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从感受传统文化到了解基层党建 外国记者点赞中国

李  贞
2017年10月18日07: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外国记者点赞中国(现场连线)

  各国记者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本报记者 李 贞摄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不仅是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世界各国媒体也都在此时此刻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多国媒体派记者来华采访。据十九大新闻中心统计,已有3068名中外记者前来采访报道十九大,其中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达到1818人,比十八大时增长6.7%;外国记者来自134个国家,比十八大时增加19.6%,遍布世界五大洲。

  为了帮助各国记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十九大新闻中心近日邀请各国记者进行了多场参观。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到了解中国基层党建,再到参观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国发展成就,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呈现在各国记者面前。

  “中国的创新令我印象深刻”

  10月16日一大早,本报记者同35名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记者一起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这些大牌子上的字是什么意思?”在展览馆的广场上,来自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记者萨马鲁·拉维让记者帮忙翻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一展馆前标语的意思。在理解之后,萨马鲁笑着说:“的确,习主席很了不起!”

  “这个展览是专门为迎接十九大而举办的么?”“ ‘复兴号’这样的列车中国生产了多少辆?”“‘中国天眼’是什么时间开始使用的?”“‘红色通缉令’上的人都因为什么罪名被通缉?”在每个参观点前,外国记者们争相向讲解员抛出许多问题,并将答案认真记录在本子上。来自巴拿马的记者全程举着话筒、连着手机在做直播。来自巴巴多斯的记者还拉住两位普通的参观市民合影留念。

  在体验过展示区的共享单车后,牙买加记者杰克森·斯蒂文赞叹说:“中国的创新能力令我印象深刻。”卡塔尔通讯社调研部负责人哈利德说:“中国的发展速度就像 ‘复兴号’列车一样快。”

  在参观结束后,萨马鲁告诉记者:“我最喜欢中国动车,以及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等的模型,还有在玻璃柜里展示的各种实物。我认为这个展览生动地展现出了中国的非凡成就。”

  “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新变化”

  中国的基层党组织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很多外国记者对此十分好奇。

  10月14日,多国记者前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吉祥社区和西城区广宁街道采访基层党建状况,亲身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治理。

  吉祥社区党委的“党群会客厅”自2014年成立以来,每周举行一次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邀请居民和来自物业、公安的人员共同讨论社区内各类问题。当天的会议主题是探讨如何关爱社区空巢老人。

  来自日本电视台的记者古江正彦在会议现场录了一段出镜解说。会后他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今天看到党员在讨论这个社区的问题,都很认真,我感觉很有意思”。日本共同社记者渡边靖仁说:“平时我们较少有机会接触基层党员,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他们的声音。”关注中国文化的记者参观了北京中轴线和故宫,观看了话剧、杂技等表演。在故宫的“端门数字馆”,俄罗斯记者瓦西丽萨和同伴开心地带上虚拟现实头盔,“走进”虚拟养心殿,体验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的感觉。

  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记者参观了北京新机场建设工地,乘京津城际高铁赴天津采访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多哥新闻报》记者卡塔卡·托卡巴参观北京新机场工地后认为,新机场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将打开新的“空中之路”,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将更为紧密,“我会将中国这些最新的发展信息传回去,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新变化。”

  “希望我的国家学习中国经验”

  专程为报道十九大而来的外国记者中,有很多人多年来持续关注中国发展,聊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也是侃侃而谈。

  “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立下了在2020年前消除贫困的目标,我认为这是非常重大的决定。如果能够完成,将会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巴巴多斯国家电视台记者霍伊特·道格拉斯这样对本报记者说。他认为中国的发展令人羡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得政府办事效率非常高,能够集中力量使用资源。我认为,习主席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定的人,对处理国家事务非常专注,同时又站位很高,具有宏大的视野。”

  圭亚那《纪事报》记者威廉姆斯·奈杰尔表示,中国的发展给他的震撼主要在三个层面。第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上,第二是在中国文化传播很远上,第三是在中国创新加速度上。他告诉记者:“在加勒比地区也能吃上美味的中国食品。中国还有很多了不起的科技公司,现在也能自己制造大飞机了。我希望我的国家能多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

  许多外国记者都和威廉姆斯一样看重中国经验的价值。“能来华报道中共十九大,是我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最为骄傲的事情。而今,国际社会要求学习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声音越来越多,而我的所观所感,更加坚定了我要了解中国经验、解读中国发展的兴趣和决心。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对于其他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菲律宾记者瑞伊·雷克这样说。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