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11期

媒体报道“过程性事件”的反思

——以“高考新方案”出台为例

姚  达
2017年12月12日09:32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过程性事件”是新闻媒体常常要面对的事件类型,此类事件结果未定,容易与新闻媒体追求事件“结果”的取向产生紧张关系。本文以2013年至2015年期间,江苏省内传媒关于“高考新方案”出台的系列报道为文本,分析作为“过程性事件”的新闻生产所存在的问题、造成的负面后果。同时指出,政府、媒体和公众在面对此类事件时各自需要做出的改变。

关键词:媒体;过程性事件;高考新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47-02

新闻是具有时间性的知识产品,具有“短暂易逝”的特性[1]。新闻媒体为完成每日的新闻生产,也依此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工作节奏[2]。对许多常规事件而言,新闻记者往往按照“惯例”进行报道,譬如,一年一度的高考,十分引人瞩目,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即属此类。由于其考试时间、实施程序基本固定,新闻记者早已形成了一套报道的常规,如考前关注考生心理和考场环境净化,考试期间对试题难度进行分析、考后对相关招生政策进行解读,甚至邀请作家、明星等写高考作文,均为新闻媒体报道高考的常见手法。

与此不同,2013年起,新闻媒体上开始出现的关于江苏省出台“高考新方案”的系列报道,却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性事件”,至今仍未尘埃落定。近一年多以来,江苏省内各类报纸、电视台、广播、网站已经发布过各种不同版本的“新高考方案”,这些稿件多为头条,有着极强的影响力。高考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政府主导型事件,具有很强的公共色彩,这些变换不定、莫衷一是的报道引起了广发关注,激发了高密度社会讨论。回顾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新闻失范的现象,对媒体自身、政府改革的推进、以及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即以江苏“高考新方案”出台的相关报道文本为例,分析作为过程性事件的新闻生产,存在着哪些问题,其报道困难的根源载在哪里。同时指出,面对这类具有高度公共性的过程性事件,政府、媒体和公众应持有的态度。

一、媒体报道的失范表现

1.措辞不定

有关高考新方案出台的报道,是各家媒体的争夺的重点新闻。对报纸来说,这一新闻标题多在头版,电视台则以会以专题形式重点报道,新闻网站也多以有色字体显示。但由于方案并未确定,这些新闻标题中普遍带有“或”“拟定”“可能”“有望”等字样,诸如“江苏新高考方案拟定"3+3"模式”“江苏新高考方案总分或780分”“江苏新高考方案有望2017年实施”之类的标题,非常普遍。以往这些词语,常常用在无关痛痒的娱乐新闻中,如今运用到极为严肃的高考议题上,这些不确定的标题说明了新闻媒体根本无法给出事实。

2.缺乏可靠的消息来源

新闻标题中出现的不确定词语,其实并不是记者缺乏能力,其深层的原因在于记者无法找到可靠的消息来源。由于事件处在过程当中,政府部门自身也无法在短期内确定准确的高考改革方案、实施时间等,不愿意对处于调研过程中的事件发表意见,因此记者所得到的消息多为非正式的、匿名的。观察这些报道的文本,出现最多的消息源是“权威人士”“有关专家”“相关人士”“一位中学校长”等,此类表达了显示了记者的无奈。

3.互相引证造成流言四起。如今,人们获取新闻的手段已经非常多样化,同一地区的新闻媒体很难生产出独家新闻,越是如此,媒体之间的竞争仿效现象越显著。较多情况是,当一家媒体报道了江苏高考新方案的改革后,无论是否属实,其他类型的媒体都会进行转载加工,引为己用。在媒体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没有一家报纸、电视台以及新闻网站会轻易放弃追逐高考改革新闻。媒体不经核实就相互引证的行为,造成了高考改革的流言四起,引发了不稳定的社会舆论。

二、失范报道对不同主体的影响

1.造成社会的心理波动

现阶段,高考仍是我国最重要的一项考试,关系到万千家庭的切身利益。媒体多次反复不定的报道,受到影响最大的是考生、家长和中学教育。譬如,仅仅是高考新方案何时实施的问题,就有多次的反复。新闻媒体起初报道的实施时间是2016年,后又改为2017年,最近又有推迟到2018年的报道。这一变化,使涉及到的人群倍受煎熬,很多高一学生因面临不同的考试方案而焦虑,中学也无法针对新方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2.政府忙于辟谣和应付

面对兴起的社会舆论,政府部门再也无法保持沉默。本来,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计划组织调研和讨论,由于许多设想都是过程性信息,无法向社会公布。部分消息灵通的记者通过采访参与调研的专家等手段,将过程性的信息予以发布,每一则报道都触及了社会的神经。因此,本不打算公布过程性信息的教育行政部门,就必须腾出时间来辟谣和大量回复人民来信、电话和接待来访。譬如:江苏省教育厅多次针对“取消小高考加分”“英语将不再计入总分”“新高考方案尚在酝酿出台”等进行公告,告诫学生和家长不要听信当前关于高考方案的不实传闻,以免被误导。同时,关于高考改革的人民来信、来电、来访也接踵而至,教育行政部门不得组织人员进行回应。

3.损害了媒体公信力

由于报道了不确定的消息,媒体虽然在短期内吸引了受众的眼球,但从长时段来看,媒体也因自己的不实消息而受损,其结果就是必须不断推翻自己先前的报道。时至今日,江苏高考新方案仍未确定,但一年多以来,新闻媒体上报道的方案已不下数十种,但每一种均不准确,受众或已习惯了媒体的风格,对这些报道的真实性、进而对媒体的可信度产生疑问。

三、媒体报道过程性事件失范的原因

1.“高考新方案”事件具有特殊性

一般而言,新闻报道以事实说话,新闻记者能够运用的主要材料就是事实。所谓事实,是那些已经成为结果的事件。按照这个标准,新闻记者每天的任务就是编织一张张的事实网,提供受众社会生活的真相。但是,社会事件的结果并不是总是立刻显现的,因此,有些事件会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即成为“连续性事件”或“发展性事件”[3],新闻记者就要追随事件,报道最新的进展情况。按理,这本也是记者常常面对的情境,并不复杂。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这一事件,社会需要的却是一个结果性事件,即确切的高考新方案究竟是什么,何时开始实施。但由于此事需要较长时间研讨,涉及的人群众多,在此期间,记者们不可能不去关注此事,所以,只能把处在过程中的、未确定的事件当作结果发布,从而导致了报道的失范。

2.新闻竞争的结果

目前,由于媒介融合和媒介形态的多样化,新闻竞争不仅在同类媒体之间进行,在不同形态的新闻终端也在激烈上演。一条有价值的新闻被报道之后,媒体往往一拥而上,使事件成为热点新闻,这也促使媒体希望寻找到报道独家的新闻。就高考新方案出台而言,这是一条十分吸引眼球的重要新闻,一旦一家媒体能够发其他媒体所未发,就很有可能在新闻竞争中领先一步,因此,新闻媒体不可能等到权威的消息来源出现、等到方案最终尘埃落定时,才去报道相关事件,这会使其在新闻竞争上处于全面落后状态。

3.政府信息公开的思维未能及时转变

在高考新方案的出台中,最有权威性的消息源就是教育行政部门,他们对高考新方案的设计方向、发布时间等的掌握,远比其他的消息源更加准确。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已形成了一套制度,政府部门常常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主动发布公共事件。但由于高考新方案的出台始终处于过程当中,教育行政部门仍以较为传统的信息公开思维面对公众,因此,在结果未确定之前,他们还是以保持沉默为主。正是政府这一权威消息源的缺位,导致媒体猜测不断、小道消息流传、社会心理波动。事实上,即便是未定的过程性事件,政府部门仍有定期进行信息发布的空间,譬如公开方案研讨的发展阶段、影响方案实施时间的因素等,这样就可有效避免媒体用“结果”却代替“过程”,既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可以创造较为稳定的舆论环境,有利于高考新方案的出台。

四、结 语

高考新方案是一个引人瞩目、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议题,公众对其有急切的知情要求,对其进行跟踪报道是新闻媒体的责任所在。但高考新方案作为一个未定的“过程性事件”,与新闻媒体对“结果性事件”的追求形成了一种紧张关系,在报道中,由于权威消来源的缺乏,以及事件本身变幻不定等原因,新闻媒体常常在报道中以“结果”代替“过程”,从而极易发生失范现象,这不仅会造成社会心理的不稳定,影响政府部门的效率,也对媒体自身的公信力有所损害。

事实上,“高考新方案”代表了一个类型的公共事件,譬如“住房政策的调整”“交通规划的设计”等,均是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件,也是需要研究讨论的事宜,无法在一天之内就得出结果。面对这类型的事件,首先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转变信息公开的思维,不必等结果定下时再发布消息,而可以将事件的发展方向、影响因素等定期向社会公开;而新闻媒体也不要仅仅通过不可靠的消息来源,就运用修辞上的掩饰,用不定的措辞急于下结论;对公众而言,也要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理解新闻记者和政府部门的运作规则,避免被流言所困扰。

参考文献:

[1] 卞冬磊.社会世界的更新:新闻与现代性的发生[J].载国际新闻界,2014(2).

[2] 塔奇曼著.麻争旗等译:做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61.

[3] 塔奇曼著.麻争旗等译:做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66.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