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收官 导演制片人揭秘幕后故事
仿佛一场大梦醒来。
74集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以下简称《那年花开》)日前收官,以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与观众告别。
自8月30日开播,这部传奇大戏陪伴了观众一个多月。戏里人生戏外唱,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内心。连续39天收视冠军,双台收视率破2%,单台破3%;腾讯单平台播放量突破106亿,最高单集播放量4.2亿;连续登上热搜榜37天,相关热搜92个,共上榜162次。《那年花开》,成了这个秋天令人难忘的荧屏往事。
剧播完了,周莹的故事还留在街头巷尾里。《那年花开》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一部热播大戏的出现,凝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浮躁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打造一部口碑收视俱佳的好戏?
该剧导演丁黑、总制片人暨华视娱乐总裁赵毅向我们一一道来。
因为有了“传奇”两个字,创作才松了绑
人物工作室:《那年花开》播出期间,话题热度一直未减,方方面面的反馈是否符合最初的预期?
赵 毅:播出数据让人开心。从社会层面来看,这部剧获得了比较好的口碑,这是一件温暖的事情。多少年没有联系的小学同学告诉我,一直在追这部剧;周边的朋友也反馈,各种年龄的人都在看这部剧。这让我更为惊喜。有一位网友就留言说:看《那年花开》,让我学会用坦然的心态面对爱与人生。连我们这部戏出现里的茯茶、甑糕、西凤酒都受到大家的欢迎,据说茯茶和甑糕都卖脱销了。吴家院子现在是红色旅游基地,之前每日的参观人次只有几十上百,听说现在每天破万。这种无形的影响力、社会效应、社会口碑,让我们非常荣耀。
人物工作室:丁黑导演是陕西人,作为家乡题材的《那年花开》也寄予了您对陕西人、陕西文化的理解,创作中如何处理地域文化特色与更广大观众审美的关系?
丁 黑:地域的特质和色彩,我们更多是从精神层面去展示,再加上一些典型性有特色的元素,不是完全从写实的方面去复制。我想,精神层面是在整体故事包括周莹这个人物身上所传达的一种精神:阳光、乐观,信仰正义、信仰善,回归人的本性。陕西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一直崇尚这样一种精神。这些在人性的层面也是可以产生共鸣的。
我们希望这部剧既是陕西的,也是全国的。因为现在电视剧以年轻观众为主体,他们有一些收视习惯,从视觉、剧情、情感发展上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一直努力让地域特色更好去服务整部戏。所以,这部戏定的基调是“女性传奇励志剧”。
人物工作室:周莹是一个历史人物,这部戏也是依据周莹的生平改编而成。在创作时,你们是怎么把握 “传奇”这两个字的?
丁 黑:传奇,给了这部剧一个很好的注解。我们编剧时一直说: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比如,在视觉上,我们尊重整个地域特色的民俗民风,基本造型的基调上取材北方的一些元素,包括陕西的吃食、建筑、风俗等。但又不完全复制,秦尚黑,与今天的审美有些冲突,我们就从精神层面上寻找那种分量感,但视觉上让它明快起来。分量并不等于沉重,它是一种有分量的力量。力量是什么呢?光明的东西才有力量,因此画面比较流动,比较明快。
在建筑风格上取一些地方的元素,又有大胆的改造,内外景虚实结合。特别是服装化妆这一块,我们既采纳了历史的元素,又有今天的审美,这方面做的特别有突破。都是因为有“传奇”这两字,我们才可以松绑。我们要是把这两字变成写实或者纯现实主义,可能很多东西就经不起推敲了。
赵 毅:我们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的结合。希望让更多的年轻观众了解到周莹的故事或者秦商精神。今天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和阅片量,不限于国内或国产,他们的审美和心中的叛逆非常清晰。把导演、编剧和主创团队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获得年轻观众的认可,才会有更多的发酵和传播。
丁 黑:跟不同的人交流需要不同的语言,如果语言过于生涩,过于修饰,一般人可能听不懂,或者不愿意去听,必须以他们愿意接受的语言方式。这就是我们故事的传播方式。
而最根本的是,把一部好作品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经济效益和收益放在首要位置,这样才能做出好作品。我们所有这些表达需要资金支持,目前陕西的古迹旧宅已经很难提供一个拍摄的地方,公司却愿意投入巨大的资金,在山西、无锡、上海、横店搭了很多景。
我们现在所做的,无非是想回归创作的本质
人物工作室:确实是,不论大家对剧情和人物的喜好如何,《花开月圆》的制作精良是有共识的,从布景到演员服装服饰,既有历史质感又让人耳目一新,叶锦添的加盟赋予这部戏较强的美学风格。
工作中的叶锦添。
赵 毅: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观众对清宫戏已经形成了审美定式,而我们这部戏是讲民间故事,现实存在很难保证我们的制作目标。我们也希望给予观众更多新鲜的观感。所以在制作、搭景、道具和服装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整体的线下制作费用大概占到55%。我们搭了八九千平的场景,相当于恢复了吴家很大一部分场景,全部是重新设计、重新还原。
丁 黑:第一是基于地域特质,第二是基于吴家留下来的资料,第三是努力实现视觉的突破。我们前后有长达半年的图纸设计,去了吴家原址、秦商博物馆、陕西民俗建筑博物馆考察,甚至还有山西大院、陕西韩城。
拍摄之前,演员也去了陕西采风,沿着泾阳周边走访,主要是调研采访吴家后人和当地老百姓,了解秦商的发展脉络、历史,以及做出的成绩、历史评价等等。孙俪特别想见吴家的后人,想看看陕西当地的民风民俗。演员进入角色的方式不一样,不知道哪些地方就可能带来了冲动和灵感,陕西一行让她很有启发。
赵 毅:这部电视剧的体量也给制作带来很大挑战,我们的摄制组有300多人,特效团队1500多人。单拿特效来说,因为现在整体传播媒介都是高清的电视、定格的手机,导演在开机前要求所有的男演员必须剃光头,即便现在技术再好,戴假发还是不可避免的有青头皮这条线,而我们每集都有80%到90%的男演员镜头,导演要求极高,给特效团队下了死命令,必须一帧帧去擦, 1秒有25帧,这个工作量是巨大的。
压力最大的时候,导演说,“我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无非是想回归创作的本质。我们做的是一件理所应当且正常的事情,只不过在今天这个环境下非常难。”
我们的观众太好了,岂不知有些精神产品有毒
人物工作室:你们都提到了“好作品”“回归创作”这样的关键词。大家如何统一到这个认识上的,摄制中的整体氛围是怎样的?
丁 黑:这部戏最初定的调子是:不忘初心,重新出发。整个摄制组不断地被这部戏的要求,未来的愿景所感染。到了后期,这个组在创作上的认真和追求已经形成一种风气,特技组的工作人员都熬成到痴呆的状态,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在自己的环节出问题。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导演,你再给我点时间吧。”包括在现场也是,一个一个镜头死抠,演员们也常常是拍完一条还要求再来一条。
赵 毅:不论老戏骨,还是青年演员,大家互相影响、互相激发。没有一个人不希望拍一部好剧,演一个好角色,完成一部好作品,这是一种本能。导演营造的这种纯粹的创作氛围非常难得,直到我们拍完,演员还特别怀念《那年花开》的拍摄,怀念这个剧组的氛围。但实际上,拍摄过程中还是很艰苦的。
人物工作室:具体到什么程度呢?大多数人只有机会看到荧幕上的光鲜,却无从了解背后的艰苦。
丁 黑:工作人员每天工作16-17个小时,照明部门、制片部门可能更长,问题是一坚持就是7-8个月,而且可能天天都会遇到具体的困难。比如我们在山西拍戏期间阴晴不断,晴天的时候路像铁块一样坚硬,雨天的时候完全是泥汤子,我们的车连着在沟里误了两次。戏庞大,人员设备众多,车最多时有50-60辆,一旦车陷到泥里,全靠人往上推。身体的疲劳还是其次,最关键的是一种信念的熬人。
我觉得,大多数的人心还是向善的,向往美好的,创作是想认真的,也是有情怀的,但是经常从一开头就偏了,奔着钱去了。我在接这部戏之前,剧本已经做了两年,我接手以后和编剧、赵总又做了3年。道理很简单,就是要让出块儿利来,周期短、拍得糙多容易啊。对创作的尊重,其实是回归常识。电视剧是精神产品,但没有谁会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所以很多人以为可以粗制滥造,其实当我们的产品粗制滥造时,你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任,也对观众不负责任。只是,我们的观众太好了,不去挑剔这个问题,岂不知这种精神产品有毒,危害更长远。
创作氛围好,角色和戏都会更好
人物工作室:导演主创更多的是为作品的艺术负责,压力和风险大概都在制片人、投资人的肩上。毕竟时间和投资是有限的,投入产出问题让艺术性永远和商业性裹挟在一起。
赵 毅:在一段时间,这个压力肯定存在。有一点我坚信,把真正用心的作品拿到观众面前,无论是年轻的观众,还是传统的观众,都是有认知度和辨别度的。投资一部影视作品肯定有商业性,它的商业性体现在哪里呢?我们不是把商业性放在创作和制作过程中来考虑,而是要放在结果的角度,过程还要回归到创作本身的规律上,市场肯定会认可的。对于这点有信心,压力就能扛得住。
丁 黑:我们可能改变不了大环境,至少可以营造一个小环境,让每一个人对于创作的热情、认真,对于自己角色的理想、艺术的认同在小环境中得以实现。我们现场有很多这种现象,演员自己拍完戏后看别人的,大家不拍戏的时候也都在聊角色和剧本。你真正不急功近利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方得始终。开机前一年,当孙俪看到剧本时就开始进入角色了,像俞灏明在现场从来不拿出手机。
人物工作室:这是导演对剧组的要求吗?因为听到看到了太多替身、抠图、现场改剧本这样的乱象。
丁 黑:说这个,我都觉得有点丢脸,这本来就是常识。来的时候所有就谈好了,包括完全按照剧组的时间表来安排,不光是你喜欢这个角色,酬劳你满意,这些同意了才能来。严格的说,各种选择也都可以理解,他有权不选择你,你也有权不选择他。包括提前进组,围读剧本,不准假,所有男性演员剃光头,都是所有剧组演员认同的。剃头可能影响的不是半年、一年,好多戏接不了,影响到人家的收入和发展,但为了戏好,必须有这些要求。
我历来的习惯是不准现场改剧本。在签约之前,充分理解自己的角色,对剧本有意见,可以先提自己的看法,现场不讨论情节的对与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作被束缚,如果你在处理角色上有更好的招,提前和我说,我认同了,咱们就采用,不认同了,就按我的来。这些规矩都是按照规律建立的。为什么要有导演,导演就是要把所有归拢到一个总体上,平衡各种各样的元素,将其统一在一起,而各种各样的元素就是对剧本的解释。
所以当初定的基调就是:回归常识,回归本质。创作氛围好,角色和戏都会更好。做一部好戏的理念,制作方是必须的。这部戏能有今天这样一个效果,也是制作方的理念。
导演在剧组。(左一)
作品诞生之后,言说都归观众
人物工作室:刚才提到这部戏不仅是陕西的,也是全国。与此同时,它又不仅是历史传奇,又是面向今天的。你们如何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结合起来?如何把握这个度?
丁 黑:电视剧的形态是,讲一个好故事,讲一个过程比较曲折的故事,讲一个情感比较浓烈的故事。现实主义的实质是,我们要塑造一些有血有肉的人物,通过这个人物的感情、思想,以及精神层面的追求来传达。这部剧实际上讲的是由小人物走向大舞台的奋斗故事,周莹虽然经历坎坷,但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善意,坚持对美好的认同。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就是在表达对人的认同,对希望的认同,对美好的认同。这些都是现实主义最根本的,但在实际处理上,我们抓住这种传奇性,又不拘泥于表面的一些束缚。
赵 毅:这与我们整个创作过程有关,需要把握这个分寸。从拍摄手法来说,我们肯定是要基于历史框架、时代背景,但同时希望能有更新鲜、更生动的表达让今天的观众喜欢。剧本我们几次推翻,编剧写着写着就朝着现实主义的方向走了,写得特别实,可能对观众来说吸引力有限,那我们就往更传奇的方向走,戏可能会更好看。这个度,其实就是不断推翻和打磨中摸到的。
丁 黑:这部戏是从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大体上以周莹的履历建立起来,赈灾、办学、捐助、创立商业模式,都是周莹做过的事情,这都是回归史实层面的。更重要得就是在人物的性格逻辑上,我们让她的成长一直沿着有序的性格脉络,包括沈星移的成长、吴聘短暂的一生都是如此。在周莹的精神情感世界里,我们让她充分表达自己的矛盾性,义和理、情和恩之间的纠结,包括个人的抱负、救济他人的精神等多种东西在她的身上体现,一点一点走向高潮。
从创作角度来讲,这是对今天女性的理解投射到那个时代,再用周莹的形象来传达对今天的一种希望。女性的独立、自主、不卑不亢,自己创造世界,对自己的尊重,对自己情感的尊重,在义和理的冲撞下寻找更正确的走向。这些都是现实主义的,通过传奇性的故事发展和人物情感纠葛在传达。其实不是为虐而虐,为死而死,它们都是在解释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或者是在表达一种希望和理想。
人物工作室:这部剧收官了,回头再看有没有遗憾或者不满足的地方?
丁 黑:通常说影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那个时候的情景,你可能就是没有关注到,到后期剪片子才想要是那样拍就好了,但不可能回到当时了,所以这种遗憾很多。一般这种遗憾都会留在心里。
人物工作室:您讲到传奇性和女性成长的问题,女主角成长的过程是这部戏的主线,大家很关注也有一些争议,比如,女主角成长是靠能力还是靠主角光环?商战戏和情感戏的比重是否恰当?
丁 黑:作品诞生以后,言说权归观众。谁说都是有道理的,你只能检讨自己,为什么没有把这个层面的观众征服了。
实际上,有些是我们做的尝试。这部戏节奏特别快,编剧在剧情发展和剧情节奏上用了美剧通常用的方法,省略了很多,其实是需要观众特别专注,甚至是自己脑补,当观众没有看到那几句话,或者没有看到某一个情景,就会觉得这太传奇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在叙事上也是这样,需要详的时候不厌其烦,但有些我们觉得是需要跳过的就尽量简洁。
比如,有人说,周莹的孩子死了不久她怎么就从悲痛中走出来了?这本身是周莹性格的顽强,这种性格逻辑决定了她必然要奋斗,有恶必惩,有善必报,这是她整个性格的推动力。还有人提到“玛丽苏”。周莹这么有能力又善良的人,被人喜欢被人爱慕,也是人之常情。周莹一生只对两个人怀有爱情,一个是吴聘,一个是沈星移,我想也很正常。
赵毅。
赵 毅:今天的传播介质发生了改变,新媒体平台让各种声音传递出来,观众的层次、背景、年龄等决定了对事情的理解不一样的。
如果说这部电视剧想对观众传达什么,我想,可以提炼为不忘初心、珍惜当下。美好的事物可能就在今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要等过去了再追悔莫及。通过这部戏,我们的感动和收获是,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坚持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这个就变成了一种鼓舞。(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人物工作室 任姗姗 范雅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