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可能》:展现新时代的大国精神
《挑战不可能》第三季国旗护卫队挑战“两个一百步”。央视 供图
《挑战不可能》第三季在央视综合频道周日黄金档已播出两期,与前两季相比,观众的普遍感受是:除了“平凡生命极致绽放”的感动之外,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眼泪又多了一个流下的理由。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说:“《挑战不可能》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核心精神需求,让挑战精神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剂,用挑战精神跟观众建立情感共鸣。从《挑战不可能》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的梦想和希望。”
设置宏大时代命题和挑战
《挑战不可能》第三季首期节目34城的平均收视率为1.7%,位列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和全周全国综艺节目收视第一。这一期节目最受关注的是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首次以“挑战者”的身份亮相,以“一百个正步走”和“一百个齐步走”的“百年筑梦”极致精准挑战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致敬。
《挑战不可能》制片人、总导演卢小波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旗护卫队从金水桥下走“两个一百步”,这是前所未有过的。与前两季相比,这一季将有更多能够塑造大国重器、大国工匠、大国国民精神的挑战项目与观众见面。比如,之后的节目还将会播出“复兴号高铁平衡”,复兴号高铁是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飞驰的复兴号上将完成一个平衡挑战,以此来展示我国高铁的进步和成就。节目组还将联系在港珠澳大桥上做一个挑战,打造标志性的项目,以此来展现我国伟大工程和成就。结合时代背景,第三季还增加了一些展现我国军威的项目,比如第二期出现的女狙击神枪手,之后还会有超越电影《战狼2》呈现效果的坦克漂移等等。
很多电视同行认为,《挑战不可能》这个节目做得很好,但是他们做不了,因为这个节目立足于国家传播平台。卢小波对此并不回避,他承认与其他挑战类节目相比,《挑战不可能》有国家级的资源和平台,比如第二季中的天宫二号宇航员在太空中打乒乓球,还有这一季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作为“挑战者”身份出现,这是其他媒体很难做到的。
然而,卢小波认为这些并不是本质区别,他说:“《挑战不可能》并不单单追求如何超越生命极限,它的精神内核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贯穿节目始终,这是节目的灵魂。节目的每一个选题都要达到人物故事、挑战项目和价值观的三性统一,并以‘极致’为衡量标准。”
塑造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
在卢小波的微信朋友圈里,记者看到他在名为《〈挑战不可能〉随笔之二:眼泪》一文中写道:“在《挑战不可能》的台前幕后,我见证过很多人的泪水。感动的、担心的、同情的、骄傲的,从梨花带雨、泣不成声,到热泪盈眶、潸然泪下等,不一而足,但眼泪的背后,都是大家走心的付出和对这个节目满满的爱。如果说董卿是前两季评委中最感性和眼泪最多的,那么在第三季这种情形被打破了,用庾澄庆的话说,孙杨不仅拥有钢铁般的体格和意志,他还有一颗柔软的心,他哭的次数比董卿还多。”
是什么原因让节目评委和观众们热泪盈眶?卢小波认为,除了挑战项目本身,大家更多的是被挑战者身上的故事所感动。国旗护卫队在天安门广场挑战“两个一百步”,最为感动的是擎旗手张自轩和父母连线的场景。张自轩的父母是河北邢台的普通农民,张自轩17岁时,应征入伍,第二年就当上了一名光荣的擎旗手。刚开始当兵4年没有回家,二老想儿子了,坐车到天安门看儿子,刚好张自轩正在站岗,二老叫了几声“自轩”,他在站岗不能回应,父母只能像游客一样,远远地用相机给儿子拍照片。而这一幕,也深深地留在了张自轩心底,觉得一直愧疚父母。
后来,二老回家后做了一件事,在自家屋顶升了一面国旗,想儿子了,抬头望望国旗,就好像看到了国旗杆下站岗的儿子。讲述这个故事时,二老的感情真挚而朴实,很是感动。节目现场,尽管是现场连线,隔着屏幕,张自轩强忍的泪水也开始肆意横流。二老也是泪流满面,卢小波说,这是他见过的最骄傲的眼泪,最自豪的眼泪。
《挑战不可能》第三季另一位总导演左兴认为,作为真人秀节目的创作者,对真实的追求、对真实的捕捉、对真实的塑造永远是一档成功真人秀节目的价值衡量标准。他说:“《挑战不可能》从来不是一个炫技的节目,挑战者面临的难度和压力,基于其人物本身的情感和价值观,会激发出更加真实的情绪和更为饱满的情感,挑战者的励志精神也会自然融入其中并以最真实的状态表达出来。三季以来,《挑战不可能》对选题一贯的极致要求从未改变,我们力争每一个项目都做到有筋骨、有温度、有意义。”
节目团队频繁挑战不可能
其实,在《挑战不可能》节目录制中,还有一群人流泪比较多,就是导演。卢小波说,甚至有的导演一天三次流泪。他先说了一组数字“4000与40”,节目的定位决定了项目的顶尖性和高度,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是40多个项目,但这些项目是导演们从4000多个报题项目中层层筛选出来的。项目的竞争程度尤其激烈,导演们经常在讨论项目的设计和呈现过程中,争得面红耳赤,哭鼻子也就成了常态。
卢小波给出另一组数字是“3小时和9天”,按照录制的安排,如果连续录制3天,前面就得有近7天的时间彩排、聊真人秀、写台本、培训选手等等。每天彩排录制到凌晨一两点,接着开总结会,总结会开到大概凌晨4点,之后导演还要根据总结会的内容进行调整道具、修改台本、修改流程单,忙完这些,导演才能睡一会儿,这时往往已经天边泛白。而到了上午10点,新的一天说排会和彩排等准备工作又开始了。每天只能睡大概3个小时,而且一次录像还要坚持9天,更谈不上周末休息。“如此高压之下,导演的神经也就变得极为脆弱,稍有不顺,就会化作倾盆大雨痛哭一场,以此来释放心中的压力。但哭归哭,流完泪后该干的活还是盯紧了去干,该抓紧的绝不会松懈。”这就是卢小波眼中最可爱的导演们。
左兴回忆,有一次录制节目完成后,他和卢小波坐在一起聊天,说到动情处,两人均不约而同哽咽。他俩开玩笑说:“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要来做这样的一个节目?”左兴说:“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这个节目既是挑战者在挑战不可能,也是制作团队全体成员在挑战不可能。”
卢小波觉得,作为一位电视媒体人能做这样一档节目,心里感觉很值,他说:“《挑战不可能》并不是用说教来弘扬精神,而是采用潜移默化的形式,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大家感受到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并被这种力量鼓舞和影响。做这档节目,既有挑战感同时我们自己也被这样的精神深深感动,这也是我们一直坚守的原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