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理论还能这样“打开”

周经纬
2017年10月10日07:35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理论还能这样“打开”

小编揭秘

周经纬

北京日报理论部实习编辑

新媒体时代,刷爆朋友圈的基本都是短平快的文章,但求“刺激”,不求深刻。在此大环境下,“理论周刊”微信公众号逆流而上,一手抓时效,一手抓表达,让深奥的理论文章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掌握党的理论、党的政策的掌中宝。

不是“急就章”的“解渴文”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27日晚,相关新闻正式播出;28日中午,“理论周刊”微信公众号推送了解读文章《最补脑|党员同志们,快速领会总书记省部级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看过来!》,迅速刷爆朋友圈,阅读量创下新高。

打造出“爆款”的主要因素,是对“时效”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的新闻播出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立刻有了学习讲话的迫切需求,只是苦于一时没有合适的辅导材料。此时,“理论周刊”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文章,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学者解读讲话的重大意义与深刻内涵,可谓“解渴”,自然大受欢迎。

但这篇3000余字的解读文章绝不是“急就章”。之所以能够时效与质量并举,皆因理论部早已“抢占先机”。

新闻发布前几日,我们就得知总书记将有重要讲话,提前与多位权威专家约写解读文章。27日晚新闻播出后,理论部立即全员行动起来,恳请专家们尽快写稿。第二天上午,理论部已获得中国人民大学陶文昭教授、复旦大学唐亚林教授、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写的稿件。我们当机立断,决定对这几篇文章进行初步编辑,摘取其重点、亮点,先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在编辑过程中,我们不仅充分运用了手头已有的独家稿件,还挖掘了求是网等其他权威媒体发表的相关文章,综合各家之长,使最终推送的文章更具深度和广度,也更符合目标群体的需求。

小题目做大文章

“理论周刊”还积极总结新媒体传播规律,不断尝试,用好“巧劲”。作为《北京日报》旗下的微信公众号,“理论周刊”对于新媒体标题,在保证可靠、准确的基础上,力求有新意、有吸引力。

首先,突出作者。理论周刊的作者大多是各领域最权威的大专家、大领导,他们本就是中央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与主要智囊,其名字与职务可以说自带“热点”。因此,我们常在标题中点出作者的大名乃至身份,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一些成功例子如《林毅夫:我是怎样放弃“西天取经”教条的》《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中国的经验对世界有没有意义?》《最高检副检察长:“党支持司法”是党在处理与司法权关系时的最新最科学表述》,都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紧贴热点。如《中央党校副校长:扶贫也要从供给侧发力,才不会养懒汉》,“供给侧”“扶贫”都是近年来的时事热点,个别地区扶贫扶出懒汉也经常见诸报端,这几个要素结合在一起,自然会促使读者点击阅读。又如《“横空出世”的雄安历史底蕴深厚》一文,因为与时下最热的话题“雄安新区”有关,因此一篇谈历史的文章,也获得了很高的阅读量。

报纸版面的标题可以从容不迫,新媒体的标题则要集中发力、打歼灭战,力求活泼生动。当然,有些看似波澜不惊的标题,因为设计巧妙、预留了悬念,也会获得很多关注,这方面的例子就是《不懂哲学连医院里的化验条都看不懂》,哲学与去医院看病有何关系?这一悬念促使读者一探究竟。

来段贴心的“编者按”

内容的精心包装与再编辑也很重要。有时候,一张清晰的图片胜过大段论述,一段赏心悦目的编排可以突出重点内容,使读者在阅读之余获得美感。理论文章本就“厚重”“严肃”,倘若通篇下来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毫无色彩与亮点,在相对狭窄的手机屏幕上,会使读者感到吃力。文章开始处加一段简略精要的“编者按”或“小编推荐语”,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读者接下来的深入阅读做好铺垫。

理论周刊

职 业:微信订阅号

籍 贯:北京日报理论部

出生日期:2015年2月

爱 好:阅读分享

特 长:深入浅出地讲道理、说学术

爆款

★“三因”理念: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体现的思想方法

★【权威访谈】“四个伟大”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生长点和聚焦点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你不得不知道的六个重大论断

★彭德怀:“我今天就是要小题大做”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中国的经验对世界有没有意义?

★“领导干部”四个字的深意,你真的懂吗?

★不是“四大发明”,是“三十大发明”

★90年来,我们的人民军队靠什么打出了国威军威?

★从历史现场认识“八一精神”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