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军事记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社长贾永做客人民网

【查看原图】
著名军事记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贾永做客人民网
著名军事记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贾永做客人民网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2017年12月14日12:23

》》》点击进入访谈页面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 改革开放即将迎来40年,人民网传媒频道特别邀请一批有丰富基层采访经历的资深老记者,回顾亲身经历,为网友讲述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真实故事。“‘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老记者访谈”今日推出第三期,邀请著名军事记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社长、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原副主任贾永与网友在线交流。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我第一次知道贾永老师,是高中语文的一篇文章叫《飞向太空的航程》,那时候老师说这是一篇典范的新闻佳作,现在看到您像从书中走出来的嘉宾一样。我知道您不仅是作者,又是军人,您是哪一年参军的呢?

 

贾永:80年。当时南部边疆一次大的战斗刚刚结束,我就参军了,我的部队就在最前沿的边境线上。

 

主持人:在战线上参军了。那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记者工作的呢?

 

贾永:从参军第一天起就开始参加记者工作。因为我在当兵之前还有一些文字基础,比如在地方的刊物发过一些作品,部队那时候很重视这个工作,就叫我去从事新闻,写身边的战友,我当兵第一年登了18篇稿子,当时还有一点小轰动。

 

主持人:对于军事记者,大家或多或少会觉得有些神秘,您在日常的工作状态一般是什么样的?

 

贾永:军事记者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它也是和我们在座同仁一样,采访、写作、写稿,拍摄等等一些。如果有什么特殊的话,只是报道对象有特殊,报道的对象都是军人。我们军事记者多了一些危险性而已。

 

主持人:遇到战事的时候大家往后撤,只有战士和军事记者往前冲。

 

贾永:肯定是这样的,军人是两种状态,那就是战争和准备战争,战争就不用说了,现在和平时期,战争少一点,就是我们的和平时期,我们危险时刻、危难关头,总有军人往前冲。所以说,作为军事记者就在现场,大家也可以看到,芦山地震也好,汶川地震也好,我当时都在现场,几十个记者,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央视的记者都在现场。当余震来临,泥石流来临,什么人往前冲?有两种人,一是记者,二是军人。在世界各国职业的危险系数调查中,排行榜经常有变化,始终两种是不变的,就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其中肯定有军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世界都是这样,还有一种是有记者,当然有时候有矿工、公安等等。但是这两种,军人和记者这两种是永远没有变过的。

 

军事记者既是军人,又是记者,双重的因素决定了一名优秀记者的工作状态简单而又干脆:也就是,时刻准备出发,时刻迎接挑战,时刻投入战斗!

 

主持人:您参加过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重要军事活动和军队重大典型的报道,采访中有没有一些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和人?

 

贾永:我1980年参军。可以说,基本上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见证了这一时期我们国家、尤其是我们军队的发展变化,也见证了我们的军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求索和阵痛。我参军之初在前线部队服役,一场战斗下来,我所在的部队就牺牲了150多人,几乎都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年轻到连爱情的滋味都没有尝过。打完仗不久,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军开始百万大裁军,没有当过兵的人,是很难理解脱下军装时的感受的,但是,面对走与留,没有人有任何的怨言。

 

从2015年起,我们军队又开始进行史所空前的整体性、革命性变革,自然也涉及到了一些部队、一大批军人,同样,大家都是以国家利益、以军队利益,以整体利益为重。有这样一支部队,27军,这是当年陈毅、粟裕麾下的一支英雄部队,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的主力部队,抗美援朝战场上,曾经歼灭美军王牌“北极熊团”,“北极熊团”的军旗现在就在咱们的军事博物馆。本来,27军军部在石家庄,由于调整改革,要移防山西太原,一声号令,千军万马,一夜之间就离开了驻防了47年的石家庄。什么叫闻令动,什么叫动若风发,什么叫无私奉献,这样一支部队,这样一批军人就是一个缩影。

 

在这次的军改中,有的离开繁华都市来到边陲小城,有的告别父母妻儿走向陌生远方,只要改革需要,打起背包就出发;无论是转业退役、分流转岗,还是高职低配、改任文职,只要一声令下,哪里需要哪里去。也正因如此,这次军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组织形态的整体性重塑,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有一位军队院士,叫林俊德。1964年10月14日,我国在罗布泊第一次核爆炸的关键参数,就是用他发明的钟表式压力记录仪,准确记录下来的。他后来参加了我国的所有核试验,也从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为泰斗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半个世纪后,74岁的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不过,老人拒绝手术和化疗,强忍着病痛不让自己躺下来。他说,我不能躺下去……躺下去就起不来了!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老人一直以超人的意志坚持着,把他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整理完毕,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八集政论电视片《强军》,由我担任总撰稿,这几个例子,我们都写到了片子中。很感人。

 

主持人:最感人的是他们用意志、信念去坚持自己终生的事业,这让人很感动。听您说了之后,不仅仅觉得这个事迹很感动,在描述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细节,能感觉到从细节当中体现的意志力和信仰感,是非常感人的。

 

贾永:作为军事记者,我写过很多的军人,他们虽然年龄各异、经历不同,但有两点却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奉献和坚韧。我有着将近四十年的龄,当然也清楚我们的军人哪里柔软哪里脆弱。想家的日子,母亲的一声牵挂,会让我们热泪盈眶;思念的时候,女孩的几句问候,会让我们激动万分;即便穿着军装行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一个友好的眼神,也会让我们油然间生发出作为军人的自豪。没错,军人强大而又坚强,但正因为强大所以也脆弱,正因为坚强所以也柔软,正因为付出的太多所以更加渴望被关爱被理解,而不被理解的时候,只能大度地唱一句:“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

 

主持人:真的很希望通过像您这样的军事记者去报道他们的事迹,军人可以说是默默闪光的星星,需要军事记者把他们身上的灰尘都擦干净,重新闪耀在大家的眼前。

 

贾永:也许是远离战火太久太久,生活在和平岁月里的人们,似乎已经很少关注到身边的军人。打开电视机、登上互联网,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小鲜肉们卖蒙,是选秀节目里的狂欢,是影视明星们的家长里短,甚至是一些富豪的斗富比拼……我并不排斥公共媒体平台上的娱乐与狂欢,这毕竟是今天越来越好的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都年轻过,深知追星是年轻人的天然爱好。只是,除了歌星影星,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还有许许多多的星,在默默闪光。他们,就包括我们的军人。

 

主持人:从一位边防战士到军校学员再到新华社高级记者、解放军分社社长,您可以说是新时期军事记者的代表,从个人的成长与采访经历来看,您觉得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记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贾永:我是从边防前线的阵地上走上新闻之路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标题叫做《十个关键词决定记者能走路多远》,这十个关键词是:正义、勇敢、亲民、公正、律己、敏锐、求实、创新、超前、博学。

 

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幻,这十个方面都是决定记者成功的关键。而能否秉承这些词汇之所指,也就成了检验一名记者是否优秀的试金石。

 

记者,历来就是先进技术的最先使用者。如今,新闻传播手段也与今天战争形态一样,步入了信息时代。未来的军事记者尤其是战地记者,就像一个智能化的“未来战士”,自身就是一个新闻发布机构。但可以预料,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发展,不管记者的装备如何更新,战地记者的三项基础要素必须具有。第一,必须具有无畏的精神。只有拥有了这样一咱精神,才能直面死亡、敢于牺牲,也才能够从危险的战场上获取新闻。远离第一现场的人,永远成不了优秀记者,更成不了优秀的军事记者。第二,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和强壮的体魄。有了坚强的意志,才能百折不挠;有了强壮的体魄,才能应对艰险。记者是书生,但战地记者不能是文弱的书生。第三,必须具有以人为本的博大情怀。一个正义的记者,应当热爱和平、心系和平、向往和平。这就意味着,不能因为自己靠近战场,就去肆意渲染战争,不能因为深入了战场,而去赞美杀戮。一个负责任的军事记者,他的笔、他的镜头、他的键盘,永远属于正义与和平。

 

新闻界一个最重要的奖项是“范长江新闻奖”,以著名的记者范长江的名字命名的,大家知道他是著名记者,很有名,他的前身是青记的发起人之一,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经历,他是南昌起义的参加者,18岁,从他的老家四川内江,参加了南昌起义。毛主席后来谈到,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来指导舆论。解放战争,我们涌现出几个有名的军事记者,穆青、华山、刘白羽,刘白羽,大家知道他写三峡的一些作品,写到当年的课本当中,穆青的焦裕禄也写在课本当中,那段血与火的战争经历是他们一生中最具光彩的。

 

主持人:每个时代都应该拥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您认为在中国当代新闻事业的语境下,如何才能打造出精品力作、创造出为这个时代受众所欢迎乃至被历史所铭记的经典作品?

 

贾永:美国著名记者奥尔曼有过这样一段有名的话:真实客观的新闻不仅要准确记录下事实,而且要准确表达出事件的意义。这样的新闻不仅在当时令人信服,而且足以接受时间的考验。10年、20年、50年后,这些新闻报道仍然能为有关事件提供真实而睿智的镜鉴。

 

有人说,新闻是易碎品。诚然,确有许多的新闻报道,连同它们所报道的事实,常常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但,总有一些新闻作品,仿佛皇冠上的宝石,虽久历风雨却依然闪烁着璀璨的光泽。

 

每个时代都有记录这个时代的经典。当我们追忆邓小平离去的那段悲痛的日子,我们自然会想到新华社的《在大海中永生》;当我们回顾改革开放最初的艰辛,我们会从人民日报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和经济日报的《铜凌,醒来!》中找到生动的记录。同样,当我们反思1987年的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我们会记起中国青年报的“三色”报道……

 

纵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经典作品或者说精品力作来下一个比较贴切的定义。所谓精品力作,就是质量上乘、独创性强、影响深远的新闻作品。它至少包含三重要素:一是作者付出新辛勤劳动,二是作品质量上乘独到,三是社会影响广泛深远。分析中外新闻史上的名篇佳作,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共同规律,那就是几乎所有的经典,都具备以下三个或至少具备其中一个鲜明特性: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

 

我个人认为,一名记者如果有采写精品力作的追求的话,至少应当从这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发现力,没有发现就成不了好记者;二是联想力,没有联想,就成不了大记者;三是思考力,没有思考,既成不了好记者,更成不了大记者。当然,与发现相比,这种思考与联想更加艰苦。但一旦有了发现又有了联想,你肯定会写出不一样的作品来。所以,我出去讲课讲得最多的就是新闻方法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论,我们也就到了自由王国了。这些年,网络的便利使得很多年轻记者忽视了采访的重要性,打个电话就算采访了,甚至靠第二手第三手材料写稿子。可以说,这样的记者决不会是优秀记者。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我们很有启发。总书记说,“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我想,文艺工作者如此,新闻工作者更是如此。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说的,一个记者一定要有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还要有不怕艰苦的想象力,还要有不怕辛苦的思考力,才能够做好一个好记者。刚才说到一句话,同呼吸共命运,其实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同呼吸、共命运。因为现在处一个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作记者。现在有一个很大问题是,怎样才算是一个好记者,或者跟大家相比,我们怎样做一个职业记者。

 

贾永:我有一种观点,新媒时代,一方面降低了从业门槛,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从业门槛,这看似“二律背反”,其实是真实的存在。现在开公众号的自媒体人众多,其中最优秀的还是从传统媒体真正转身过来的那批。这一点,我同意腾讯网前总编辑王永志的观点,那就是“泛媒体人永生”。我也办了一个公众号,叫做第一军情,2016年5月23日上线运行,到今天正好是一年6个月又20天,在今日头条平台有324万粉丝,总阅读量超过了20亿。说实在的,办新媒体不容易,但也很刺激。因为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传播效果由单方面评判决定。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如何,完全是网民说了算,当场就通过大数据表现出来。这给传播者带来了压力,当然是一种动力。但在新媒体环境下,渠道已经不属于我们的了。这就好比超市,房子已经由网络商搭建好了,我们这些媒体和媒体人只不过像商品供应商一样,把新闻、把评论,把其他的新闻产品放在人家的货架上。我们对渠道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产品做得更好。

 

我有一种判断,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最活跃的,依然是那些在传统媒体时代优秀且能够彻底转型的那批人。那么,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就是我们的调查力和判断力。我们的优势体现在的调查研究上。我个人认为,深度报道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人们永远需要了解真相。新媒体的碎片化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碎片化不仅同样需要深度报道、而且也能够深度传播。当然,深度报道也需要适应碎片化的传播要求和阅读方式。

 

主持人:只要关注您的公众号,就会弹出三个关键性的短语,第一是及时的报道,第二是权威的分析,第三是深度的评论,刚才通过您的表述,应该是我们再追求第一个短语的同时,还是要更多的追求第二个和第三个更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深度报道。

 

贾永:没错,我同时认为,真正给深度报道或者说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是我们今天依然面对的事实上的新闻封锁,同时又面对着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混乱,探求真相甚至越来越困难。比如说,这两年的几起热点事件,到今天真相也是模糊的。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乃至一些政府部门竟然都在隐瞒真相甚至制造假象,而众多的自媒体、新媒体不作深入调查只管抢速度抓住眼球,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事件有多个消息源,雾里看花,难分真假。另一方面,年在社会转型期,甘于做深度调查的记者越来越少,善于炒作和运作的记者却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为了蝇头小利有意遮蔽真相。

 

但是我们向善向好的记者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我们每年中宣部组织的新闻下基层,人民日报的记者,新华社的记者,央视的记者,有很多感人的报道。比如前两年央视做了新疆塔什库尔干的孩子,记者找这些孩子,为了上学,这样的报道很轰动,人民日报报道也很多,前一段新华社写老科学家的报道也很多,人民日报写罗阳的报道也很多。但是所有这些好作品,都是来自于记者的艰苦采访,都是来自记者深入的思考。

 

我小时候喜欢看文学作品,当年看柳青的《创业史》,当年很有名,当时国外很多作家来,首先点名要看柳青的《创业史》,这是一个老的长篇小说。柳青后面成为了领导干部,为了写《创业史》,领导干部都不当了,到一个小地区去,一住就几十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是靠生命写出来的。总书记也多次提到路遥,他在陕北插队,和路遥有接触,用心来接触。

 

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度变革的时代,但是我们不仅没有巴尔扎克那种文学作品,连柳青当年的《创业史》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那样的作品也几乎没有了。因为我们的作家已经很难像当年柳青那样在农村一待就是几十年,也很难做到像路遥那样用生命来写作。

 

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当时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我反复要求我们的记者纪录灾区人们的生活状态。不要像当年的唐山大地震一样,等到过了十年再由作家去补记、去重构历史。我一直认为,新媒体不过是一个变量而已,今天我们有网络,有移动客户端,但过不了多少年肯定还会有新的载体、新的平台和新的渠道。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种变化与更迭加快了。一家媒体或一种传播形式会淘汰,但真正深度报道和真正的媒体人是不会被淘汰的,问题是你和你的报道得足够优秀。我们最初看到媒体记者出身的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作品夺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感到吃惊,噢,这样一种作品也能获诺奖,但我们想过没有,她在采访方面下过多少功夫,我们做得到吗?或者说,我们想过这样采访吗?2015年记者节,一家媒体让我谈谈今天我们怎样当记者。我写了这样一段话:第一现场我们到不了了,现场任何一个有手机的人都可以发布新闻;第一时间我们抢不到了,成千上万的人可以即拍即传,而我们依然还有如此多的关口和程序;真相我们越来越难以接近了,这些年有多少事件被人为掩盖波橘云诡,纵然官方公布了真相,受众却几乎早已接受了民间舆情;一个事件多种解读,彼此交叉,真假难辨。当技术助推了传播,当传播已不是专利而成了大众行为,作为记者的我们还能干些什么?显然,我们遇到了挑战,并且这种挑战早在互联网普及的那一天就开始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遍运用,又加速了这种挑战。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已经被巅履,所以曾经风光一时的都市类报刊开始断崖式垮塌,所以曾经牛气冲天的诸家卫视不得不靠几档移植来的娱乐节目度日。但太阳照常要升起,只要新闻不死,职业新闻人还得在路上!

 

主持人:当下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模式层出不穷,您如何看待技术对记者这一职业及其对媒体的影响?

 

贾永:其实,前面我已经部分地谈到了这个问题。技术改变传媒,当今时代,哪一方的传播手段领先、传播理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哪一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既然新媒体已经成了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那么,惟有在拥抱新媒体的过程中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否则,你只有被这个时代所淘汰。这一点,不会因我们的好恶,更不会因我们的意志而转移。所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他在视察解放军报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主持人:谈到军事新闻,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距离我们生活有点远,军事新闻报道尤其是典型人物的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贴近受众,把报道写得生动而又鲜活?

 

贾永:新闻报道中最难写的体裁是什么?人物。我们的人物报道包括部队的典型人物气道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反思的教训。教训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太高大上,甚至是高大全,不够接地气。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典型的引领,都需要榜样的力量。问题是,我们不能把典型写的不食人间烟火,事实上也不是这样,只是我们的记者用自己的取舍把他这样塑造了而已。好像不说大话就不是典型,普通人就成不了榜样一样。

 

我刚才提到,人们通常把新闻报道称为“易碎品”。的确,有些新闻作品连同它所报道的事物一起,常被无情的岁月长河吞噬。但不可否认,更有许多新闻作品虽历经时间的推移,却依然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即使是一段多次被人报道过的历史事件,也能够挖掘出它鲜活的那部分事实,以及蕴含于事实之中的理念与精神。比如,著名影片《集结号》,就产生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它最早刊登于河北省的一家地方媒体。和平时期的军事报道,更加需要努力超越军事报道本身,着眼于英雄主义、崇高、美、爱这些具有超越时空、国界和民族的概念,唤起人们更高层次、更深意义上的追求和思考。

 

今天的传播手段更加多样,人们的价值追求也更加多元。问题在于,我们的典型报道遇到的挑战还不仅仅在于这些,我们的典型长期以来被付加了太多典型事迹之外的东西,被贴上了太多不该有的标签。不仅思想性不够、新闻性不够,而且故事性不够、平民视角也不够。不用说在新媒体时代,就是在传统媒体时代,一些典型宣传的真实效果恐怕也是让人怀疑的。

 

我原来也一度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典型报道,其实,他们对于英雄的报道不就是一种典型报道吗?比如1982年的美国《读者文摘》新闻名篇《冰河英雄》等。2001年,我到美国访问时,看到了电视中播放的一则新闻,由于几户人家眷恋山区的生活,一位邮差30年如一日攀山越岭为他们送邮件。邮差的故事简直就是中国先进典型王顺友故事的美国版。尽管美国的新闻教程中没有典型报道一词,其实这就是美国的“典型报道”。它也说明,主流传播在全世界都是被高度重视的。

 

与优秀的作家、编剧一样,高明的记者并不在自己的新闻作品中“发号施令”,他们常常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化为“潜台词”,他们的报道只是心平气和地向读者提供一个又一个经过选择的、真实的故事。正是在这种润物无声的过程中,有效地传达了记者的理念。这种“藏而不露”,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境界。

 

主持人:您1989年进入新华社工作,从事军事报道将近30年,获得过“范长江新闻奖”,并当选全军英模大会代表,新闻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或全国好新闻奖,回顾自己的记者生涯,有哪部作品或者采访经历是让您最为骄傲和自豪的吗?

 

贾永:说真心话,作为军事记者我有过一些有意义的采访经历,比如,我参过战,我见证过一些重大的军事行动,也到了中国几乎所有最艰苦的地区,我为我们的军人而自豪,更为我们这支重整行装再出发,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的人民军队而自豪。但是,就我的新闻作品而言,似乎还没有任何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地方。我一直想写一个军人,就是像古代的卫青、霍去病、周瑜,像淮海战场上的粟裕将军那样的军人,自信而儒雅,面对信息化的战争胸有成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实在的,还没有找到这样一个人物,或者说一个群体。我认为,军人有三重境界,敢战、 善战、胜战,最高标准是胜战。有汉一朝,正是卫青、霍去病等一代名将大力推行并躬身实践的军事变革,使原本并不善骑射的中原将士纵横马上。“远飞者当换其新羽”。武帝一朝的崛起,关键原因在于军事上的强大,而军事上的强大,又源自于一批优秀将领引领时代的浩荡变革。

 

主持人: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军队正在和越来越开放自信的中国一样,备受世界关注,当下我国军事新闻的国际传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这些年我国军事新闻国际传播话语权在哪些方面有了明显提升?

 

贾永:前几年,我和我的同事做过一个课题,《中国军队海外媒体形象调查》,14万字,涉及20000多组数字。也正是这样一个课题的诞生,推动了国防部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军事外宣工作的进一步拓展。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的军事力量正在稳步走向世界,中国军队正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对我们进行负面宣传甚至是妖魔化宣传;另一方面,我们的国际传播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因此,虽然我们的军事新闻国际传播话语权已经有了一些明显提升,这表现在中国军人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自信,我们的国防部发言人越来越受欢迎,我们的军事专家在国际性会议上越来越被关注,同时,我们也应客观地看到,我们的国际传播的基本面没有质的变化。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和塑造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的形象,依然任重道远。

主持人:明年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您的新闻生涯陪伴和记录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历程,请问您如何评价这四十年。

 

贾永:岁月匆匆,转眼间,马上就要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就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我们的国家沿着由大向强的目标一步步富了起来,并且正在强大起来。有人说,机遇,是隐藏于历史之途的神奇钥匙。固然,机遇是一种稀缺品,但更为稀缺的是发现机遇的眼光与把握机遇的能力。没有机遇值得遗憾,而有了机遇而不知道把握则更令人惋惜。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握住了重大历史契机,顺应了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在伟大复兴征程上实现了关键一跃。中国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人民军队的力量来自改革创新,人民军队的胜利来自改革创新。人民军队成长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也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所以,习主席明确指出,前进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恩格斯在他的《论权威》一书中曾这样形容,一艘在暴风雨中航行的大船,要想披波斩浪、行稳致远,最关键靠拥有绝对权威的优秀船长掌舵领航。历史证明,最高统帅的政治决心是军事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梦想在召唤。在习主席的领导下,我们军队的改革事业,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一定还有更加伟大的收获。

 

主持人:军事记者离我们来说的话是挺遥远的,但是今天坐下来听听他们的故事,会发现特别接地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非常感谢像贾社长为代表的军事记者,让我们看到更多默默奉献、默默闪光的星星,希望通过今天的节目或者其他更多的了解,大家以后能够更加关注军人,更加关注军事记者。

 

贾永:我想随着传播力越来越强,随着以人民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发展,随着我们中国军人走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坚定,不但是我们的人民群众越来越理解、越来越关心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军人,整个世界也会越来越关心、越来越关注和平的中国和和平的军队。

 

主持人:非常感谢贾社长今天的分享,感谢您,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