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人民时评:别让对历史的铭记毁于“表情包”

张 凡
2017年08月24日07:5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别让对历史的铭记毁于“表情包”(人民时评)

  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拿来娱乐消费,一个民族如果记不得曾经的痛,就唤不醒今天的梦

  最近,关于“慰安妇”的话题持续占据舆论热点。先是讲述“慰安妇”老人生存现状的纪录片《二十二》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悲情触摸那段充满伤痛的历史;继而纪录片中老人们的截图竟然被制作成“表情包”在网络上出现,引发集体愤怒。两件事,让我们分别看到了尊重与无知。

  “听完片尾曲,没有人说话。灯亮了,好些人还在位子上发怔。”一位观众的话,道出了多数人观看《二十二》之后的感受。老人们所经历的苦难,那些烙印于心的伤痛,即便只是通过平静的镜头语言,也足以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从上映前3万多人为影片捐款,到后来无数人转发影片信息、呼吁人们观看,可以说,一部纪录片,倾注了从制作者到观影者共同的情感,也凝结成整个社会的集体追思。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老人们痛苦、哭泣的表情,竟然被制作成充满戏谑色彩的“表情包”。这种消费苦难、无底线娱乐化的举动,无异于是在受害者的伤口上撒盐,也是对大众集体感情的挑战,当然让人难以接受。

  今天这个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用轻松、戏谑的“表情包”表达自己的未尽之语,甚至越搞笑越火、越调侃越显个性。放松心情本无可厚非,但是,总有一些严肃话题、民族情感、人之常情应该谨守不能逾越。后半生都在悲剧中活着的“慰安妇”,犹如压在我们民族心口上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上刻印着战争历史的痕迹,也承载着不能忘记的家国之痛。况且,她们所遭受的侵害,至今没有得到始作俑者的道歉。如何对待这些战争受害者,直接关系着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够随意涂抹、戏谑发挥的,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拿来娱乐消费,一个民族如果记不得曾经的痛,就唤不醒今天的梦。”

  无论娱乐怎样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在娱乐和严肃之间,还是应该有一条明确的界限。如同此次“表情包”事件一样,冒犯历史、不顾底线的现象并非第一次出现。此前,少数微博大V侮辱革命烈士、某企业借“恶搞”烈士做商业营销等,都是对牺牲和生命缺乏敬畏之心、对社会共同价值理念缺乏基本尊重的表现。就在8月23日,曾身穿仿制的二战日本军服在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前合影的几名青年,因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受到处罚。这充分说明,娱乐只是我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如果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抱着娱乐的态度,不仅会消解我们自身的历史、危害公序良俗,甚至容易踩到法律的红线。

  观察种种过度娱乐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人对严肃话题的调侃、戏谑,并非出于主观上的故意甚至恶意,而是因为无知与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反而更值得警惕。《娱乐至死》的作者说过,“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思考。”缺乏基本的历史素养和价值认知的社会现象,提醒我们在道德教育、历史普及等方面要做得更好。历史需要我们共同铭记,价值需要我们共同塑造。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