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看这家海味报纸讲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强调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国际话语权竞争激烈的今天,讲故事的能力非常重要。主流媒体不仅要有讲中国故事的意识,还要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用外国读者习惯的方式和语言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
人民日报海外版从2017年年初开始,定期在每周四第5版推出“中国故事”,旨在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为他们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
传统文化 历久弥新
传统文化上的优势利用的好,对外传播便事半功倍。海外版8月10日、17日、24日三期的中国故事用近2/3的版面介绍中国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着重展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借此强化 “文化古国”的国家形象。
图片美化版面。行文中,适当使用图片能够为文章增彩,有利于形成视觉冲击,使受众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防止疲劳现象的出现。除此之外,将标题巧妙地用多种色彩统一起来使文章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加深读者印象。8月10日的《曲阳,千年“雕刻之乡”的围困与谋变》则是如此,首先使用照片突出主题——以古色古香的中国建筑修饰大标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文中辅以照片和蓝色小标题,将雕刻之乡的发展变化直观呈现出来,加深读者的理解。
小标题——点睛之笔。寥寥数语,便使读者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明晰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概括性、总结性的话语一目了然,加深了对文章的印象。举例来说,8月17日《藏茶传奇:历经千年 茶香依旧》以时间为序,将文章划分为“文成公主与茶马古道”、“送给每一份藏民的国礼”、“六代家业与深度扶贫”三个部分,贯通古今。
立足当下。媒体在介绍传统文化时不能“啃老本”。只有抓住当下,与现实紧密结合,紧跟发展潮流,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同。我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证明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发展的潮流之中,使其重新散发新鲜活力,并且历久弥新。
善抓典型 讲好故事
要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国际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就必须善于将中国取得的成就和发展传递给世界,力求讲好中国故事。人民日报海外版深入了解海外读者的语言思维、阅读习惯,从社会选取典型案例,将中国的发展成果展现在世界面前,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从平凡人物中选典型个案。“中国故事”在选材上,善于从社会中寻找典型,或介绍文化遗产、或讲述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地区,或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如“众生相”栏目刊发的《岳长海:正能量的工作让人愉快》《朱征夫:律师的使命和担当》等系列文章,从不同职业的优秀代表中选出典型人物进行报道,展现我国劳动工作者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的精神风貌。这种报道典型个案的做法,将平凡人物的工作和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极具说服力。
变宏大叙事为微观视角。海外版讲述中国故事,华丽辞藻并不多见,语言多平白、易懂,且娓娓道来,少了说教式的无趣,多了几分轻松惬意。文章从微观层面入手,避免宏大叙事和教科书式的说教,注重引导读者思考。
“习近平讲故事”栏目则从总书记的讲话入手,展示出国家领导人的个人魅力。8月17日《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24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专访时的内容,回忆了其在上山下乡时与书结伴并深受其影响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众生相”和“习近平讲故事”两个栏目,一个从小人物的工作生活入手,一个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落笔,二者互为补充,共同建构起中国的国家形象。
敢于并善于讲故事
1. 准确把握读者的关注倾向
受众是我们传播的基础,只有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才能创造出深受其喜爱的作品。对外传播针对的主要是海外读者,要达到既定的传播效果,就要首先了解受众对中国的哪些方面感兴趣,然后经过精心选择,有针对性地报道,从而构建出我国的国家形象。
2. 了解读者的语言、思维习惯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要因时、因地、因人做出改变,用符合读者习惯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传播,不能一概而论。同时,媒体要秉持客观、真实的原则,避免宏大叙事和教科书式的说教,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改变读者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3. 主动策划,争取主动权
有专家指出,国际受众较少关注中国对外宣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西方文化传统中很重视不同观点的争论,但是中国的对外宣传争论往往较少。因此,在对外新闻报道中要注重各方观点的平衡,给冲突各方充分的表达机会,以此实现公平。
某一事件或热点出现时,要紧紧抓住时间差优势,首先发声,准确、及时向世界提供客观的时效性报道;同时,要从多角度、全方位挖掘新闻素材,拓展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则要注重拓宽新闻事件的信息来源,增强新闻报道的多样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