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郭敬明们的"小时代"可以翻篇了
郭敬明或许正在被他的粉丝所“抛弃”。
这个暑期档,改编自他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夏至未至》虽由流量明星陈学冬、郑爽主演,并在湖南卫视这样的流量平台播出,但收视成绩始终徘徊在1%左右,未达预期。再往前推,《爵迹》《是! 尚先生》《幻城》等郭敬明“周边”影视剧相继败走麦城。至于他那赖以成名的“作家”标签,更早已泯然于网络世界,从2015年后,他的小说再也没进入过年度前30位的排行榜。声名的倒塌,结结实实地成了商业的负累。他在前些年依靠《小时代》系列所累积的财富,正被拿来填补后期作品的亏空。更多财经类自媒体用“郭敬明的文化商业帝国正在坍塌”来定义他的现在及未来。
曾经成功的商业红人郭敬明迅速走向下坡路,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所代表的“小时代”青春期已过期。他笔下,青春的本质曾是孤独、忧伤、无所适从的,这或与不少85后、90后的十六七岁有所重叠。那代人的成长经历了高速、裂变,在信息接收不对称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夹缝间,以郭敬明为代表的“小时代”写作,击中了不少少男少女。可随着时间推移,90后悉数踏上社会,直面生活现实,再回首时已看懂了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
没有人永远需要郭敬明。积极些看,这是“被物质囚困的小时代”“用物质堆砌生活哲学”的穷途末路。新一代年轻读者不再被充斥奢靡、幻想、矫情的文字而诱惑,无疑是好事。但又不得不承认的是,“小时代”青春期过期的同时,郭敬明所炮制的粉丝商业逻辑,还远没有被雨打风吹去。
以《小时代》 系列为发端,“粉丝电影”的大幕正式开启。打那后,一部分为了偶像而痴狂的粉丝,一部分唯利是图的资本推手,一次次相互印证着偶像与金钱的化学效应。而《小时代》 系列电影所取得的20亿元票房,也让后来者趋之若鹜。近几年,“大IP+流量明星”的生产模式一再被鄙视,但因有利可图,依旧不断被复制。纵然郭敬明的文本暂被淡忘,但他所掀起的演艺圈懒惰的商业逻辑,仍频频再现———正因为相信郭敬明曾走通的那套商业模式是创作坦途,一些投资人也将话题营销奉为圭臬,将开发全产业链当成头等大事。如此一来,文学艺术的产业价值被不断放大,艺术本体却被当作“明日黄花”,这就导致了“大IP+流量明星”一边被骂一边受捧的怪现象。
郭敬明一个人也许走了下坡路,但只要被利益驱动的创作意识仍存于圈内,下一个郭敬明、李敬明、张敬明仍会出现。要真正摆脱他所带来的那些不安,本质上,还得从摒弃青春文艺作品内外的拜物质化开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