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践采风田野训练计划”的理念与探索
来源:《青年记者》
新闻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既是对课堂教学的检验,又能培养新闻学子实际动脑、动手能力,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探索全媒体时代新闻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成为各新闻院系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上海大学近年来开展的“新闻实践采风田野训练计划”(以下简称“田野计划”),以“师徒制”遴选精英学生记者进行专题性的新闻实践活动,旨在出人才、出精品、创品牌,正是对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项目理念:全面提升知识、能力、世界观
一个好的项目,必须承载多种功能,使学生在全程参与中实现多方面提升。“田野计划”的理念是:在全真的环境下进行新闻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世界观。
知识是最基础的层次,比如,什么是导语?什么叫摆拍?……这些都是关于新闻业务的基本专业知识。还有很多非专业知识,对记者也同样重要。比如2016年组织的“大庆精神与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采访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大庆精神,什么是东北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面临怎样的发展困境……通过新闻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记者对基本史实、基本国情有相对清晰、完整的认知。
知识之上便是能力。知识可以通过听课快速积累,能力就只能通过实践才能提升。提升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不断地练习。记者全真的新闻业务活动,还需要其他各种能力进行支撑、保证。但在日常的新闻教学中,很多方面的能力不会涉及。以给采访对象打电话约访为例,看似简单,对许多学生来说却是很有挑战性的。学生记者往往从心理上抗拒给陌生人打电话,不想打、不敢打,就算打通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通过实训,一次次练下来,等到“田野计划”结束的时候,学生记者打电话约访能力,无论是表达技巧还是心理素质,都有了相当大的提升。
“田野计划”是一个深入社会的过程,对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与确立帮助很大。通过活动,学生能更好地认知当今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发展不均衡性,了解国家政策出台背后的现实依据。比如,当学生们站在云南瑞丽的中缅街上,中国这边高楼林立、商贾云集,缅甸那边破破败败、脏乱不堪,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国家的强大,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比空洞的课堂说教要好一百倍。
主题确定:弘扬正能量,有时代的张力
主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活动的成败。选择一个怎样的主题,对活动策划者来说很具考验性。根据这几年的实施情况,我们认为“田野计划”的活动主题,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正能量。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存在着各种负面问题,但总体上,正面总是多于负面,积极总是多于消极。因此,选择正能量的主题,符合新闻“宏观真实”的专业要求。同时,正能量的选题,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可能性最大,能最大程度上保障活动的顺利实施。
2.有足够的选题空间。“田野计划”一般由4至6名学生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集中采访,如果选题太小,容量不够,持续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3.有多方面的专业训练。对专业记者来说,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无人机航拍、视频直播、融合新闻报道等方面都很重要。因此确定的选题和内容,必须能保证这些专业训练活动有实施的可能性。
4.与时代主题紧密结合。“田野计划”的选题,应该来源于当下国家、社会、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切中最新的国家战略和发展大计,有时代感、鲜活,能很大程度上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世界观”培养的结合。这样的选题,也有利于后期的传播。
5.有现实可操作性。时间地点、安全保障、交通方式、天气、经费预算等方面,都要符合实际。
基于上述考虑,“田野计划”的主题策略可以概括为“又红又专、有时代的张力”。以2017年为例,活动的主题是“上海大学生边疆口岸行”,以祖国最东端的抚远、饶河两地为切入点,通过学生记者的视角,全面报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成就,见证祖国边疆口岸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这个大的主题下,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跨境贸易、中俄文化交流等方面。这样的选题设计,既有丰富的内涵与容量,又体现了时代色彩,充满了活力和正能量。
项目准备和实施:注重细节
细节是成败的关键,对“田野计划”亦然。无论是活动资金、带队教师确定、前期联系、学生记者选择,还是交通工具确定、安全保障等方面,都需要对细节不断地打磨。
1.带队教师确定:全能型、责任心。因为是“师徒制”,带队教师是第一责任人,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带队教师除了熟练掌握采写编评拍摄播等全媒体新闻业务技能外,还必须在人脉资源、团队管理、组织协调、后勤保障、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都能够撑起来。同时,带队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热情。
2.前期联系:公私双线并行。“公”指当地宣传部。通过发公函、传真等方式,与当地宣传部不断沟通活动实施的细节,多听取当地宣传部的意见建议。“私”指要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私人关系,如校友资源、学生家长资源、朋友资源、老乡资源等,保障活动的顺利实施。2016年组织的“大庆精神与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采访活动中,学生记者中就有大庆人,其爷爷是“老会战”,去之前联系过大庆市委宣传部、大庆新闻传媒集团,他们都表示非常欢迎。
3.学生记者选择:少而精,一人多用。因为是“师徒制”的精英学生记者实训,学生人数应该控制在4至6人,可以两两组合,最多拆成3个小组同时采写,这样能大大提高效率。除了人数外,更重要的是人员搭配。入选的学生记者,应该是“一专多能”的:至少在某一项上有专长,或采访、或写作、或人际关系、或摄影、或摄像……同时,在融合新闻报道的其他方面,至少也要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能胜任遇到突发情况的“工种”调配。
4.安全保障:保险+应急预案。为每一名成员购买覆盖活动整个过程的综合意外险是必需的。制定详细的预案,严格禁止学生单独采访,夜间8点以后不允许少于3人的外出采访;万一学生生病,如何处置,如何调配人员,都需要在预案中有所体现。抵达当地后,要第一时间去宣传部、当地主流媒体“报到”,一则是对当地有关部门的尊重,二则能最大程度上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协助。
5.采访准备:一定做扎实。扎实的采访准备是采访成功的重要保证。比如在采访之前,必须把以往所有关于采访对象的公开报道和材料全部看一遍;必须提出和以往报道不同的采访角度、采访思路;提问问题设计必须控制在10个以内,但又要覆盖绝大部分采访点……采访前,所有团队成员集中讨论确定。有了这样的流程,基本上能保证采访的质量。
6.采访效果:随时总结评估。教师需要随时控制采访进程,动态评估采访效果。学生现场采访时,教师不宜直接介入,但应该在一旁随时关注采访的情况,可以通过小纸条、微信等方式,即时指挥学生记者调整思路、控制节奏、把握采访方向。一旦遇到冷场,教师也可以作为记者临时补问题,化解尴尬。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抓紧时间见缝插针进行点评。值得一提的是,再累再忙,每天晚上也必须开业务交流会,分析总结全天的内容,团队成员之间互相点评,准备第二天的采访材料。通过这样的评估,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提高。
成果展示与学生收获
在作品呈现方面,需要有深度报道、人物专访、消息、特稿、图集、短视频、专题片、微信公众号推送、视频直播等“万箭齐发”。要实现这样的效果,首先,要保证作品有一个基本的量。参与“田野计划”的4至6名记者,在10天左右的工作时间中,要完成12万~15万字的文字作品,3~5个图集,3~5条短视频,1部2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工作强度和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有了这些东西作为保证,就一定能做出高质量的成果册。其次,要通过自有的媒体渠道积极推送。作品的价值在于传播,所以要想尽一切途径和办法把学生作品传播出去,其中利用好学生自媒体平台非常重要。再次,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发表学生作品。近年来,“田野计划”与人民网、新民晚报、东方教育时报、上海教育新闻网、梨视频等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人民网为例,连续三年都以专题的形式,发表学生所有的图文作品;新民晚报(大学生版)拿出8个版面,刊登了“上海大学生边疆口岸行”的优秀作品;短视频作品《东北奇特鱼市:冻硬了竖起来卖!》还登上了梨视频的头条推荐。
“田野计划”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以新闻业务能力为核心,扩展到社会认知、为人处世、随机应变、团队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还有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短短两周时间,学生的收获是满满的、丰富的。
首先,学生收获了自己用心完成的作品,大大激发了新闻热情。这些作品无论是印在成果册上、刻在光盘里,还是发表在社会媒体上、通过互联网传播,对学生记者的激励效应是巨大的。活动结束后,学生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中,能保持长时间的高专注度和强投入状态。
其次,学生能力全面提升。参加过“田野计划”的学生记者,无论在选题策划、采访对象联系、采访写作实施、全媒体作品呈现等新闻业务方面,还是在活动设计、路线规划、组织协调、突发情况处置等方面,比活动前都有全方位的质的提升。
再次,增进了学生对当今中国社会的认知。通过一次实践活动,学生记者充分了解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原先遇事爱冲动、想问题易偏激的“愤青”心态变得理性,逐渐培养起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这一点,无论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对其长期的个人发展都尤为重要。
最后,增进师生情谊、同学情谊。每一个成员,在活动过程中都遇到过冲突、争执、讨论、合作、协调……无数的困难,都在集体讨论中圆满解决,最终高质量的作品是对集体合作精神的最好证明。通过这样的活动,团队成员间结下了类似“战友情”的深厚友谊,建立起了牢固的信任关系。这些对今后其他活动的开展都很重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