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8期

台湾电视剧《荼蘼》叙事创新简析

刘明轩,黄孟丽
2017年09月01日10:10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台湾电视剧《荼蘼》自上映以来,获得海峡两岸观众的一致好评。该剧借助平行时空的叙事架构和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书写了女主角郑如薇站在爱情与事业的分岔路口并做出不同选择后的人生轨迹。叙事上的成功创新,不仅使《荼蘼》成为一部佳作,而且为台剧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叙事;创新;现实主义;平行时空 

近年来,由于经费不足、市场有限、人才外流等多种原因,台湾地区的电视剧影响力逐渐式微,曾经风靡一时的偶像剧也难掩颓势。2016年11月,短篇电视剧《荼蘼》登上台湾荧屏,后来又上映于大陆的视频网站。该剧从杨丞琳饰演的女主角郑如薇面对爱情与事业的两难抉择开始,演绎了不同选择下的生活轨迹。该剧一改昔日台湾偶像剧的旧貌,凭借精美的制作与精彩的演绎获得两岸线上线下观众的一致肯定,成为台剧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所属系列“植剧场”获得台湾地区“文化部”高额补助。相比以往的台湾电视剧,叙事的风格、结构、主题三个方面的多重创新,是该剧受到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

一、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

女主角郑如薇和男朋友汤有彦本是台北一对甜蜜的情侣。郑如薇偶然获得了前往上海的绝佳工作机会,为此汤有彦也准备去上海工作,然而汤爸爸一场重病导致汤有彦不能前行。要抓住机会,就得抛下男友去上海工作;要帮助男友照顾他的父亲,就得放弃难得的工作机会。面对事业和爱情的两难抉择,郑如薇犹豫不定,而故事也就从选择事业的方案A和选择爱情的方案B逐渐展开。

首先,剧情的背景极具现实感。郑如薇想去上海工作,隐含着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而大陆经济高速发展,吸引了台湾年轻人北上大陆工作的现状。这样的设置对于台湾年轻的观众来说,很容易引起共鸣;而对于大陆观众,异地恋也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的话题。其次,整个故事中的主角,郑如薇和汤有彦没有一个是以往台湾偶像剧中生活富足、才华横溢的偶像型主角,他们都是职场中打拼、为生活努力的普通年轻人,为生计发愁是他们必修的功课。“事业上稍微有成就,生活过得稍微精彩一点,日子可以过得稍微让别人羡慕一点”,这些“稍微”是如薇的小小心愿,也是无数普通人的小小心愿,荧屏内外的人由于相似的目标轻而易举地产生了情感共鸣。人物的设置不仅折射出当代多数年轻人的生活现状,而且为后续剧情中的冲突埋下了伏笔。另外,无论是在方案A还是在方案B中,真实而细腻的生活细节比比皆是。第三集中,方案B中的郑如薇怀孕后与不知情的汤妈妈在做饭时发生了误会,汤有彦只好带着爸爸去外面吃饭。两人回来后却发现饭菜都已经做好,如薇和汤妈妈先后从同一间房间走出来。这个走出房门的设计暗示如薇刚刚做好饭菜并向汤妈妈解释、示好,隐喻她为家庭做出的让步,家庭生活中的隐忍被不动声色地描摹出来。如果换做台词交代如薇的活动,效果会大打折扣。这样生活化的细节真实得近乎现实,主角的喜怒哀乐通过点点滴滴的细节得到完美的呈现。在现实主义的浸染下,观众能从人物上发现自己的影子,从叙事中体悟生活的真谛。

该剧由知名编剧徐誉庭执笔,在她之前好评如潮的作品《我可能不会爱你》中,现实主义色彩已经初现端倪,但仍然带着台湾偶像剧温馨梦幻的风格[1]。在《荼蘼》中,现实主义的色彩愈发浓厚、细腻。郑如薇的牺牲、蜕变,汤有彦的纠结、犹豫,两人之间感情的起起伏伏,这些叙事经过现实主义的渲染,充满了真实感,使观众更容易代入郑如薇的视角,体会到她为生活所做的努力与牺牲和在现实面前的挣扎与无奈。

二、别出心裁的叙事结构

一般说来,观众看电视剧时比较放松,不像在影院中注意力那样集中,从“冷观”中收获旁观感受[2]。因此电视剧不宜安排太过复杂的叙事结构,避免观众因为看不懂丧失继续观看的兴趣。绝大多数电视剧采取因果式线性结构,以因果关系为动力、按线性的时间顺序进行叙事[3],而《荼蘼》创造性地打破了这样的惯例,完成了叙事结构的创新。

和现实中人们对于未来的思考一样,在第一集末尾,郑如薇发出了“那两个版本的结局分别是什么”的疑问。之后,从第二集开始,方案A、B就以一种平行时空的形式相互独立地发展,不同的方案中郑如薇的生活经历构成剧中最重要的两条线索,它们相互交叉并产生对比,因此就其叙事结构而言,属于交织式对比结构。这并不意味着线性的因果叙事被完全摒弃,每条线索中叙事大体上按线性的方式来进行,偶尔也不乏关于过去或未来的插叙。方案A中,如薇选择前往上海,在职场砥砺中事业获得成功,感情路上却满是坎坷;方案B中,如薇选择留在台北,受困于家庭琐事,和汤有彦的爱情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波折。该剧的英文名“Two Me”既是“荼蘼”的谐音,也是指两个方案中的“我”,即郑如薇。在平行时空下,每一条线索延伸开来的情节依然弥散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在一部现实主义色彩如此浓厚的剧作里,平行时空的设置不可谓不大胆。而事实上,生活本身就有无数种可能,人们面对这么多的可能只能做单项选择,《荼蘼》只是把单选题的选项加以丰满,现实主义的内核没有改变。平行时空虽然在现实中没有相应的映像,却并不妨碍传递给观众的真实感。观众欣赏电视剧时,影像和声音直观地描摹出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艺术空间,潜意识中认为这个空间是真实而且可参与的[4],平行时空也不例外。

《荼蘼》中最核心的戏剧冲突是如薇面对不同方案的两难抉择,与电视剧中惯常使用的因果式线性结构相比,交织式对比结构更能加剧这种冲突,同时给观众造成“间离”的效果,让观众站在如薇的角度以理性判断两个方案的优劣,从而获得一种参与冲突解决过程的错觉。在类似的背景下,不同的情节所带来的加剧冲突的效果往往最为显著。在第三集中,方案A中的郑如薇准备了一桌年夜饭,独自等待路斯明回来陪她过年,一阵敲门声后她连忙起身开门。门刚刚打开,场景随之切换到方案B,郑如薇和汤家三人在医院里其乐融融地吃年夜饭。同样是除夕,方案A的孤单冷清与方案B的温馨热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上海打拼的如薇所面对的孤单寂寞得到强烈的彰显。观众会不由自主地评判高下,从而获得故事的参与感,并且对方案A中如薇开门后是否见到路斯明产生疑问,这样巧妙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剧情的可看性和观众的黏性。由于两条线索的相互交织,电视前的观众可能会因为聊天或者其他的事转移注意力,当继续观看《荼蘼》时可能不清楚剧中当前的状态。于是,方案A、B采用了不同的颜色基调,一方面有利于观众判断当前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渲染人物心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方案A采用冷色调,体现职场拼搏中的独立孤单;方案B采用暖色调,体现家庭生活的温馨平淡,两者分别和如薇职场女强人、家庭主妇的身份相得益彰。在情节与色调的共同作用下,交织式对比结构在深化冲突、塑造人物与优化观众体验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三、另辟蹊径的叙事主题

台湾偶像剧从早期的《流星花园》《海豚湾恋人》,到后来的《我可能不会爱你》《爱上哥们》,一直保持着纯真浪漫的风格,以男女主角的爱情纠葛为主线,“爱情至上”是不变的主题,结局是男女主角摆脱重重束缚走到一起[5]。这样的故事满足了年轻女性对爱情的幻想与期待,受到她们的欢迎,往往保持着相对固定的模式。电视剧《荼蘼》则大胆创新,跳出了传统偶像剧的窠臼。

生活与选择是本剧的叙事主题。现实中,生活常常会驱使人们臆想其他的选择,想象“如果”背后的生活,但“谁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张的写下,那唯一的选择”。在荧幕上,如薇不同的选择得以通过影像的手段展示,细腻的镌刻下,生活的风采展露无遗。但对于不同的时空中的如薇,她的人生轨迹依旧不可逆转。“开到荼蘼花事了”,六月份荼蘼花开时花季也就要终结,因此荼蘼花暗含失去之意。放弃和失去隐匿于选择之中,就像选择事业的如薇错过爱情,选择爱情的如薇放弃事业。《荼蘼》六集的篇幅下,叙事视角也以郑如薇的第一人称视角为主,观众随着如薇不停地对比两个方案孰优孰劣,荧屏内外的人都在给故事寻觅着相同的目标——最好的选择。“真的好想知道答案以后再做选择,可惜,那只是我的痴心妄想”——无论如何纠结,如薇都要做出选择。

《荼蘼》想要传达给观众的并非仅仅是生活中面对选择的彷徨与无奈。结局中,观众往往会认为如薇最终会选择某个方案,或者由于平行时空的虚构性,一切恢复如初。在第六集中,方案A、B中的郑如薇(大结局)中同时出现,互相比较输赢:方案B中的郑如薇误以为汤有彦出轨,到头来才明白真相,发现生活“有时候像忘了放盐的汤,有时又一失手下重了调味,但那全是滋味”;方案A中的如薇以为自己输了,却又重逢爱情,明白“只要我们期待,我们勇往直前,都会有属于我们的下一个花季”。女主角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安然地走下去,这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局巧妙而合理,使观众对如薇命运走向的疑惑和担忧得到消解,获得紧张消除后的快感,也给观众留下回味的空间。每个方案都有它的幸福,也有它的不幸,方案AB的选择本来就没有正确的答案。“别看自己失去的,只要专注在自己可以拥有的”,这是容亦超教给如薇的经验,抑或是《荼蘼》告诉观众的哲理。精巧的结局升华了主题:珍惜生活,勇往直前,最终将获得幸福。相比起“爱情至上”,这样的主题更加有现实意义,也更能打动观众。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偶像剧模式的烙印依然清晰可见,爱情仍然是如薇评判方案成败的重要因素。但瑕不掩瑜,创新化的主题为今后台湾偶像剧的走向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阙一都.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主题及影像叙事风格简析[J].电影评介,2013(4):60-61.

[2] 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 江铁成.影视赏析[M].合肥:合肥工业出版社,2012.

[4] 何溪.蝴蝶效应:平行时空理论与电影结构[J].齐鲁艺苑,2008(2):37-45.

[5] 林晨,夏源.海峡两岸青春偶像剧的叙事形态差异比较[J].电影评介,2012(9):16-18.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