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北京日报》"公道":我愿和"假装生活"唱反调

崔文佳
2017年10月10日07:36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我愿和“假装生活”唱反调

北京日报已经65岁了,比我父亲还要年长。作为一个听着媒体转型度过大学时光的新闻系毕业生,作为一众新兴媒体的重度使用者,我之所以选择了这家“父辈级”的单位,一方面感动于报人的匠心,期盼在这里接受专业的新闻训练;一方面雀跃于报社的转型,希望在这场媒体融合变革中一展身手。

果然,我没有失望。从业两年多来,但凡舆论场上的热门事件,我们几乎都不曾缺席。要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当属今年7月底驳论微信热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因为那是一场各方面紧密配合的攻坚战,实现了“报网微端”多个平台的联动传播,还吸引了不少“自来水”纷纷求开“白名单”转载稿件。

记得那是个星期一的下午,同事转来这篇网帖。对于文中描述的某些生活经历,我们都能感同身受,但也明显感觉文章逻辑不严、夸大其词。作为当班的新媒体编辑,我刚好要找星期二的选题,想着不妨就它了。

正琢磨着,总编辑突然来信儿:眼见此文流传甚广,星期三刊出的评论版《七日谈》上,咱们来上一篇,驳一驳这耸人听闻的“假装生活”。那谁来领下这个艰巨的任务?部门主任毛颖颖看了一圈,最后目光落在我这儿。

自打提出媒体融合以来,报纸和新媒体联动已是稀松平常。就评论部来说,统筹着微信公众号“公道”与报纸评论版《七日谈》。为追求时效,我们往往会在“公道”上先发声,网络版文章经过深度加工,再见报于《七日谈》,实现同题不同样式的多点传播。我这边正准备开动,“长安街知事”又来消息,希望来一次报社媒体的联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都在等着我这篇反驳文。

听罢,我瞬间“压力山大”。在网上传播要反驳别人,那文章就得观点鲜明、文字活泼,有理有据、付诸感情。这着实是个不好写的稿子。

但我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调动起代入感。其实我和那位作者一样,同是北漂一族,同样挤地铁、租房子,不想跨越北京去聚会,时而怀念家乡的小确幸。但我觉得,路都是自己选的,既然出发了,就别这山望着那山高。更重要的是,不能轻易用自己的论断为别人代言,以自己的不满否定整个城市发展。

凌晨2点,我终于把初稿交给毛颖颖主任。早上5点,这位超人般的女将在带娃之余给我改了稿。我一看,果然“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早上6点,“长安街知事”的吴迪落地出差的内蒙古,一到酒店就先开电脑,把更多新媒体思维注入稿子。紧接着,稿子又传给副总编审定,与之同时,摄影部开始全力搭配京城美图,报社新媒体部的小编开始了精美制作。临近中午,“公道”与“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京呈”等一众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了这篇《认真生活,这里就是我爱的北京!》。

1万,2万,3万……阅读量在猛涨,但我还顾不上高兴,因为《七日谈》版面的稿子还等着我。

这就是媒体融合背景下,评论部的工作日常。或许在一些人的印象里,党报评论部里一定是群古板的“老干部”,每天喝着茶水、端着报纸。但实际上,我们早已再出发,这里不仅有一个活力满满的青年团队,更有一份永远鲜活的新闻初心。

北京日报公道

职 业:微信订阅号

籍 贯:北京日报评论部

出生日期:2015年12月

爱 好:品评分析

特 长:快、准、正地传播

党报声音

爆款

★“八百壮士”魂归处,岂容“精日”亵忠骨

★中国故事不是西方符号的附庸

★从徐玉玉到李文星:只有生命才能敲响警钟?

★中国入世15年,被别人随意“剪羊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只能吃洋芋的童年与三万块撑不起的暑假

★去发财可以,脱了官服先

★朴槿惠形象碎一地,双面政客背后的西式民主之病

★一封来自“熊大”的检讨信

★不能以极端个案指责社会否定时代

小编揭秘

崔文佳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