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二十年:刻画科研年轮 讲述精彩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载皮书专业化建设纪实
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部分皮书。岳鹏飞摄/光明图片
蓝色、绿色、黄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陈展厅里,三色皮书汇成一片蔚为大观的智慧海洋。这是皮书品牌专业化建设20年的丰盛收获,更是以分领域年度研究形式对中国发展所做的忠实记录。
从内部传阅的科研报告,到精心培育的出版品牌,再到智库研究的“标配型”成果,20年孜孜以求,皮书突破了最初“政府文告”的公众印象,形成应用对策类研究连续出版物的专业品牌,在中国学术界挺立起一道独特景观;从几位学者的自发探索,到近800个研究机构、3万多位专家的辛勤耕耘,20年跬步千里,皮书横跨600多个研究领域,形塑出2000余种、30亿字、50余万张数据表格的宏大体量,为世界了解当代中国打开一扇认知之窗。
作为当代中国理论研究的“学术日记”、记录改革开放壮阔进程的“成长年轮”,也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成果旗舰”、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权威平台”,皮书在中国从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折射出中国学者和出版人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聆听皮书故事,就是聆听中国故事。听见一个前进大国“永远在路上”的铿锵脚步,听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力道万钧的澎湃潮音,听见众多学人理论对接现实、学问指导实践、知识服务发展的热切心声与不变追求。
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的“智慧载体”
大潮初起时,寂静无声。
1989年,一本用蓝色封面装订的小册子,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一些高校内部传阅。这个被称作“蓝皮书”的读本,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国光、李京文等运用经济模型分析预测中国经济形势的集体研究成果。
彼时,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全球经济波谲云诡,几年前高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尚未消逝,“改革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硝烟又起。中国经济何去何从,成为各方关切。
刘国光等人的研究受到中央关注。翌年,在总理基金支持下,“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成立,不久,《199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出版发行。“这在当时称得上是一种开创性工作。”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所研究员刘树成评价。
受经济蓝皮书启发,1992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时任所长陆学艺提出了编写社会蓝皮书的建议,得到中国社科院时任副院长江流的极大支持。于是,两人牵头成立课题组,对中国社会形势进行分析预测。
“当时,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刚刚发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课题组赴深圳、东莞等地调研,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倍感振奋,也为一些过热现象感到担忧。”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培林回忆。在当年出版的社会蓝皮书《1992—199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他们明确提出了“社会转型进入新阶段”和“社会形势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判断,并对潜在问题发出严厉警告,引发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随即,由中国社科院相应研究团队编写的农村绿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相继问世,为该领域发展状况留下了宝贵记录。
然而,放眼当时的图书出版界,皮书虽已崭露头角,却未激起太大波澜:受传统“重学理轻应用”研究偏好的影响,不少人对皮书的价值心存疑问,提不起创作热情;出版社的皮书出版理念尚不清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皮书发行量很低,逐渐沦为“鸡肋”。
1997年,曾协助陆学艺编撰社会蓝皮书的谢寿光调入社科文献出版社主持工作。而就在一年前,经济蓝皮书的出版发行正式转由社科文献出版社负责。
“身处信息时代,人们对经济社会的观察、政府对政策规划的制定,不可能仅凭经验,必须有科学数据作为支撑。”谢寿光敏感于皮书潜在的巨大市场价值,于是,他暂停了出版社大部分业务,组建团队推进皮书系列化、市场化和品牌化改革。
积极发展作者、精心策划选题、规范编撰格式、提升装帧设计、努力打通市场渠道……1998年,改版后的经济蓝皮书甫一出版即售出3万余册,轰动一时。紧接着,多种高质量皮书相继重装上阵,“皮书热”迅即席卷全国。
然而,蓬勃之势中,乱象随即滋生:一些作者盲目追求速度,拿出的“皮书”质量堪忧;有的出版社开始跟风而动,红皮书、金皮书、褐皮书等纷纷涌现,皮书市场鱼龙混杂。
维护皮书严肃性,就是捍卫研究的水准与尊严。2000年春,广西北海一个水库边,陆学艺和几位学者探讨课题之余,聊到了这个话题。
“我们期待所有皮书主创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力戒浮躁之风,应对皮书泡沫,捍卫学术净土。”辽宁蓝皮书主编、辽宁社科院研究员曹晓峰向陆学艺建议。
2000年8月,首次全国皮书年会在辽宁葫芦岛召开。在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上,与会者发出了“规范皮书原创,维护皮书品牌”的号召,学术界和出版界达成共识:从创作到出版全流程严控,合力提升皮书品质。
每次皮书年会都是一座里程碑,记载来路,指引方向。
2011年2月19日,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全国皮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此后的皮书年会均由中国社科院主办。自此,皮书从一个出版社的自有产品,上升为由中国社科院牵头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智库产品。
“在皮书编纂、出版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精品、促繁荣……坚持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倾力打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社会科学精品。”中国社科院时任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在会议上指出。
“我们一直要求团队:年年有创新、字字严把关,将《亚太蓝皮书》打造成本领域的拳头产品、旗舰产品。”时任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所长的张宇燕甫一上任,便汇聚全所之力,让一度因质量问题被排除在皮书系列之外的《亚太蓝皮书》重焕生机,并在短时间内进入核心皮书行列。在他看来,皮书的学术影响力不亚于学术期刊,甚至在连续性和纵深性方面更胜一筹。
“出版皮书,必须有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曾长期担任《欧洲蓝皮书》执行副主编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沈雁南介绍,社科文献出版社通过组建皮书研究院、成立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建立皮书淘汰机制、编辑出版《皮书手册:写作、编辑出版与评价指南》等举措,不断推进质量管理关口前移。而现实也给了他们丰厚回报——伴随规范性、学术性、时效性的提升,皮书作为智库产品的影响力愈发彰显。
当代中国理论研究的“学术日记”
“在写作《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时,我下功夫通读了大量社科文献出版社的蓝皮书,这对我了解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帮助极大。所以,我愿意将这套著作交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谈及皮书,著名党史专家金冲及倍感亲切。
皮书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它见证和助力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持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汪同三,连续16年担任经济蓝皮书副主编,是主持编写工作时间最长的课题组成员和执笔人。
“20世纪80年代,我们与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合作,通过学习其计量经济模型,构建了中国宏观经济模型,这是分析预测中国经济形势最基本的工具。如今,我们逐渐摸索出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依靠自身力量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汪同三说,“皮书编写的过程,也是经济学研究方法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我国就业压力较大,劳动就业逐渐走向市场化,但人们对此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为了妥善应对社会转型给劳动力供给、收入分配等带来的挑战,中国社科院着手建立劳动经济学学科。
“也是自那时起,我们开始撰写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绿皮书的写作贯穿了学科建设全过程,发挥了重要积累和引领作用。我们的研究成果通过皮书广泛传播,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回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进军号嘹亮吹响。原有机构对标转型、新建智库试水起步、国家高端智库领航前行,一派欣荣之中,“打造质量过硬的资政研究产品”成为智库界核心追求。很多智库纷纷加入皮书编写大军,也在高水准“实战”中历练了自身,强健了肌体。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生态文明绿皮书,已经即将推出第七本。“通过这项工作,孵化了系列研究产品,促进了学科和平台建设,锻炼了团队,训练了科研方法,也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以思想为灵魂’的价值追求。”该书主编严耕教授感慨,加入皮书编写就像搭乘了“一列飞驰的高铁”,让智库建设的规范性、专业性快速提升。
智库与皮书互为促进,共同成长。今天,皮书涵盖经济、社会、政法、文化传媒、国际问题、地方发展等六大领域,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被中国社科院纳入“创新工程”首批项目,进入多个地方社科院、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评价考核体系……鼓声阵阵,激荡着智库界及广大学人的一腔热血。
谢寿光对此感受深刻:“这五年,是皮书品类增长最多、质量提升最快、走向国际步子最大的五年,也是作者积极性最高、研究覆盖面不断完善的五年,这些直接得益于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尤其是对智库建设的大力支持。皮书研创出版已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成果发布平台。”
记录改革开放壮阔进程的“成长年轮”
杭州博库书城,皮书专架前人头攒动。品类繁多的皮书,铺展开中国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生动画卷。翻开一册册皮书目录,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尽收眼底。
记录时代,也引领时代。
一本皮书撬动一个产业的故事,在业界广为流传。
2013年,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景源在调研中发现,作为中国的原生品种,杜仲橡胶发展循环经济潜力巨大,但未得到应有重视。他力邀产学研各方专家详加论证,并推出杜仲产业绿皮书《中国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报告(2013)》。
这本罕见的专为单个树种发布的皮书,迅即引发媒体关注,不少企业看准商机,进入这一领域。2017年,国家林业局印发《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要求“加强杜仲产业发展组织协调,促进杜仲产业健康发展”。
“以皮书为代表的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的出版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满足了社会对高质量、实用性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这一类成果也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在2015年全国皮书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指出。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王爱丽对此深有感触。在主编黑龙江蓝皮书的过程中,她发现政府部门对皮书动态格外关注。“有一年,我们对医疗卫生领域进行了调研,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皮书出版不久,省卫计委领导就带队到社科院考察,听取意见。”王爱丽说。
黑龙江蓝皮书、青海蓝皮书、河南蓝皮书……几乎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区的蓝皮书,日渐成为各地两会代表委员形成建设性提案议案的重要参考资料。
“一带一路”蓝皮书、长江经济带蓝皮书、京津冀教育蓝皮书……“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三大战略,每一项都有多个皮书作为智力支撑。伴随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皮书日渐成为企业投资的行动指南、民众参与现代生活的重要指引。
2017年6月12日,一场新书发布会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由数十位遥感学界顶级专家历时两年编写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重磅推出。
作为遥感监测绿皮书系列的开篇之作,报告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7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建立起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评价指标,针对土地利用、植被状况、典型城市群区域等展开分析,并回答了“胡焕庸线怎么破”等难题。“我相信,这将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作出创新性贡献!”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序言中写道。
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权威平台”
2005年赴日本爱知大学访问时,谢寿光遇到了一位在此任教的中国教授。
“我讲授‘中国当代经济与社会’课程,你们出版的各类皮书数据翔实、客观准确,已经成了我的首选教材。”教授告诉他。
此时的中国,正日渐成为世界探寻新型发展模式的观察焦点。谢寿光决心把皮书系列推向世界,讲述中国。
2006年8月,社科文献出版社与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签订合作协议。2007年5月,第一本英文版皮书——《环境绿皮书: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面向全球发行。随即,《中国经济》《中国社会》《中国法治》等英文版皮书全球发行,在西方学术界首开先河。此后,与德、英、俄、日等国学术出版机构的全方位合作陆续展开,截至2015年年底,出版外文皮书百余种,还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中国研究视角”丛书、“当代中国经济报告”系列丛书等新的品牌。
如今,皮书已成为各国科研人员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必读书目。而皮书数据库则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众多知名学术机构订购使用,影响日渐扩大。
在日内瓦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局局长办公室,张宇燕看到了由他主编的两本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和国际形势黄皮书。
在费城举行的美国亚洲研究学会2014年年会上,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馆长直言:“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是我们研究中国问题最可靠的学术资源。”
回望过去,美国只有6所重点大学有中国汉学研究、中国问题研究中心,而到2015年,这一数字已增至48所。伴随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皮书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李培林已经看到了皮书肩负的又一新使命——“皮书帮助人们理解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核心理念和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皮书系列应该打造成为中国指数,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要出版物。”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提出更高期待。而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确是皮书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必由之路。
2013年11月,日内瓦联合国环境大厦,全球环境竞争力绿皮书《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成果介绍会在此举行。
“这是第一部由发展中国家主导推出的环境绩效评价报告,它打破了过去几十年西方国家在这一领域的话语垄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的评价,令报告主创之一、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黄茂兴深感振奋。2014年,该书英文版面向全球发行。随后,该团队又成功研创《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等皮书,在世界发展评价领域发出了响亮的中国声音。
越来越多的学人,在皮书阵营中齐心集结,扬帆入海。激励他们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国家和人民发出的时代召唤——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