比如家庭环境的调整,亲子关系的调整,教育方式的调整等方面。”
宗春山分析说,孩子过分沉溺游戏,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因为有需求没有被满足,包括成就感、自主感、轻松感等,家长一定要从自身找原因。“如果孩子不玩游戏了,你有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的其他方式呢?而一般情况是,不玩游戏了就会去让他写作业,上补习班,这些显然不能弥补游戏带给他的快乐。”
“网络游戏对孩子并不是一无是处,适当地玩对孩子是有益处的,比如有放松和发泄的作用,还有社交的需要,只有过分沉迷才会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所以,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有节制地玩,这是关键。”他说。
从生理结构上来说,大脑里的前额叶负责控制大脑,管理行为,而前额叶要到20岁左右才能发育成熟,到了这个年龄的人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如何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宗春山说,这需要后天的锻炼。“我们发现,大量玩游戏的孩子是不能自主的,他们的时间都是被控制的,他自然需要到游戏中去寻找可以自主的事情。所以,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要给孩子自我管理和控制的机会,要相信孩子,增强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时,宗春山补充说,“给他们自由并不意味着没有边界,如果做错了,家长要让他们承担错误所带来的惩罚和后果。”
“做个有心的家长,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一些,并以身作则,将自己的目光从手机屏幕上移开,多和孩子沟通,更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宗春山对家长们建议说。(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富东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