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革命老区新闻有温度 "扶贫攻坚"在基层

——记青年编辑记者赴广西参加主题教育活动

2017年07月31日06:37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老区新闻有温度扶贫攻坚在基层

  7月19日至2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37家中央及行业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赴广西参加主题教育活动。在7天的时间里,记者先后前往百色市、河池市和柳州市,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见证了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深入了解基层扶贫情况。

  红色热土激发革命斗志,百色精神奏响时代凯歌

  1929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领导了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权,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极大地动摇了西南半壁的封建反动统治,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此次活动中,记者与各大新闻媒体采编人员先后参观了红七军军部旧址、百色起义纪念馆、韦拔群纪念馆,一幅幅精美的壁画、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将编辑记者送回了革命年代的百色。青年编辑记者们还在百色起义纪念碑前庄严重温了入党誓词,向韦拔群烈士墓和东兰革命纪念塔敬献了花篮。

  “斧头不怕硬丝带,红军不怕反动派。豪绅地主威风倒,各地建立苏维埃。”这是百色干部学院教授苏进祥在有关百色起义历史及百色精神的讲座中深情唱出的山歌。80多年前,广西的革命先烈们正是用这样的山歌宣传革命、鼓舞士气。苏进祥表示,弘扬百色起义精神,就是要发扬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优秀革命传统,而作为新闻工作者,更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采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绿色旅游助力精准扶贫,“互联网+”推动养殖发展

  7月21日前后,青年编辑记者分成3组,分别前往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泗孟乡生满村、长乐镇永模村和更乐村,了解当地生产生活情况,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两天的生活中,编辑记者们不仅体会到壮乡独特的风土人情,更观察到当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永模村村民覃东益介绍,当地早在2015年就已开始筹备建立坡豪国家湿地公园,预计明年便可完成整体建设,此外,周边的各级道路也在规划和修建当中,预计建成后将带动周边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板栗、桑蚕、三乌鸡等当地特色农产品也将找到新的出路,让当地居民走上脱贫“快车道”。

  当地政府还将传统养殖产业与互联网相融合,进一步助推扶贫。在东兰县委印发的“互联网+东兰乌鸡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中,政府将委托当地公司,按统一饲料配送、统一品牌打造等“九个统一”办法进行经营管理,打响东兰品牌,拓展区外市场。

  金色文化敲响保护之鼓,文化下乡助力扶贫攻坚

  东兰县委书记黄贤昌在介绍东兰基本情况时,将当地特点总结为“五色”,其中一色便是金色,象征铜鼓文化。在县城,青年编辑记者们参观了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了解铜鼓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用途,不少青年编辑记者还在几日下乡过程中,亲身领略了壮乡特有的铜鼓歌会和鼓舞,古朴粗狂、豪放传神的歌舞让人不得不赞叹东兰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之深厚。

  铜鼓文化在人民群众中产生,而有生命力的文化则更要回到人民群众中去。针对当地文化下乡情况,东兰县文广新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一方面以送戏剧、送图书、送电影等方式推进文化下乡,另一方面正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县—村—屯建立文体活动中心。据介绍,2014年至今,该县已建立村级活动中心53个,预计到2020年,全县所有村级活动中心将建设完成。

  与此同时,该县也面临资金和人才方面的困难。该负责人表示:“希望中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人才帮助东兰传承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下乡,让老区人民不仅在经济上、物质上摆脱贫困,更在文化上、精神上享有获得感。”(光明网记者 曹申堃)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