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建军大业》审片报告 峥嵘岁月幕后故事

2017年08月04日07:59 | 来源:华商报
小字号
原标题:建军大业审片报告

  电影《建军大业》集合年轻演员来出演革命前辈,你可不要奔着偶像去观影,因为你可能会忘了“数星星”,完全被演员们呈现的历史场景所带入。华商报记者将对片中演员进行系列专访,中生代、新生代演员,在片中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听他们自己来解读。

  大街上车水马龙,广场上的孩子嬉笑玩闹,进入电影院看《建军大业》,除了重温那段革命岁月,观众会还收获更多感触。90年前,年轻人用青春与峥嵘岁月所激荡出的热血,让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内心澎湃不已。

  1927年,毛泽东33岁;周恩来29岁;贺龙31岁;叶挺30岁;粟裕19岁;林彪19岁……那个年代的革命历史要怎样还原?香港导演能不能执导革命历史题材?年轻演员出演革命伟人是不是合适?看过电影的人会忘记这些疑问,影片展现的青春热血、家国情怀和英雄精神与紧凑的故事情节、激烈的战争场面融为一体,而贴着“小鲜肉”标签的演员也可以撕掉标签了,因为他们这次拍戏并不是靠脸,而是更加走心。

  “四·一二政变”不规避暴力镜头

  建军的原因是什么?刘伟强导演在电影镜头中率先回答这个问题。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国民党展开“清党”行动。导演在展现“四·一二政变”屠杀时没有规避血腥暴力镜头,大批游行示威的学生遭枪杀,工人被捕,商务印书馆员工遭黑帮血洗,与周恩来和斯烈谈判、汪寿华赴约杜月笙等内容交叉进行,张弛有度的剪辑展现严峻的革命形势。朱亚文出演周恩来,声情并茂地说:“打倒列强,统一全国,再造共和,这是孙先生的终生理想,北伐还未完成,你却对自己的兄弟举起了枪!”“枪杆子里出政权”,建军迫在眉睫。

  “南昌起义”青春热血沸腾

  90年前的八月一日,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极致的战争环境下震撼人心的不仅是宏大的战争场面,还有关键时刻彰显的人性。编剧在起义过程中融入了起义商定、叛徒告密、惨烈巷战等起伏情节,刘昊然出演的粟裕奋勇杀敌,枪打完了用刀,连天战火中凌身跃起。欧豪扮演的叶挺面对敌人的进击无所畏惧,举手投足都充满了革命浪漫情怀。当年的年轻人,就是这样燃!

  “三河坝战役”舍生取义令人动容

  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很少有人知道“三坝河战役”,而这段情节堪称全片非常煽情的段落。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黄志忠扮演的朱德用三千兵力抵挡对岸三万国民党官兵的进攻,抵抗两天后不得不撤退,选择200人断后,朱德慷慨陈词,为了留下革命火种,父子同当兵,儿子走,父亲留;兄弟同当兵的,弟弟走,哥哥留!战争的残酷令观众泪目。蔡晴川身中数枪按下引爆器,火光直冲云天,悲壮的情绪弥漫开来。这个镜头也创下单镜头埋下200个炸点的纪录。

  “秋收起义”细节展示革命艰辛

  战争的裹挟下,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不能逃避。电影在描写这一阶段的毛泽东时,并没有树立高大全的形象,而是把他还原成普通人,他是丈夫,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转身离开家人投身革命,需要多大的勇气和牺牲,刘烨眼中的泪光令人感动。秋收起义失败后,筚路蓝缕的战士们在面对毛泽东再三问累不累时,齐声回答:“累。”真实且有血有肉的细节,让观众切实感受到革命的不易。

  90年后的今天,通过《建军大业》我们不仅仅可以感受到先辈们为理想而奋斗、献身的精神,我们自己的人生能够焕发怎样的光彩?这大概是每个观众看片后都思考了的问题。(记者 路洁)

  朱亚文再演周恩来责任更大

  希望大家感受到周恩来当时的紧张

  华商报:这是你第二次饰演周恩来这个角色,觉得更困难还是更得心应手?

  朱亚文:这个角色不能用困难或者是容易这种词来形容,我觉得是责任比以前更大了,我之前一次饰演周恩来是在《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它说的是周恩来在法国留学阶段的故事,这一次是建军阶段的周恩来,而且是一个大银幕题材,责任更大。

  华商报:这次你希望给大家带来怎样不一样的东西?

  朱亚文:我没有刻意地去预设这些,但我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这个时期他身上一丝丝的紧张,是他在非常时期的紧张感。

  华商报:这一次戏里面周恩来有很多套衣服,很多不一样的感觉,这些造型上的贴近会对你塑造人物有什么帮助?

  朱亚文:造型上无论发型还是服装,都是尽量去还原他的风范,整体来说我是分军装跟便装两块,便装能够体现出他儒雅英气的一面,军装是军人的那种挺拔的气息。确实让我觉得很有自信,整个装扮上以后,我站在那里不会为外形而顾虑,我指的是塑造感的外形,不是我自己的外形。

  华商报:这部戏女性演员挺少的,你应该算是跟女演员对手戏最多的一位,跟这几位女演员合作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朱亚文:宋佳我们太熟了,是多年的朋友,跟她在一起我觉得挺好的,表演上也非常到位,她特别棒。晓彤和冬雨我是第一次合作,她们很有灵性,有她们在会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她们本身都是非常优秀的演员,可以带来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气息。

  我特别熟悉军人这个身份

  华商报:你觉得刘伟强是一个什么样的导演?

  朱亚文:首先刘导是一个把控力极强的导演,跟他合作我非常荣幸,在他的全盘操控下,这样史诗级的电影整个拍摄过程非常顺利,他让我对他产生了极度的信任感,大到一些剧情上的微妙变化,小到一些气息和眼神的方向。因为伟强导演是摄影出身,他对于画面构图的表达非常准确,所以说我特别希望能够更多地在这方面跟他进行一些交流沟通,能够让画面中角色所有的状态更准确地表达。

  华商报: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场戏?

  朱亚文:我印象深的太多了,一定要说比较有感触的可能是在上海南京路上,就是大屠杀之后,那一场戏瓢泼大雨,周恩来走在一路的血泊当中,导演帮演员营造出来的整个现场氛围是让我非常震撼的,我被导演征服了,那一场戏给我的印象很深。

  华商报:你觉得军人是怎样的群体?

  朱亚文:军人各有特色,我饰演过很多军人,他们性格迥异。我父亲是军人,我的爷爷也是军人,我家里有很多人当兵,在我上大学之前,我父亲一心想把我送到军校。所以说我特别熟悉军人这个身份,他们的气息我特别熟悉,他们身上有一些刚硬和倔强,那其实是纪律化的一种严格,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所延伸出来的状态,这个是我体会到的。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刘烨:在最好的年纪遇到最好的角色

  发现自己成长了一大块

  华商报:你上次在《建党伟业》中演过毛泽东,听说这次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刘烨:我觉得是按照毛泽东他自己的成长心路历程来得到的这个体会,因为《建党伟业》是从1921年开始建党的时候讲起,到现在《建军大业》,历史已经到1927年了,经过六年时间,我再跟导演、编剧一起聊当时革命的心态时,发现其实成长了一大块。我在演过《建党伟业》之后,把所有“建党”的体会完了,以一个新的开始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建军”,整个人就更成熟了。

  华商报:这六年你也经历了一些人生中重大的变化,戏里面也有毛泽东当父亲的展现,拍的时候你会联想到和诺一、妮娜的亲子感情吗?

  刘烨:这次和李沁又见面,在一起聊毛泽东跟杨开慧的情感。六年前我们拍的时候还看烟花,还有毛泽东作为一个普通青年该有的浪漫、该有的爱情。但是到建军这个阶段就有了革命的沉重、家庭的责任。当然,我自己六年前和现在也完全不一样,那时候还没孩子,现在已经两个宝贝,虽然和角色相差90年,但都是这么叠加往前走。

  华商报:从《建党伟业》到《建军大业》,遇到毛泽东这个角色,算是在最好的时间遇到了最好的角色吗?

  刘烨:我觉得应该算。最好的时间就是我的年龄还适合演青年毛泽东。对于我来说特别幸运能在这个年纪,在这样特别重要的电影里边扮演毛泽东。我希望尽量把毛主席所有方面以及他所处的年代展现给大家,但是他经历得太丰富了,他有太多的思想和经验,不光是我扮演毛泽东,以后如果再有年轻人扮演,希望他们能从我的身上吸取一些经验,能不断地把毛泽东形象塑造得更完整一些。

  这些新生代都特别招人喜欢

  华商报:拍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哪场戏?

  刘烨:我印象最深的是游完泳之后,跟朱亚文扮演的周恩来在亭子里聊天的一段戏,当时的台词就说咱们现在什么都没有,因为当时条件都是很差的,我记得毛泽东的一句台词就是“那好,没关系!没枪买枪,没人找人”,那场戏剧本写得也好,我们当时拍的环境也特别好。当时跟导演聊,导演说历史上毛泽东就是这种性格,当时其他势力已经很庞大了,共产党还是一个雏形,如果有任何惧怕,不是特别洒脱,就算有心怀天下的心,也干不成这个事的,那场戏对我的感触挺大。

  华商报:在这个电影里面有一些新生代的年轻演员,和他们一起搭档的感觉怎么样?

  刘烨:他们都挺好的,虽然我身为70后,跟他们80后、90后已经是差了挺多,但是我自己也是从他们那时候过来的,十六七年前的时候也是新生代。现在的这些年轻演员,像李易峰、刘昊然、欧豪,包括鹿晗、马天宇等等,我觉得都是特别好的状态,特别健康、特别阳光的状态,很谦逊。我跟每个人都聊过,他们都是抱着特别大的热情来《建军大业》的,都觉得这部电影的意义太大了,而且他们之前特别火,但在这里边可能没有台词,或只有一场戏,也愿意参与,这些孩子的精神我也特别喜欢。(记者 罗媛媛)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