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观战争史诗片《敦刻尔克》:最可观者当是人和品格

严敏
2017年09月07日07:25 | 来源:解放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战争片,最可观者当是人和品格 ——观战争史诗片《敦刻尔克》

在战场上,炮火恐怖得犹如地狱;而在银幕上,战争片却是卖点。

当前国际形势十分复杂,世界影坛775种类型片中的主流类型——战争片,应时而不断推出力作。好莱坞近年砸下巨资制作了不少此类影片,既有彰显武功的《美国狙击手》及续集,又有渲染未来保卫地球战争的女性超级英雄版《神奇女侠》,更有重温二次大战的新片。除了已获第89届奥斯卡奖的《血战钢锯岭》外,战争史诗片《敦刻尔克》又狂卷夏末市场,几天前在中国市场落地。有学者认为,西方观众嗜爱的战争片一定是表现打胜仗且有英雄人物呈现于银幕的,反战片则需要特定条件方有可能做大市场。上述诸片虽然在价值判断和美学立场上各有不同,但都投合了当今西方社会弥漫的诡谲气氛。那么,《敦刻尔克》可以居于哪一个支点上呢?

追求实录性,逼真刻写人的反应

《敦刻尔克》由因《黑色骑士》《盗梦空间》 等名片而扬名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兼编剧,国际影坛对他有这样的评价:“诺兰出品,必属精品。”该片铺陈的是1940年5月末至6月初英法等联军因敌不过德军的闪电战而横渡英吉利海峡撤退。这场“二战关键之战”名曰“撤退”,但在英国民众的历史记忆中恰恰是“胜仗”,是“伟大的奇迹”,因为有30多万军人从“大绞杀”中成功突围,保住了之后英国抵御侵略和盟军反攻的有生力量。

《敦刻尔克》公映后的上佳口碑,归因于诺兰“传承中有创新”。众所周知,当代世界电影的美学风格和艺术手段出现了“返祖化”——回归创作传统和原点。此前,不少知名电影人都有这样的表示——他们总觉得默片“无声胜有声”,将电影之所以为电影之本质挖掘得更充分,而默片时代结束得太早太快,若是有声片晚10年再问世,一定会为世界影史留下更多的伟大作品。诺兰拍摄的《敦刻尔克》从多部经典默片中汲取了灵感,借鉴了其中优质的艺术表现理念和手段。比如,它借鉴了1916年格里菲斯名片《党同伐异》中的复式叙事(四个不同时代的故事平行展开)。《敦刻尔克》片长107分钟,较之于诺兰先前所拍影片,确实嫌短了些,为增加叙事容量,诺兰便从海陆空三方面来展现这次大撤退的具象。他设计的这三个叙事角度,其一是被围困在沙滩上一周的步兵(陆军),其二是在海上漂泊了一天的水兵(海军),其三是驾驭燃油只可供1小时航程的军机的飞行员(空军)。诺兰甚至还借鉴了1927年茂瑙名片 《日出》 中的不间断移摄等手法,让影迷有“老友相识”的惊喜。诺兰用胶片拍摄该片,拒用CG(电影绘像)来营造当下热门的视觉奇观,这也符合一些观众认为“影片视听效果的震撼性显然不在大场面,而在人物知觉和命运”的评语。

《敦刻尔克》 的制作理念是“战争实录”,全片纪实感很强。当然这种“实录”,在世界影坛不乏其例。如《黑鹰坠落》取材于1993年10月美军空降索马里首都时两架黑鹰直升机被击落,近百名美军伤亡的史实,《吾等军人》改编自早期越战一段真实战役,当时450名美军被北越正规军围困了34天。诺兰为求得高度真实感,做的是近乎“考古”式的发掘与还原工作。他率领庞大的摄制组抵达当年大撤退的地点加莱海峡及其南北敦刻尔克、多佛两个港口,实地勘景取景,还在现场指导众多演员演绎大撤退情景时,要求“一切都尽量真实”。开拍前,他浏览大量第一手资料,甚至研究了当时水文地貌和舰船资料。他雇用数千名临时演员包括英法等国军人,影片中所有人物都按国籍操本国语言出演,包括法、英、德、荷兰语等。

当然,所有实录性的手段,服务于表达的第一要素——人。因当年参战士兵非常年轻,诺兰一反惯例启用多位年轻演员,主角汤米就挑19岁新人费·怀特海德担任,另一重要角色也请没有银幕表演经验的歌手哈·斯泰尔斯担任,而肯·布拉纳格等大明星反倒饰演配角。诺兰安排演员进行体能训练,要求主角扮演者去敦刻尔克体验生活,能驾驭在冰冷的海里浮水、穿吸满海水的毛制军服、扛枪支弹药游泳等表演场面。他要求演员们“不刻意诠释”,“所有反应都应是本能反应的样子”,足见他关注的不仅是战争场景的可观性,更是人物状态的真实性、人类在战争极端环境下的反应。《敦刻尔克》 的真实与质感,直接孵化于他的这种拍片理念。

讲人类视角,着重关注品格和精神

电影是一种角度艺术。在欧洲影坛,不少殿堂级导演持此观点。此所谓角度,涵盖拍摄角度、思想观点和叙事角度。《敦刻尔克》中,陆海空三个群体的具体视角,可解析为新兵们环视周遭、水兵们从潜望镜窥视、飞行员空中俯瞰三个层面,全片正是透过三种境遇下参战者的眼睛,去观察、去体验当时的生死处境,传递出他们困惑、惶恐甚至绝望,最后迎来生命希望却又纠结于胜负评判的复杂感觉与心情。这三个叙述层面分别展开,时时穿插,形成十分精巧的复式结构,颇类似《盗梦空间》的非线性多重构造。故而,也有评论认为这样的处理“极具实验精神”。

同样具有实验精神的,是《敦刻尔克》采用65mm胶片和胶片摄影机拍摄,不但降低成本,而且画面质量特别——银幕上,尽管影像的颗粒较粗,但质感十分突出。全片几近黑白,影调冷冽,给人阴郁感;人物对白甚少,靠画面和音响推动剧情,不时给动作配上模拟心跳的电子乐和钟表的滴答声,让人产生“倒计时”的紧张和迫压感。在对“兵临绝境”的还原与渲染方面,《敦刻尔克》 借鉴了1953年法国名片 《恐惧的代价》,营造出从头到尾的紧张。难怪有观众感觉全片带来“从头到尾的死亡威胁与求生可能的瞬间即逝”。

不论3D、巨幕还是高帧频,当代电影都越来越追求为观众带来浸入式体验。《敦刻尔克》海报上写明:“用IMAX摄影机拍摄。”但该片又不同于一般的IMAX拍摄法,摄影师们用肩扛便携式IMAX摄影机(每台重50磅)跟随人物走动移摄,或者把它们放在狭小的船舱或机舱内近摄,有时还把IMAX摄影机捆在机翼上侧摄或俯摄,毫无疑问,这些机位都是“人眼睛的位置”,是普通的参战战士、是伤者或即将掉入海中的牺牲者们的视角。从客观上说,不论外景或内景,所有这些镜头都既有景宽又有景深。从主观上说,诺兰和总摄影师范·霍伊特马正是用人的视线体验,“直接将观众拽入跟当时年轻士兵们一样的恐怖境地”,获得对战争与人性的体悟。

《敦刻尔克》的这种重视从人类精神视角、人的心理状态落笔,呈现战争的艺术追求,不禁促发笔者联想到中国战争片。2000年到2014年间我国一共拍了224部战争电影,其中一半是抗日战争题材,红军题材和解放战争题材则各占14%。同欧美战争片的大投入大产出相比,我国战争片在投入和票房产出上尚难以比及,每部战争片的平均成本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票房逾100万元者只占23%。我国电影工业化程度还比较低,战争类型片工业标准欠严格,一些影片陷入如将战争片武打片化、枪战片化和黑帮片化的误区,更有甚者把战争史实戏说化和“雷剧化”。另外,近年来国产战争片为了营造战争奇观,偏重于从规模、技术和特效上向好莱坞看齐,不惜高价请外国技术团队做幕后制作,却对战争中的人类品格和人性美德缺乏对应性的关注和深入挖掘。对于如何在战争片中讴歌坚韧不拔、视死如归的精神,则缺乏有效而感人的艺术手段。

战争片中人的精神和品性,正是构成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诺兰一直想把敦刻尔克大撤退搬上银幕,是因为他认为“英国人民同这场战役一起成长,它是我们DNA的一部分”。《敦刻尔克》之成功,可以视为是电影理念和人类视角的成功。他十分重视叙事角度,这为我们重思站在怎样的高度和角度观照战争,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国产战争片在铺陈故事的戏剧性和塑造人物的丰满度上还比较欠缺,包括最近在热映的几部战争、军事题材影片,也部分存在剧情逻辑经不起推敲、演员表演过分偶像化神奇化等明显不足。在历经战火洗礼的中国人民的战斗精神的浸润下,国产战争片需要有相应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来予以对应和传播,我们需要有更高质量的力作,能够在世界战争片史上留下实实在在的英名。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