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7年6月上

媒体提问与灾难集体记忆

曹林
2017年09月05日09:41 |
小字号

 来源:《青年记者》 

九年前的此时,你在干吗?——对多数人来说,这个问号首先开启的不是回忆,而是一阵短暂的沉默。但换种问法:汶川地震时,你在干嘛?模糊的年份,一下就具体了很多。今年“5·12”九周年的时候,腾讯问答平台就发布了这样的问题。超过一万八千位网友给出了回答。汶川是很多人的生命痛点,也是很多人开始思考生命的起点——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无数家庭磕碎在时间的刻度上;是这场灾难,让他们开始醒悟活着的可贵,开始意识到很多平日里的烦恼纷争在死亡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也是这场灾难,让他们看到了跨越地域的温情,相信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无论是否亲身经历过山河的摇晃,汶川地震都是一代人心理成长、成熟的标记,也是一个精神启蒙的符号。捂在时间的盖子下,它会慢慢发酵。人们需要在某个特殊时刻,集中倾倒在心底发酵整整一年、甚至更久的,关于活着、关于死亡、关于亲情的感慨。需要用某个特殊时刻,郑重地向逝者寄托缅怀和哀思,也郑重地提醒自己珍视眼前的幸福。这些积压在心头的情绪,只要有开口,就会流淌、就会释放。腾讯问答在汶川地震周年祭的时候抛出的那个问号,正是出于对这层心理需求的敏锐洞悉。

旺盛的表达需求,牵引出的是无数“我”的个体叙述。如果有意识地将这些记忆碎片打捞起来,甚至可以拼凑出国家灾难的轮廓。腾讯问答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新颖之处在于,所谓“拼凑”,是自发的状态,媒体本身不做任何文字上的修饰,只提供一个倾诉的平台,讲述故事与呈现细节统统交由用户完成。也恰恰是因为没有专业主义的技术雕琢,这些文字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真诚。

让我印象最深的答主是一个在地震后失去母亲的孩子:“我妈妈爱拿鸡毛掸子打我起床,我就躺在床上,希望她再来打我,但确实没有人叫我起床了。”整段话没用一个形容词,却把那种撕心裂肺的痛传递到眼前。

不是每家媒体都善于发掘并使用这样的细节,需要有洞悉世态人心的柔软与温度。只有让文字走进人们心里,缅怀所欲传递的爱和善、对逝者的祭奠、对生命的敬惜……这些价值才能渗透进时代的脉络。这些记忆只有不断被唤醒,才能渗透进社会的集体记忆。

也说说我的记忆,那时我每天都在写关于地震的评论,用媒体人的方式参与救灾,写《建震不倒的房子优先于任何象征》,写《今天我们携手抗灾明天我们不忘反思》,写《哀痛中的中国无比坚强》。地震发生十天后,我写过一篇评论《汶山强震会深深地影响一代人》,在那篇文章中记录了很多触动人心的灾难剪影:当映秀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位老师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一位年轻的妈妈双手环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没有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另一位母亲,也是用自己的生命护住了孩子,而且在生命逝去前那点时间里在手机上给孩子留下了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我在文中写道:人性这根曲木造不出笔直的东西,汶山大地震后我们的社会一定还会不断有“假丑恶”发生,但即使如此,经过这次灾难后,在这些大爱的触动下,恶也会受到一定的遏制。灾难也许会让人们认识到:不要等到遭遇劫难时才想到爱,不要等到大难降临后才想到紧抱在一起、凝聚成一团。平时爱了、敬惜生命了、关爱彼此了,平时远离了那许多贪婪、仇恨、嫉妒、内耗、争斗、争执、尔虞我诈和疯狂的争名夺利,灾难和伤害会大大减少。

如果看过腾讯问答上那些狠戳泪窝的回答,你会毫不怀疑地相信:汶川地震不是西南一角的事,而是整个民族的隐痛。“5·12”已成时代的印记,时间的打磨中永远不会褪色。还有更多关于汶川地震的记忆散落在民间,等待被打捞。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