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规范与本土化——移动传播时代数据新闻的生产实践研究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近年来,数据新闻在发展中表现出数据采集传感化、呈现方式互动化以及产品分发社交化等新趋势。确立数据新闻实践的基本原则、专业规范,构建数据新闻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保障数据新闻的专业品质和专业价值。根据国情,借鉴欧美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数据新闻本土化发展路径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据新闻;趋势;规范;本土化
近年来,数据新闻在国内外传媒界方兴未艾,致使其成为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中的热点。剖析当前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构建数据新闻产品的专业标准和生产规范,以及探索我国数据新闻的本土化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数据新闻在传媒实践中的新趋势
数据新闻自兴起以来,在国内外诸多传媒实践中得到快速发展,在数据的采集、处理、发布等方面,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和传媒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数据采集传感化,拓宽信息来源
近几年,一些新闻从业者开始尝试用传感器来获取数据信息,并据此撰写新闻报道。这是因为传感器在获取数据信息上“有助于让我们调查无法看到、听到或触摸的事物,这些工具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感官”。[1]目前,传感器主要应用于调查性数据新闻。从实践看,传感器与新闻生产主要有三种结合方式:一是利用市面上已有的、成熟的商业设备,设计出适合自己的传感系统;二是从已有的传感资源中获得所需数据;三是设计原型传感系统来生产数据。[2]
美国《太阳哨兵报》的记者萨莉·克丝汀和约翰·梅因斯通过收费公路的电子付费系统(Sunpass),获得了110万条超过250兆的数据资料。通过分析数据,证实了佛罗里达州多个城市的警察存在严重的超速开车行为,该报凭借《超速警察》赢得了2013年普利策公共服务报道奖。美国的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
News的数据新闻作品《天空中的密探》获得了2016年全球数据新闻奖(DJA)最佳数据可视化奖,该报道旨在向受众展示一个政府监视下的美国。每个工作日,联邦政府都会安排数十架飞机在城市上空盘旋侦察。这些飞机配备了高分辨率的视频摄像机,通过与“增强现实”软件配合,即可将街道和企业乃至个人住宅业主的信息添加到视频图像中。BuzzFeed News通过分析从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ar24上得到的200架联邦飞机的传感数据,不仅用地图展示了变化的时间序列,并同时展现了累积的飞行路线及随时间变化的航班动态,由此形成一幅关于美国政府监视行为的行动规模和范围的图景。
用于采集数据的传感器,有助于人们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从更多领域、更多维度来获得信息。此外,传感数据可以轻易地被计算机软件直接读取、分析,并进行视觉化展示。通过传感系统获取的图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抓取场景、佐证事实,而且其成像还可以以像素为单位进行分析;通过麦克风收集的音波也可以作为分析某个新闻事件的音频数据。传感器的使用表明,具有科技天赋的记者可以使用卫星和无人机,而那些不精通技术的记者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使用负担得起的传感器设备,它们都可以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揭示社会问题。[3]
(二)呈现方式互动化,增强阅读体验
互动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20世纪90年代之后,社会将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更多地强调受众的参与性和体验过程。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互动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一个发展方向。将互动引入数据新闻报道,目前不仅具备了技术条件,还在于它有助于增强用户的体验感,激发用户的使用兴趣,真正实现用户“赋权”。即能够选择是否消费媒体提供的内容,而且可以决定何时、何地去消费这些内容,更重要的是,用户在互动过程中获得了完全基于自身需求的信息,实现了信息传递的个性化。
为了警醒世人和深刻体会战争的危害,美国公共国际广播电台在2015年制作了一款数据新闻应用“如果叙利亚内战发生在你的国家会怎样”?制作者以叙利亚战争为参照,将与战争相关联的人口规模,包括总死亡人数、每年死亡人数与常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对比,以及缺乏安全用水人数、需要健康救助人数、流离失所人数、饥饿人数、难民人数等数据化。按照建立好的数据模型,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所在的国家,便可以查看如果同等规模的内战发生在自己的国家,将会带来怎样的危害。该应用一经发布,其互动设计所产生的较好体验,成为吸引广大受众的亮点。
在移动互联网和媒体社交化的传播格局下,媒体做新闻不仅是做给人“看”的,还要能给人“用”。技术把传统的受众变成了用户(一种新型受众),并改变了他们的媒体行为。用户成为新闻内容的消费者、生产者的“合体”,这是传统媒体时代所没有的情况。在移动传播格局中,信息产品高度同质化,用户体验的好坏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只要体验做得好,就会被转发,短时间内成为众所周知的现象级产品,而产品的交互程度和层次,直接影响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三)产品分发社交化,扩大传播范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路透社、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国外知名媒体纷纷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建立账号,我国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等也在微博主账号、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发布数据可视化产品的尝试,使得社交媒体成为数据可视化产品的重要传播渠道之一。
社交是用户利用互联网的目的之一,人们通过信息的相互传递来达到个人的社会化,实现社会地位的获取或更新。传统媒体式微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满足受众普遍存在的“交往”需求,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交属性对于媒体的重要。当下,传统媒体纷纷接入移动社交媒体端口,增强受众的体验感、参与性,促使受众易于和乐于分享所获取的信息,有助于实现新闻信息的二次或多次传播。中外传媒利用社交平台来提升数据新闻产品阅读率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存在策略上的差别。如《纽约时报》是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多次发布以自制为主的数据可视化产品,而我国传媒则偏重于相互转发或发布非原创作品,并且发布的次数和频率较多,相比国外媒体的做法,国内媒体能够更有效地增加发布量、扩大传播范围。通过社交平台可以实现再传播,但是,受众是否接纳该产品的前提,是报道题材能否符合受众的信息需求,所承载的信息量是否足够大,呈现样式是否新颖、视觉冲击力是否足够强。另外,数据新闻产品所附加的评论是否与受众心理认知具有相容性,以及受众是否具有成为再传播者的动机,也是影响数据新闻产品再传播的要素。
为了持续开发数据新闻再传播的时间和渠道,需要在加强研判社交媒体用户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各类用户对不同内容题材、不同呈现形态的数据新闻产品的偏好,并以此来指导数据新闻报道的选题决策、设计制作和分发渠道等。
二、构建数据新闻的专业标准
(一)数据新闻生产的个性化原则
数据新闻实践中除了遵循新闻生产的一般性原则之外,为了体现特色,还应该遵循以下六个原则。第一,在交代信息源(数据源)的时候,不能泛泛而谈,而是将获取数据的渠道、采集的方法,甚至数据库链接等公布给受众以便查询,给予受众继续分析数据的机会。第二,在以政府数据为主的基础上,多采用NGO组织、专业数据公司的数据以及媒体的自采数据,使得数据来源多元化。第三,数据新闻不是数字新闻,对数据的使用不能局限于呈现原始数据,而是应该对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尤其是调查性报道,更要采用较复杂的数据处理方法,挖掘出数据背后隐含的关联性等。第四,增强受众参与数据新闻报道的概率,无论是动员受众参与数据的采集、分析,还是鼓励受众将自制的可视化作品上传至指定的共享平台。第五,可视化在数据新闻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鼓励新闻从业者在准确体现新闻价值的前提下,积极应用新技术,大胆创新,选择有助于传受互动的可视化形式。第六,数据新闻产品的价值实现不是一次性的,特别是一些服务性选题,要注意吸纳新数据,对核心数据不断更新、维护,延展数据新闻产品的传播价值。
(二)建立科学的流程规范
尽管数据新闻的生产流程在国内外传媒界存在着一些不尽相同的地方,但是,这些不同之处并没有影响新闻传播规律对数据新闻生产流程的基本要求。第一,生产环节的完整性。新闻生产过程包括信息采集、加工、整合和刊发等环节。数据新闻生产同样包括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产品发布以及后期数据维护等。任何环节的缺失都将导致生产的中断,或者降低产品的质量而无法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第二,生产次序的合理性。次序强调的是先后顺序。按照生产工序依次递进,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不能次序颠倒。数据新闻的生产自然是围绕着数据展开的,采集数据在前,整理分析数据在后,最后把所挖掘出来的关系、价值等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整个生产流程体现出明显的线性结构。第三,生产运行的高效性。在实践中,新闻产品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并非都是策划、设计的问题,有时是对核心生产环节的监管与调控不到位所致。数据新闻生产涉及的部门、工种比较多,找到生产流程的关节点,将其作为生产控制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数据新闻实践的成效。
(三)制定合乎特色的专业标准
根据数据新闻生产流程的特点,从报道选题、数据来源、数据处理程度、可视化设计与呈现、后期数据维护等方面来考虑制定专业标准,不仅有助于发现实际生产与产品标准之间的差距,对实际工作做出评价,而且有助于保障数据新闻的专业品质。
(1)报道选题的分布。报道选题体现的是新闻从业者对新闻事物的认识、研判与创造性思维。数据新闻的存在价值就在于从大体量数据中挖掘出鲜为人知的东西,揭示出数据背后的社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看,数据新闻是调查性报道在大数据时代的新发展。向公众提供服务性内容、普及知识不是数据新闻的主要功能,监测环境、预测未来才是其存在的价值,过多的常识性、服务性选题则会消解数据新闻传播功能的发挥。
(2)对数据源的审核与描述。采集数据是数据新闻生产的第一步,数据源不仅是数据的发源地,更是新闻传播的起点。交代数据源不仅说明所报道的事实、揭示的关系是言之有据,而且能帮助受众根据数据源来判断新闻的价值和实用性。通常,还要争取使用多个数据源进行互证,对数据源的描述要清晰,不能含糊不清甚至不加描述。新闻媒体既能揭示真相,也能制造出不可阻遏的谎言。因此,需要对数据源尽审查核实的义务,否则,错误的数据必将得出错误的结论。
(3)数据处理的复杂程度。数据新闻是通过对大体量数据的分析、挖掘来发现新闻的,如果仅仅把获取的数据予以罗列,把数据新闻等同于数字新闻,或者将数据处理简单化(如仅做总量计算、百分比计算和均值计算等),这些都说明报道者对数据新闻的本质缺乏认识,对数据资源开发不够。根据报道选题、数据类型来选择数据分析方法,才能体现数据新闻的生产特色。目前,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关联、对比、换算、量化、溯源、发散、综评”等。[4]描述性、探索性的统计分析以及大数据挖掘才是数据新闻在处理数据时的常规做法,而不是在传统新闻生产中加入一些统计分析。
(4)可视化产品的设计制作。数据体量的大小、数据处理的复杂程度都直接影响着数据可视化的设计与制作。目前,数据可视化类型包括信息图表、三维仿真图、时间轴、数据地图以及交互图表和3D视频等。以何种方式呈现数据,关系到对受众注意力的吸纳效果。对新闻信息产品而言,并不是越复杂、越酷炫,传播效果就越好,美观只是选择的一个标准,功能和实用比好看更重要,要时刻考虑在营造视觉冲击力和传播新闻信息之间做好平衡。
(5)传受互动的层次。传受互动是增加传播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如果仅仅在可视化生产中加入一些点击、拖拽等操作,那么这种交互设计则显得过于简单。但是,如果能够促使受众参与评论、转发分享,则无异于扩大了数据新闻产品的传播途径。如果媒体能够为受众开放数据,并提供探索数据的工具和展示平台,进而加大开发用户价值的力度,这样的传受互动才更具现实意义,更能够体现出数据新闻的特色。
(6)持续性维护数据。开放、共享不仅是数据新闻的基本理念,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色。为了保持报道的生命力,一些新闻报道产品对其核心数据及新闻故事进行不间断的更新、维护。2015年12月,《华盛顿邮报》制作了《数读枪击事件》(The math of mass shootings)的数据新闻产品。进入2016年之后,美国又发生了多起造成伤亡的枪击事件,《华盛顿邮报》予以持续关注,在7月27日对《数读枪击事件》进行了数据更新,有效延展了数据新闻产品的传播价值。
三、对数据新闻本土化发展路径的探索
(一)借鉴国外经验,推进数字化建设
开放数据不仅和“开放政府”运动密切相关,而且契合了互联网时代的互联、互通理念。当然,开放数据并不意味着受众可以主动获取与其工作生活相关的数据,并正确地理解这些数据。一些国外政府和组织机构所制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主要集中体现在“数据开放资助、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合法保护、数据保存和数据共享利用五大方面”[5]。这些政策和举措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不仅在行政措施、法律法规上,也在资金支持及数据维护等方面给了我们启发。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符合国情的数据开放、数据获取以及制定数据共享的政策与机制。另外,从长远来看,数据新闻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数字化建设。因为,未来所有的传播符号如文字、声音、图形、视频等都可以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编码、储存和传送,因此,不同传媒的边界将被抹去。[6]目前,我国已经展开的信息数字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拓宽数据源的范围,也从技术层面加快了信息转换和数据处理的速度,进一步促进了数据开放与共享,为数据新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把数据新闻纳入媒介融合的战略规划
大数据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增加了媒介融合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媒介融合侧重于多媒体形态的结合、多种传播符号在新闻报道中的交叉运用。数据新闻作为新兴传播样式,则更注重数据在新闻生产中的驱动作用,更倾向于量化方法的运用,二者存在相互交织的关系。数据新闻的生产与发布往往应用多种传播符号与多媒体平台,使其具有了融合报道的特征。随着大数据在社会生活中重要性的日益凸显,跨媒体传播有时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选题,并为报道提供有力证据。融合报道与数据新闻交相辉映,从人才专业结构、产品运营机制到传播平台构建等共同推进了媒介融合的发展。当下,跨媒体、跨平台传播已经成为主流传播模式,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专业媒体与社交媒体日益融合,形成立体化的传播矩阵,数据新闻在成为媒体变革推动力的同时,也加快了自身的发展。
(三)构建多元化的产品链
目前,数据新闻尚未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从整体看,还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阶段。在现有的传媒生态环境中,数据新闻产品同样具有双重属性,为了持续生产必须实现商业价值,然而,仅仅依靠做内容还不足以吸纳足够的资金来平衡在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等环节的支出,依靠通过提升流量来变现,其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目前比较成熟的思路有二:一是构建数据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因某些报道而建立的专项数据库,为某些机构或个人提供数据咨询、数据预测等,无论是数据定制还是个性化信息服务,都属于数据资源的再度开发;二是从原有媒体中脱离出来,组建新闻服务型的数据媒体,专门为新闻传媒做数据产品,就像社交媒体通讯社(storyful网站)那样,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真实且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供其他媒体制作来自大众视角的新闻故事。总之,拓宽思路,构建多元化的产品链更具现实意义。
(四)提升新闻从业者的数据素养
数据素养指的是具有数据意识,具备数据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数据资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数据素养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数据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数据意识类似于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对数据的一种直觉,是对数据的批判、反思意识,是新闻工作者表现出来的关注和发现相关数据的意识和兴趣,是发现数据价值的本能反应。数据处理能力包括获取数据、解读数据和呈现数据的能力。获取数据不仅要考虑关联性、代表性和价值,也要考虑数据的广度与深度。分析数据是对数据的解读和整理。数据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并不是因为数据量的巨大,而是我们拥有了分析数据、发现并揭示趋势的工具和能力。但是,如果缺少洞察力,再好的数据处理工具也无助于新闻质量的提升。呈现数据则是将数据以图形等形式表示出来,并在可视化过程中利用数据分析和开发工具发现其中未知的信息。未来几年,如何培养当前新闻工作者和新闻院校学生的数据素养,成为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点。
技术发展与传媒业变革不断推进着新闻业务的发展,数据新闻就是近年来一个被探索的新领域。与国外知名媒体相比,我国的数据新闻实践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不可否认,我国数据新闻在近年的实践依然可以用“快速”“高效”来概括。主流媒体的重视、互联网巨头的加入,提升了我国数据新闻的层次和面貌。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数据驱动的不只是新闻报道,也驱动了媒体的生产转型。
[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7XNL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参考文献:
[1]Angela Washeck.Tow Report:As Sensor Journalism Rises,Guidelines Needed[EB/OL].June 25,2014,http://mediashift.org/2014/06/forging-a-path-for-sensor-journalism/.
[2]Fergus Pitt.Sensors and Journalism[EB/OL].http://towcenter.org/research/sensors-and-journalism/.
[3]Alyssa Mesich.How sensor reporting helps journalistsfind
data where none exist[EB/OL].http://ijnet.org/en/blog/how-sensor-reporting-helps-journalists-find-data-where-none-exist.
[4]段晓敏.大数据时代传统纸媒“数据新闻”的实践与价值[J].新闻世界,2014(11).
[5]刘细文,熊瑞.国外科学数据开放获取政策特点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9).
[6]石长顺.融合新闻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52.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