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南哥》:一首英模题材散文诗

杨雯
2017年10月18日16:14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南哥》:一首英模题材散文诗

  一声“南哥”,拉近了群众与郭建南的距离,也让这位扶贫使者的形象越发亲切真实。

  10月17日,献礼十九大电影《南哥》上映,该片取材于广东扶贫使者郭建南的真实故事,他为了当地的扶贫事业呕心沥血,在帮助粤西山乡荔潭村脱贫后,自己却由于过度劳累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乍一听,《南哥》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典型英模电影。可是,此次的电影又不同于以往的英模电影。“我们不是简单地写‘高大全’的扶贫英雄,我们要写一个‘哥’,要把他塑造成为能跟老百姓聊知心话、解决难题的暖心哥哥。”塑造“暖男”形象,成为片中郭建南的饰演者兼制片人孙洪涛为这部电影设定的创作追求。

  这一追求,从电影的片名就开始反映出来了。“该片最初的片名并不叫《南哥》,后来我们在荔潭村调研时发现,村民上到老人下到小伙子,全都叫郭建南为‘南哥’,这个略带外号性质的称呼一下子就打动了主创。”孙洪涛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透露,“从老百姓对他的称呼就能看出他的真实可爱,那么电影也要尽力还原一个平凡英雄的形象。”

  这一平凡英雄形象的还原,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这部电影最大的困难在于材料和线索是很零碎的,没有特别大的戏剧冲突、矛盾和悬念,一不小心就会拍成专题片的感觉。”导演郑华表示,把人物形象丰富起来,用人物关系构建起整部电影成为《南哥》的关键。“我们在人物上狠下功夫,努力挖掘人物的困境,希望这个戏有人物困境和价值观的探讨。同时我们的‘包装’手段用了很多细节,比如南哥吹口琴,吹得不好,但是很符合人物形象,很真实;又如我们注重‘测量’每个人物在影片中的时间分配,以及哑姑一开始就去给南哥送餐,其实是在为最后送餐时遇到男主角猝死做铺垫,突然的离去造成突然的打击、刺痛,进而造成大家的悔悟、不舍和深深怀念。”

  “虽然这是一个扶贫题材的电影,可是我们不想把它拍成一个扶贫的故事,而是希望观众可以通过认识郭建南这个人,了解扶贫这件事。郭建南是这个时代参与7000万人最后脱贫的几百万扶贫干部中的一个,观众通过电影知道他是这样一个身份就可以了。所以全片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大的事件,而是以人物关系为主,通过南哥的言行,让村民真实感受到了温暖,使得周围人的生活发生着变化。”郑华介绍,电影采用了多头并进的方式,集体致富、精准扶贫、留守儿童、家庭关系等共同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于润物细无声中,反映了郭建南在荔潭村的1年零8个月中,给荔潭村带来的新变化:补好村里学校的破窗户、装上自来水,村委会的老房子变成了崭新的综合楼,两条自然村的泥巴路变成了硬化水泥路,平山村的主要进水沟疏浚面貌一新,买回两台抽水机为难取水的田地灌溉,帮贫困户改造了危房,给贫困、特困老人买了养老保险……

  郑华透露,很多观众看完电影,都会不由自主地哭了。但是,这种流泪,却不是因为悲伤。“很多英模人物电影会把人看哭,因为那些人物身上有很多苦情或者令人伤感的部分。可是《南哥》不一样,他是一个特别乐观、幽默、风趣的人,观众哭,是因为感动,因为看到了自己缺失的、温暖的人际关系,电影正是填补了人们对商品时代缺失的真诚互助的渴望。”

  在电影的风格呈现上,《南哥》的基调是用诗意的表达,而非强调事件来表现主人公的行为美和心灵美,呈现给观众的是画面美、构图美、基调美、音乐美。“‘南派电影’与西北、东北电影风格有一定的区别。郭建南是南方人,所以这部影片就是广州人、广州故事、岭南特色。通过岭南山水展现岭南人文是‘南派电影’擅长的艺术加工手段,《南哥》体现了‘南派电影’的美学特征。”郑华介绍,电影专门设定了一个“萤火虫山谷”,萤火虫的身影从头贯穿至尾,除了用萤火虫来象征扶贫干部的付出之外,也是因为萤火虫山谷能够带来美丽而精致的画面观感。

  “‘南派电影’的艺术风格就像是一首行云流水的散文诗,看到这部片子,会让人有在看美国电影《绿野仙踪》的感觉。”孙洪涛说,“《南哥》所要展现的,也正是在南粤优美的山水之间,老百姓在南哥带动下,和贫苦作斗争这样一个温暖的故事。”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许柏林:主旋律类的影片在编剧、导演和表演上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一部影片最终要通过艺术呈现来完成。此次《南哥》给了我很多惊喜,这部影片的岭南特色比较鲜明,在风物上最鲜明的特点是水;在艺术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把生活的细节转化为艺术的元素:哑姑的戏、村长的戏、班长的戏、家里的戏……都充满岭南的味道。

  这个时代需要英雄,不管他是高大的还是朴实的。我认为这部影片在表演上非常成功,演员把整部戏都托出来了。对于英雄价值的挖掘,不应该仅仅是让他付出精力,更应该关注他留下来的精神遗产、道德品质遗产。影片可以从这个层面上对英雄人物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比如对贫穷状态的表达,除了在经济上的贫穷之外,有没有思维的、心理的?如果能在这些方面更进一步,影片触及的内容可能会更丰富。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小光:扶贫英模既不是历史上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也不是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大将军,他们属于基层干部,这就使得此类英模影片很难拍好。虽然拍的是“英雄”,但这并不是说英雄人物就不能有自己的苦恼、见到困难不能掉眼泪。在中国电影的特定历史时期中,我们曾强调塑造英模人物的“高大全”形象,虽然这个概念当下已经过时了,但我认为这个“高”字不应该放弃。英模人物的塑造首先得“高”,就是说他的思想境界、行为动机要高于一般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南哥》达到了“高”这一点。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所所长刘汉文:影片用丰富的生活细节勾勒出“南哥”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英雄,体现出中国电影人在主旋律影片创作和脱贫题材影片创作方面的探索精神。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按照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略,2020年要实现所有贫困人口脱贫,基本要求是“两不愁”和“三保障”。“两不愁”是做到吃穿不愁,“三保障”是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医疗、住房安全。从这个角度看,影片《南哥》确实做到了贴近整个时代的脉搏,是一个有时代印迹的作品。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影片选材独特、主题鲜明。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楷模,是电影创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反映时代之声、人民之声,是这个影片最大的特色和亮点,这个亮点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思想动员或者标语口号,而是通过活生生的生活细节和生活气息传递给观众。

  同时,这部影片塑造了南哥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能处理好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可谓“有情怀、有温暖,感动人、吸引人”。影片通过南哥这样一个典型人物扶贫攻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新的楷模。

  (以上观点摘自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举办的《南哥》观摩研讨会嘉宾发言。)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