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7年第9期

灾难事故报道中数据新闻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江宇 解晴晴
2017年09月01日16:31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摘要:数据新闻的直观可视化与信息量大等特点契合了灾难事故报道的需求。新闻行业采用数据新闻报道灾难事故已不少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应用范围窄、数据挖掘浅和交互程度低等问题渐渐凸显。结合2013-2016年间国内灾难事故的数据新闻报道,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剖析,进而探索更好地应用数据新闻,增强灾难事故报道影响力的策略。

关键词:灾难事故;数据新闻;问题;对策

一、数据新闻适用于报道灾难事故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处理、挖掘、分析和应用等能力都在高速提升,不同行业和领域之间正进行着愈加频繁的数据共享。在新闻行业,信息高速发展带来的变化体现为新的新闻生产方式——数据新闻应运而生。“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呈现的新闻工作方式。”其报道逻辑由数据分析结果来驱动,呈现方式主要为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能够以直观的图形展现数据信息,利用视觉化优势从不同的维度解读数据及其结构关系”,从而将专业知识化繁为简。因此数据可视化能够在与灾难相关的专业信息和受众之间搭建理解的桥梁,进而增强报道的影响力。基于灾难事故不可预测、现场感强和瞬息万变等特点,受众对灾难事故报道存在两方面需求:渴望身临其境般地拉近自己与事故现场的距离;渴望获取一些实用知识,比如事发原因解读、救援方式选择以及遇到同类事件如何自救。对此,数据新闻可以利用交互设计,让受众对灾难事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加受众对灾难事件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数据新闻可以选择专业信息和自救知识科普、同类事件盘点和动画还原现场等角度来呈现事件,满足受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因其可视化及数据信息量大的特点,数据新闻在报道灾难事故时颇具优势。从近几年的新闻实践来看,新闻行业在报道灾难事故时采用数据新闻这一报道形式并不少见。

二、灾难事故报道中应用数据新闻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范围窄

当前,国内数据新闻在灾难事故报道领域的应用,多见于对重大灾难事故的报道。如对影响较大的“东方之星”客船倾覆事故、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国内数据新闻的媒体制作团队几乎都进行了报道。但对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较轻微的灾难事故,例如2016年发生的“银川公交纵火案”“江西丰城电厂事故”“湖北巴东煤矿瓦突事故”等,则没有发现针对这些灾难事故的数据新闻报道。这些事故虽然社会危害性较小,但不代表就没有报道价值。例如“银川公交车纵火案”,涉及“公交车”这一交通工具。公交车是很多人的出行工具,而且就全国范围看,这并非第一起公交车纵火案。从新闻价值角度分析,对于案发原因,公交车遇紧急情况如何逃生,同类事件的梳理等,都是受众较关心的内容。如果媒体能应用可视化技术对这些灾难的发生过程和解决措施进行直观解读,报道的传播范围会更广,影响力也将得以提升。

(二)数据挖掘浅

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多重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新闻报道如果仅停留在发生了什么,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媒体应当把工作重心从抢占第一落点转变为提供优质而深刻的数据分析,通过数据整合,提供对新闻信息的深层次解读。但国内的数据新闻对灾难事故中涉及数据的处理,多停留在信息的整理和罗列阶段,缺乏深入的数据分析。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后,财新“数字说”频道籍此制作了题为“盘点:近年来企业重大爆炸事件”的数据新闻。这个作品按时间顺序盘点了2008-2015年发生的重大爆炸事件,每个事件包含时间地点、原因和伤亡情况,资料翔实。可惜,这个可视化作品把这些信息罗列完成后就戛然而止,没有对数据背后的深层次意义进行挖掘分析。其实一些先兆事件和隐患都是可以进行深入挖掘的因素。对这些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可让受众对这个事件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提升媒体在灾难事故报道领域的影响力。

(三)可视化形式单一,交互程度低

目前,我国的数据新闻多以静态的图文图表来呈现事件。灾难事故本身动态性强,动态可视化形式适合用来表现灾难事故的发生过程。譬如2016年江苏盐城的风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损毁画面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的冲击性,但受众又有了解事件的需求,所以媒体完全可以用动画的形式来展现这个过程,这样既能避免对受众的心理冲击,又能满足受众的知情需要。目前国内能与受众互动的动画、视频类数据新闻较少。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报道中,共有12个数据新闻作品,能与受众交互的仅2个;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报道中,数据新闻作品一共15个,12个作品是静态图文图表。

能与受众互动的数据新闻,交互程度也有待加深。财新“数字说”栏目的《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财新记者实拍图集》获得了亚洲出版业协会的“2014年度卓越新闻奖”。尽管新闻获奖了,然其在交互性的应用上,受众只能选择点击“下一步”或“跳过”的按钮来查看不同页面的内容。受众无法对同一页面中的内容进行缩放或点击操作。交互性体现的是受众对事件的参与性和阅读自主性,交互程度低,受众自主性自然受限,便无法更好地凸显数据新闻应有的优势。

三、运用数据新闻增强灾难事故报道影响力

(一)从新闻价值出发确立数据新闻报道角度

数据新闻终究属于新闻,要想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新闻价值是第一落脚点。数据挖掘要以新闻价值为标准。灾难事故发生后,人们最关心的往往是事发原因。只有知晓原因,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正确的规避措施。所以,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数据挖掘要重视原因解读。

《卫报》数据新闻编辑Simon Roger说过,数据可视化只是形式,并非目的。数据新闻的重点依然是新闻叙事,即采取最佳方式讲故事。2014年“7?5杭州公交车纵火案”发生后,新京报“图纸”做了关于纵火案的盘点:《近十年公交纵火案12起 2014年已有5起》。这则数据新闻讲述了12个简单的故事,每一个都包含时间地点与伤亡人数。最终落脚点是原因分析,即纵火者本身的伤亡情况和纵火动机。这则新闻具备较全的事实要素,展现了新闻叙事的思路。叙事重点是最具新闻价值的纵火者动机这一部分。这个叙事重点体现了围绕新闻价值的数据挖掘深度。

(二)组建高水平的数据新闻团队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高质量的数据新闻能够为增强灾难报道影响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制作高质量数据新闻需要一个高水平的数据新闻团队。国外做数据新闻的职业记者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或者系统学习过计算机培训课程。他们既具备对新闻信息进行分析挖掘的能力,又掌握后期视觉设计的技术。我国的数据新闻团队,“以财新传媒为例,其新闻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相互独立,各司其职”,这样容易造成两种结果:新闻价值高的作品,可视化的呈现形式单一;可视化呈现精美的作品,缺乏新闻价值。高水平的数据新闻团队应做到两点:一是持新闻的头脑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将更为全面,亦利于发现新闻点;二是从新闻价值出发,丰富数据可视化形式。只有这样才可以制作出内容和形式统一的高质量作品。

(三)运用社会化媒体拓宽数据新闻的发布平台

灾难事故报道的影响力与其传播范围是分不开的。拓宽数据新闻的发布平台,能够为灾难性数据新闻赢得更多的受众,从而提升灾难事故报道影响力。灾难性数据新闻要想提高影响力,需要把握好社会化媒体这个平台。

一方面要增加传播平台。各大门户网站的数据新闻专栏如财新“数字说”、搜狐“数字之道”等均未开通微信公众号,这就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移动端用户。微博方面,各大网站也未开通数据新闻专栏的官方微博。如果各大媒体能够增加这两个传播平台,将会吸引更多的受众群,进而增强数据新闻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应丰富呈现形式。CNNIC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手机网民占比已达95.1%。微信是当前手机用户惯用的即时通讯软件。在微信上呈现时,数据新闻可以借助H5技术,集灾难事故中的影像和声音,制作交互页面,吸引粉丝参与,提升粉丝的阅读体验。至于微博,可以利用其“秒拍”功能制作有关还原灾难现场、解读灾难原因等各题材的动画视频类数据新闻。吸引的粉丝数量增加了,灾难性数据新闻的影响力自然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方洁.数据新闻概论:操作理念与案例解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

2.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6).

3.许向东,刘轶欧.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数据新闻报道模式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5(9).

4.魏永征,代雅静.融合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嬗变——以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为例的分析[J].新闻界,2015(18).

(责编:马潇(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