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动 强化战略协作
|
开展经贸合作 拓展对外贸易
浙江省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范庆瑜
湖州,是丝绸文化的发源地,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今天,湖州又因融入“一带一路”而焕发出勃勃生机。湖州将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积极顺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潮流和大势,大力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不断厚植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打造浙江“一带一路”战略枢纽的重要节点和重要引擎。
湖州是丝绸之源。60多年前,在湖州市城南的潞村钱山漾,发掘出土了有着4200多年历史、迄今为止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家蚕丝织物。这不仅成就了湖州“世界丝绸之源”的美誉,更将湖州与“一带一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汉唐时期,沿着丝绸之路,湖州生产的丝绸、茶叶等商品畅销国外。1815年,湖州丝绸摘得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金银两项大奖。目前,湖州与沿线许多国家保持着密切文化联系,借助孔子学院,将湖丝、湖笔、湖茶等文化种子播撒下去,不断传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
湖州是丝绸之路起点。湖州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宁湖杭生态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地带,具有战略交汇的优势。近年来,湖州加速推进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地理信息等产业,参与和开展的重大经贸和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童装系列、办公椅业、蓄电池等湖州产品纷纷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湖州企业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拓展对外贸易。目前,湖州市累计投资沿线国家项目59个,累计总投资3.04亿美元,累计中方投资额2.73亿美元,投资遍及 “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和地区。
参与一带一路 助力城市发展
ofo小黄车联合创始人 杨品杰
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将共享单车提升到“分享经济的典型业态”的高度,肯定了其在便捷出行、缓解拥堵、绿色出行方面的作用,指出共享单车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组成部分。一系列政策有利于ofo小黄车协助政府开展城市治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城市建设助力。
共享单车模式满足了用户短途出行刚需,这是我们立足的根本。共享单车具有一定的“公益特性”,得到了普遍认可和支持。
今年第二季度,在ofo小黄车投放量最大的20座城市中,有19座城市的交通拥堵呈现下降趋势。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全国20个样本城市累计骑行达11.98亿公里,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超过26万吨,减少PM2.5排放超过14吨。
ofo小黄车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都有了与当地政府的生动合作案例。在北京,ofo小黄车率先开展电子围栏相关技术研发。配合北京市经信委在通州开展电子围栏试点。平台上线后,政府能够掌控各投放企业的共享自行车投放总量、锁停位置、潮汐热点区域等信息;同时,平台通过标准数据接口与各投放企业进行数据共享。
未来,共享单车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成为推动绿色城市发展的排头兵,成为城市之间的使者、文明的桥梁。ofo小黄车将与“一带一路”上的更多伙伴携手合作,在全球同步发展这种新经济模式。
追求八方共赢 打造民心工程
红豆集团党委副书记 王竹倩
“一带一路”倡议承载了沿线国家的发展梦,为中国以及周边国家发展增添了动力,为沿线人民的幸福生活插上了羽翼,更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共赢”基因让特区实现巨变,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正在朝着产城一体化的目标不断加快建设步伐,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上合作共赢的样板园区、民心工程。
红豆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号召,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主导建设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的经济特区,搭建国际产能合作平台,把中国国内优势产业“走出去”的意愿与柬埔寨当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求有效对接,实现共赢发展。如今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已形成了国际工业园区的规模,成为柬埔寨当地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国际化工业园区。全部建成后,将形成300家企业(机构)入驻,8万—10万产业工人就业的配套功能齐全的生态化宜居新城。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不仅得到两国政府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多重商机,拓宽了收入来源,改善了生活水平。这与西港特区公司践行的“八方共赢”发展理念密不可分,即与股东、员工、顾客、供方、合作伙伴、政府、环境、社会(社区)等八方建立共赢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发展成果惠及周边,做“亲诚惠容”的传播者及践行者。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开发与生态并举,维护绿色环境。坚持建设与环保并举,打造绿色工业新城。
坚持互利互惠 拓展国际市场
天能集团副总裁 朱建彬
“一带一路”建设为区域发展和企业成长提供了诸多契机:“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市场、能源等多重资源。企业能够在全要素、大资源的国际整合中汇聚沿线智慧来推动自身发展;借助“一带一路”,企业可以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转移更加丰富的产能,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互利合作、取长补短、转换动能、加速升级;中国制造正在向中高端迈进,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提升,“一带一路”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制造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浙商已经成为参与“一带一路”的突出亮点。大家一致认为,应突出把握三点:充分了解投资环境;充分尊重风俗习惯;充分达成互利互惠。在同当地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地方文化,在相互尊重中取得认可。互利方可持续,“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必须时刻把互利互惠放在重要位置。
天能集团是新能源电池行业的一家龙头企业,坚定不移实施全球化战略,产品远销澳大利亚、巴西、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天能进一步完善了通过“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未来,天能将瞄准欧洲、澳洲、南美洲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与全产业链条上的兄弟企业密切合作,携手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实行全球引智、布局柔性研发,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优势,在助力“一带一路”中做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提供者。
明确发展目标 推进深度合作
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培荣
甘肃公航旅集团是集公路、航空、旅游和金融为一体的投资运营公司,负责全省高等级公路、地方铁路、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等事业的投融资建设和培育开发。
公司成立后,正逢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黄金机遇期,6年来,累计完成融资2000亿元。2016年11月,公司在境外成功发行了5亿美元债券,开创了甘肃企业在境外发行债券的先河,宣传了甘肃作为“一带一路”实施黄金段和西部大开发重镇的战略地位。
6年来,公司累计投资建成高速公路2100公里,占甘肃已建成高速公路的一半以上;在建、拟建高速公路占甘肃已规划未建成高速公路的60%以上,为实现陆上丝绸之路“道路联通”打好基础。建成张掖、夏河、兰州中川机场二期等民用机场;设立甘肃首笔200亿元的通用航空发展基金,建成甘肃首个通航机场;成立通航运营公司,努力畅通空中丝绸之路;培育甘肃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作为主发起人设立了甘肃第一家地方法人保险公司——黄河财险公司,将逐步布局“一带一路”沿线,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向金融等更深层次发展。
抢抓“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公司结合实际,确定了“三大步、两翻番”的整体奋斗目标。经过奋斗,公司总资产已超过2500亿元;拟再用5年的时间,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用10年的时间,成为能够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总资产超过1万亿元。
坚定文化自信 加快改革转型
河南省开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秦保强
开封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要激活沉睡的文化基因,激发改革创新的活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努力实现转型发展,显示开封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面对宝贵的宋文化资源,开封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宋都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率先提出“文化+”理念,坚持全域旅游、全城一景,坚持文商旅融合发展,建设了一批极具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
开封坚持以水润城,把新城老城水系连通,实现十湖连通;把老城区景区以御河相连,重整护城河,让全长14.4公里的古城墙与绿廊、护城河三环抱城。水让这座城市灵动起来,更有韵味和风情。
开封既不沿边,也不沿海,今天,依托自贸区建设,开封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加快“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改革激发活力,探索实现“四个五”行政审批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实行“22证合一、48证联办”。开封已经成为中部地区极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开封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开封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河南“米”字形高铁、“空中丝绸之路”的建立也让开封占据天时地利。开封抢抓机遇加快转型,传统产业不断加强,文化创意、医疗旅游、科技研发、金融服务等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蓬勃发展。
抓住历史机遇 积极抱团出海
凯迪生态董事长 李林芝
作为生物质能源的领军企业,站在“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去开创新的高度和格局,对凯迪这样的企业和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凯迪碰上了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等到了春天。我们坚持20多年做环保,做新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源,创建了凯迪模式。这个模式是发展分布式能源,适合区域联动和产业协作。分布式能源构建的是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带动的是普惠、减贫。技术经过20多年的创新积累形成体系,商业模式是从农民收集种植燃料开始,到第二产业的工业化清洁能源转化,再到服务、物流等各方面。这是一个充满新动能的行业,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生物质能源是很成熟的。生物质制气、生物质制油、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制冷制热,整个产业链上的技术储备,凯迪都做到了国际领先。生物质能源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怎么利用“一带一路”的机遇,发挥生物质能源的作用,是凯迪一直在探讨和实践的。
凯迪带来的是绿色环保,这是民营企业的责任,也是行业面临的机会,以分布式能源去帮助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凯迪前几年在马来西亚、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国家布局,与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和绿色金融机构抱团出海,得到了这些国家的大力支持。凯迪将整合利用生物质能源和城市生活垃圾、粪便垃圾、固废垃圾进行联合发电,很快会投产一批电厂。凯迪将坚持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为“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和减贫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展绿色能源 点亮一带一路
协鑫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沙宏秋
协鑫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搭建利益相关方共生共赢的能源生态系统,把绿色能源带进沿线国家的百姓生活。
协鑫集团历经27年发展,成为一家以新能源、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为主的国际化综合性能源集团,多晶硅、硅片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全球第一,光伏电站装机总规模居世界第二。进入“十三五”以来,协鑫开启第三次战略转型,在夯实原有主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半导体材料、动力电池、能源互联网、绿色智慧小镇等领域,全面打通新能源发电、储能、用能、梯级回收再应用的全产业链,进一步拓宽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的路径。在刚刚发布的2017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协鑫集团从2016年的176位跃升至144位,继续稳居新能源行业第一。
协鑫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秉承互惠共赢的理念,联手中国保利在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开发建设东非最大的油气田、油气管道、LNG液化产业基地,打造中国与东非合作的典范。未来,协鑫集团将秉承“把绿色能源带进生活”的发展理念,弘扬“创业、创新,争先、领先”的企业精神,致力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变革实践,努力为中国能源转型和变革当好先行者和领跑者。
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变化,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在全球能源变革与绿色中国这个宏大的命题前,协鑫集团以开放的心态与情怀,与所有的行业、企业和战略伙伴抱团发展、共同担当,为交上一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居更佳的绿色答卷,贡献力量。
城市增加品位 企业多走出去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赵 磊
“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推进既要靠政府,也要靠企业,两者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对中国城市和企业而言,“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
“一带一路”城市的成功与否不单纯看经济体量、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看其开放程度,看国际化人才的聚合程度,看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含金量,看是否能够从功能定位走到人文定位。经济与文化的联姻,是“一带一路”城市魅力的应有之义。一个个城市是“一带一路”项链上的颗颗宝石。
今天,中国“一带一路”城市要供给精致资源,要打造有品质、有品牌的“一带一路”产品,要展现中国城市的美好态度。要真正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一带一路”缺的不是产品,而是能够暖心、通心的精品。
就“一带一路”的企业定位来说,国有企业是主力军,民营企业是生力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企业应更为积极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企业“走出去”关键是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整合与转化全球资源,不断提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真正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且基业长青的世界级企业。需要在文化、理念、价值观等方面形成文化共振,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与相关各国共同挖掘深藏于“一带一路”中的文化资源。
中国城市与企业要“以例服人”,切实推进关键项目落地,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国内民众与世界人民不断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20日 1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