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7年·第8期

在重大战役报道中彰显专业力量

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
2017年11月23日10:26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在重大战役报道中彰显专业力量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宣传报道,是人民日报年度重大战役报道之一,也是多部门协同作战、报网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专业部门不仅是业务主力,还承担了大量统筹任务,为报道出新出彩发挥了重要作用。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率代表团亲临香港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人民日报紧紧围绕“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多角度展现实践成果、全面总结规律性认识,为新一届特区政府和香港长远发展加油鼓劲,堪称近年来涉港报道的重头戏。

  在持续一个多月的香港回归20周年报道中,人民日报先后推出包括特稿4篇、人物访谈10篇、“港人治港”12篇在内的3组系列报道,各类消息、通讯、综述80多篇,特刊4块版,社论、任仲平文章各1篇,并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6集系列微纪录片《20年,香港正青春》。无论是整体策划,还是报道的数量、质量和形式,都充分展现了专业水准,社会反响好,业界评价高。

  振奋人心、鼓舞士气。通过对香港回归20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发展成果的梳理,充分反映了中央对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全力支持,反映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旺盛活力。

  凝心聚力、指引方向。通过反映香港与内地各领域交流合作成果,充分肯定了香港在国家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鼓励香港各界积极主动参与“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展现香港社会以国家和香港整体利益为重,展现香港社会对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增强,鼓舞香港各界与内地同胞一起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重点突出、质量均衡。重大战役报道牵扯面广、涉及条块多,要确保报道总体协调、必须要有“总牵引”。政治文化部作为人民日报涉港报道的主力军,在承担重点宣传报道任务的同时,统筹前方后方、社内社外,充分展现了专业部门在重大战役报道中的专业优势,圆满、高效、出彩地完成了宣传报道任务。

  发挥专业优势,策划高出一筹、报道体现深度、统筹顺畅高效

  所谓专业优势,集中体现在采编队伍经验丰富、业务娴熟、作风过硬、人脉畅通。多年从事香港领域的报道,政文部从领导到采访室编辑记者,对香港问题都非常熟悉。其专业优势在准确把握中央政策精神、熟悉香港各方面情况、与相关部门顺畅联络上得到了突出体现。

  ——站位高、立意深、把脉准,在选题策划上高出一筹。凡事预则立,选题策划,是进行重大战役报道至关重要的准备环节,影响整个报道的基调、质量和效果。特别是党报的宣传报道,要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反映群众声音,把主旋律唱得响亮动听,尤其要重视选题策划这个环节。

  首先要吃透中央的政策精神。此次报道将“一国两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进行分析评价,正是基于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处理香港问题新思路的正确认识。在特稿首篇《东风浩荡 春满香江——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和人物专访《“一国两制”:成功的政治实践和管治模式——访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张晓明》中,不仅呈现“两制”优势,更突出展示“一国”成就,得到张晓明的高度赞扬。7月1日刊出的社论《沿着“一国两制”正确方向行稳致远》与总书记抵港发表讲话提到的“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相合,正是因为我们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治港精神有准确全面的把握。

  其次,在掌握大量具体事实的基础上主动谋划、敢碰硬骨头,在关键议题上一锤定音。为了凝聚士气、振奋人心,打破近年由于香港种种风波而出现的一些悲观情绪,在策划选题时,政治文化部经过充分讨论,大胆直面“文化认同”“人心回归”问题,推出特稿《让血脉紧相连——香港同胞增强国家民族认同纪实》,生动展现香港社会人心回归的成果,回应社会关切。从该文在社会各界引起的巨大反响来看,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当然,驾驭这类复杂敏感议题,除了担当,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专业素养,才能服人、动人。前方执笔人以细腻的观察和流露真情的笔触采写初稿,后方编辑反复打磨,这篇力作在舆论场上经受住了拷问,得到广泛肯定。

  ——报道兼具深度和可读性,离不开专业记者对事实的深入了解和对大量鲜活素材的充分挖掘。围绕香港回归20年来的“变”与“不变”、发展成就,采访了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等大量社会精英。这其中,某个议题应该采访谁、如何约访、如何提问,都建立在对香港各方面情况充分掌握、采访渠道非常丰富的基础上。甚至采访普通市民,也必须熟悉香港市民的生活习惯和表达方式,才能获得他们的真实感受。政文部主任、副主任亲自带队,经过3轮赴港采访,采集了香港各界关于回归20年来的真实看法和感受,奠定了报道写作的总体基础。特别是对香港各个行业普通人的采访,让记者获得了大量鲜活素材。最终呈现的特稿与特刊文章中,有不少香港“小人物”的声音和故事,如70多岁的专业司机、冻肉食品店老板等。这些“小人物”的现身说法,使文章更加有血有肉、平易近人。

  ——统筹采访力量过程中,专业部门的大局观和主动参与同样重要。专业部门平时与相关单位有紧密的业务联系,遇到重大问题时,自然被赋予大量沟通协调事务。在本次报道中,政文部自觉承担了很多联系统筹的工作,与中宣部、港澳办、中联办等单位保持顺畅沟通,让各方配合默契、步调协调,确保零事故、零差错地完成宣传报道任务。

  适应融合大势,专业部门既要干好主业,又要搞活“副业”

  重大战役报道通常主题明确、参与面广,可以说是探索媒体融合的绝佳时机。与新媒体相比,内容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重大战役报道,传统媒体发挥全面、准确、深度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在融媒体报道中也可以高出一筹。

  本次报道中,人民日报首次尝试将访谈直播、制作微纪录片纳入重大战役报道的策划中,并由简单合作制作某个多媒体产品,转为从内容生产、工作机制、传播分发上创造平台,融多部门力量为一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尤其是政文部的专业优势。

  事实证明,尝试是成功的。截至7月2日8时,两场访谈直播播放量1022万,6集微纪录片《20年,香港正青春》在人民日报“两微一端”播放量达2111.1万,腾讯视频等视频网站播放量达214万,成为庆祝香港回归20年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中,唯一获得网信办全网推送的新媒体产品。

  回顾报道全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在媒体融合中,要从机制上为专业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创造平台。目前,几乎所有传统媒体都在积极尝试新媒体报道,但常常呈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业务部门独立制作新媒体产品时,专业性把握得好,对新媒体产品制作和传播规律熟悉不够;新媒体部门则存在对重大题材把握不准、知识盲区较多等问题,特别是由于产品风格与报纸风格悬殊,造成报网“两张皮”,融合困难。此次报道,策划伊始,专业部门就与新媒体等部门充分合作,尝试从操作流程、运行机制上跨部门深度融合。

  具体来说,今年3月下旬开始,由政文部主导,联合新媒体中心、香港分社及总编室部分同志,组成了10余人的核心团队,确定既适合在“两微一端”传播、又适合在报纸落地的产品方向;商定以微型新闻纪录片的形式,从内地、香港青年视角分享普通人故事;商定分音乐、家庭、影视、旅游、金融、教育等6个主题……此后,确定专访、联系嘉宾、设计脚本、撰写台词、组织拍摄、审看样片,多部门合作涵盖流程的每个细节。

  制作过程中,政文部发挥长期从事香港报道的专业优势,在部主任率领下,一位具有丰富新媒体制作经验的编辑负责策划、统筹项目,具有丰富香港报道经验的资深记者参与脚本设计、嘉宾访谈、画面剪辑等程序,内容上出谋划策,字句上通篇把关,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既避免出现任何政治性和技术性的差错,又确保纪录片立意深刻、细节生动。同时,新媒体中心发挥新媒体产品制作与分发的经验,牵头传播策划、播出渠道等;香港分社发挥在前方的地缘和人脉优势,积极联络采访对象。各负其责,保证了产品制作的高水准和零差错。

  更值得一提的是,报纸采写流程与纪录片制作流程是有机统一的,政文部主导制作的微纪录片,“倒灌”至政文部负责编辑的人民日报香港回归20周年特刊,内容协调、对接顺畅,轻松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无缝衔接。

  培养专业队伍,支持和鼓励采编人员走专业化道路

  当然,专业优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此次人民日报圆满完成香港回归20周年报道,效果引人注目,“亮剑”背后是多年“磨剑”之功。

  记者要成为专家还是杂家,人们看法不尽相同,但新闻媒体需要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采编队伍却是共识。因为无论是快速报道突发新闻,还是长期跟踪调查报道,记者的专业素养都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专业素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培养。就媒体人自身来说,具备新闻传播理念、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了解或熟知某些领域的专业知识。说易行难,新闻事件此起彼伏,媒体人要随热点而动,容易浅尝辄止。一种看法认为,一名记者从“新手”成长为“老手”大约需要1~5年,从“老手”成长为专家型记者,需要15年~20年。坚守在某领域尤其是冷领域长期观察、报道、研究,对媒体人个人是巨大考验。

  相对于新兴媒体,传统媒体经多年发展,已经养成一套采编人员培养体系,拥有一支具有各方面专业知识的记者队伍,这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英国《金融时报》为应对竞争将前四版都定位为评论及深度报道,认为报纸新闻比网站至少晚12个小时,“必须以意见见长”,制作具有更高价值的“意义新闻”。 但“意义新闻”需要有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采编队伍作后盾、作基础。珍惜并善用手中的专业记者队伍,让核心竞争力发挥更大作用,是传统媒体突破各种新传播方式冲击的关键。

  传统媒体要在培养和激励机制中支持和鼓励采编人员走专业化道路。年轻记者有朝气、有活力,老记者有经验、有厚度,媒体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两种长处。如果仅看重冲杀一线时的速度,看不到丰富阅历背后的敏锐,资深记者转轨、转型就会成为普遍现象,培养专家型记者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新闻媒体要珍惜记者长期报道某领域累积的知识和经验,尤其要为肯坐冷凳、坚守非热点领域的记者提供保障和激励。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受众容易被“快”和“怪”吸引,但社会需要真实和精品。在这种氛围下,克制“快”和“怪”的诱惑,倡导求真和求精的信息传播,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记者担当主力军,用客观、准确、专业的报道,去伪存真,正本清源,引导舆论,创造一个向上向善、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信息社会。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