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2017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内容分论坛 :编辑后撤、算法当道 媒体如何提供内容竞争力?

2017年08月21日15:30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个性推送时代,编辑后撤、算法当道。如何拓展、推广渠道,提升内容竞争力,如何利用渠道提升产品力?就这个话题,在8.18日召开的“2017年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内容分论坛”上,《财经》杂志执行主编靳丽萍、腾讯网资讯运营部副总监王舒怀、CIBN互联网电视运营总监冷杉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周葆华展开热烈讨论。

算法已成必然趋势 但不是唯一模式

作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周葆华说:”算法已经成为当下传播生态由于供给和需求变化带来的必然趋势, 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回到一个逃避算法的时代。我们今天应该重视算法,同时又不应该过分放大算法的作用。” 他认为算法一方面使整个传播行业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生重大变化,让媒体跟用户发生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跟 “移动优先”战略有关,移动端使受众从需求上需大量内容匹配以及永远在线的时间使用生态。

周葆华认为,算法将极大影响到新闻的传统价值,传统时代一个好的新闻要具备反常性、社会性和显著性,而人工编辑代表以前专业或精英的立场。但现在好多算法不太强调这一点,会强调是否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而讲个性是不是排掉了以前的社会显著性,或如何经由个人满足性达成社会意义或者社会效应,是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算法是现在渠道连接或者内容匹配的一种模式,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模式,个人媒体、机构媒体不一定要用算法。”周葆华补充。比如像澎湃,是非常高质量原创性的、品牌性的内容,供给量并不是巨海量,可能无须一定用算法。不同媒体要针对他的特性和他要追求的目标考虑自己的分发模式。

算法将如何影响内容生产者?腾讯网资讯运营部副总监王舒怀认为,算法首先影响了编辑流程。之前我们可以叫自己编辑,现在更多地把自己称为运营人员。而运营的概念不是否认编辑,而是在编辑之上,不仅要盯热点,也要联动大量传统媒体和PC,在热点事件发生时针对不同信息品类组织内容,之后把内容放到不同池子里,为它们打上不同的标签,赋予不同权重的值。也就是说在实践中,是由人主导来让算法帮助我们实现更精准的分发,未来编辑的模式就是一个内容由人来告诉机器是给一千万曝光还是两千万曝光。同时,在算法主导的客户端或者分发模式里,极大地弱化了品牌。也就是说我们未来关注一条新闻的时候,不会关注到它怎么生产的,只是关注到新闻本身。

未来算法将精准定位用户 优质内容必然找到相应用户

“拥抱新技术、坚持‘传统新闻价值观’、拒绝碎片化 提倡深阅读”,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靳丽萍在演讲中不断强调。《财经》除了积极进行全媒体报道外,也成立了很多工作室,主动尝试一些新技术或新产品。她认为颠覆媒体生产方式和商业环境的是介质的东西、技术的东西,但颠覆过程中没有颠覆的是我们对新闻品质的要求,专业深度的要求,以及对价值观的坚守。现在很少有媒体像我们这样,用两三个月时间做深度报道、专业领域的记者组成报道小组做报道。有人认为《财经》的文章不容易看懂,反过来我也理解它比较专业和深度,产品具有比较强的差异性。《财经》是差异化的产品,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轻阅读、碎片化“的方式并不适合我们。

同时,靳丽萍指出,平台或算法是具有双重性的。技术本身没有好或坏的属性,但使用的人怎么用,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这才是需要深思的问题。“算法肯定是趋势,因为它解决了原来传播方式,突破了我们和用户之间的墙,极大的提高了效率。不过的确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追求的是规模化,也就是流量,这也就导致了媒体界的同质化和一些媒体一味追求流量而导致的内容低俗、色情、暴力化”靳丽萍评价。

但盲目追求规模和流量的算法是不是我们的终极发展目标?靳丽萍认为不是,因为未来的算法一定是精准化的,每一个内容会找到它的需求者,是供需关系的对应,这样就可以为媒体找到相应的商业模式。我同意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算法,在市场发展初期有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竞争到一定程度就会精细化、专业化。所以,要审慎看待算法现在的样子以及未来发展的样子,从中在不同阶段找到自己发展的机会。

CIBN互联网电视运营总监冷杉最后从平台运营的角度提出建议:同样一条优质内容拆成几条有更多传播机会。从电视端看,编辑是前置的,会把自己基于排行和热点喜好内容放在上面,以吸引更多人观看。但用户也会在第二阶段打标签。比如定位他的年龄属性和地域属性。比如你观看了人民日报的视频,那我们相关推荐里一定能关联人民日报更多内容。电视或者互联网电视往往希望可以推荐一些媒体有价值的内容上去,比如财经或者新闻、资讯甚至有汽车、钓鱼各种各样垂直的内容,优质的内容在人工编辑干预的情况下会获得更多机会,内容做得足够好,一定会浮出水面。

(责编:赵光霞、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