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好记者讲好故事”
江西广播电视台杨茜: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来自江西南昌,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1998年九江特大洪水,用血肉之躯堵住豁口的抗洪战士的形象在15岁的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他们拥有什么样的信仰?这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
在这片红土地上采访,我慢慢找到了答案。
在江西九江报道抗战胜利70周年时,92岁的新四军老兵李步宏对我说,子弹就从太阳穴擦过去,命是保住了,但是自那以后每天都得喝二两白酒才能睡得着。他说那时候新四军的游击队一杆枪只有三发子弹,子弹打光了,大家都上刺刀,肉搏。他说: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我问他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他说打个仗死了多少人啊!现在的人平平凡凡,这些年轻人晓得打仗的日子吗?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就是让他们都晓得,新中国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
这,就是一名老兵,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用血肉之躯,扛起了民族救亡的希望。
报道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时候,我回到了家乡瑞金,知道了17棵青松的故事。
当年红军被迫转移前,有43户人家的华屋村,就有17名青年一起参加了红军。出发前他们相约在后山,每人种下一棵松树。我采访的主人公,88岁的华从祁,他的父亲华钦材、叔叔华钦梁就在这17名青年中。他告诉我,根据家乡风俗,这些松树就是“寄信树”。有命回来,就看看这树怎么样了,没命回来,那树在,就像他们还在世。然而青松拔地起,英雄不复还。华屋当年离家的17位青年,全部牺牲在长征路上,只剩下当年的那些孩童,如今已是耄耋老者。父亲在他们的记忆里,已如褪色泛黄的书页,但在谈及“父亲”这两个字的时候,他们混浊的目光里却依然泛起如少年般清澈的涟漪。
华从祁抬头看着父亲和叔叔临走时种下的松树,一遍遍用乡音对我说:两兄弟,一起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瑞金当时人口约有24万人,其中参军和支前的就有11万多人,仅在长征途中牺牲的就有1万多人。我叩问是什么支撑他们,愿意让自己的丈夫或孩子去参加战斗?
那些已根深叶茂、参天站立的青松默默告诉我们:那是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再苦再难也要跟着走,只为追随信仰的旗帜。
为了做好建军90周年专题报道,今年我走过了江西的山山水水。我发现当南昌起义部队遭到重创之后,在赣南的三次整顿让这支部队起死回生。
是什么让一支溃败的部队重新站起来?在上堡乡当地的老乡告诉我一个细节,当年部队要借老百姓的门板当床睡,因为每家门板的门榫都不一样,取下来再重新安上去非常困难,所以当年部队规定借了谁家的门板睡觉都必须还回那家。老乡还告诉我,当年士兵连买块豆饼都分文不少。是的,就是这些看似很小的细节,让部队在赣南的那片沃土上站稳了脚跟。“赣南三整”成了这支部队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而这些,也成了后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最早实践。老乡的爷爷曾经对他说,这样的部队,与从前的军队就是不一样,他们对咱们百姓是真的好,坐在一条板凳上、睡在一张门板上,他们有困难时老乡就会帮助他们,有敌人时他们就会掩护老百姓。
他使我明白了,这样一支有纪律的部队,一支得到老百姓拥护支持的部队,怎么会不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呢?
我参与的三个报道,平平常常,如果你不走近他们,你也许都不知道,他们与有90年历史的军队、80年前的长征、70年前的抗日战争有什么样的关系。
但就是这一位位普普通通士兵的老故事,让我们明白共和国是如何走来,解放军战士是什么样的人,这才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想对你们说的是:在军旗升起的地方,你们铸就的军魂,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忘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