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12期

数字化转型中的传统出版编辑角色研究

侯亚婕
2017年12月27日14:00 |
小字号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借助编辑角色这一概念,分析了编辑的职能、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属性这三方面的转型,继而分析了“数字化生存”中的编辑存在的互动化现状,最后认为“大编辑”是编辑角色的转型趋势,主要体现在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对不同平台的利用与理解以及对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这三个方面。“大编辑”概念的提出,为编辑存在与认知的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道路。

【关键词】数字出版;传统出版;编辑角色;数字技术;媒介素养

在数字技术、文化发展、社会分工等不同力量的引领下,编辑需要转换思维方式,进行角色转型,在编辑理念、能力建构、组织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升信息的价值含量,使编辑尽快适应出版数字化转型发展。

一、从单一到互动:编辑角色的转型分析

在传统出版年代,编辑的存在是以单一角色、单一平台为特征,是典型的“幕后工作者”。而在数字出版时代,受到数字技术变化性、快捷性、交互性等特点的影响,编辑在编辑职能、思维方式、文化属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传统编辑角色有差异的一面。

(一)编辑职能的转型

首先,从组稿职能向版权代理职能的转变。在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的组稿职能虽然一部分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但另一部分则转向了版权代理职能。

如表1所示,选题策划和组稿是传统编辑和网络编辑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在能力要求上,网络编辑更多地偏向于市场营销策划和计算机相关知识,对编辑专业功底和文字功底要求相对不高。在稿件来源上,传统出版往往是先选题,后组稿;而基于计算机平台的数字出版,则门槛相对降低,常常将组稿与选题结合起来,在组稿的过程中选题。另外,传统出版对稿件的审查较为严格,稿件的来源主要是自投稿和约稿,对作者报酬、著作权、版权均有明确的规定,而数字出版的稿件来源则有更大的自由度,除了自投稿、约稿,亦有作品通过网络传播转载,而在著作权、报酬等方面缺乏行业规范,作者和出版方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其次,从“把关人”到“引路人”的转变。传统出版注重出版内容的科学性和社会需求性,是知识文化传播的载体,旨在将更加科学的文化向大众进行传播,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平。编辑在对内容进行考核编辑时,一方面要审查是否符合大众的阅读喜好,另一方面,对内容传达的社会价值观进行考核,要向大众传播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化。然而,随着出版业开始走向信息化,传统出版业单一的媒介形式被打破,多种新的媒介形式出现,为出版提供了新的平台,也改变了出版内容的构成模式。传统出版业的变革,推动了出版业的发展,使传统出版物的内容更加多元化,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读者是感知作品内容美感的直接对象,一个好的作品或者文本需要读者产生共鸣,而作品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被读者所认同的、具有美的认知的作品才能称之为有意义的作品。在新的出版形式下,读者开始与作品互动,不再单方面接受作品传达的意义,而是参与到作品的再生产中,因此,编辑需要在读者和作品之间起到调和作用,即从“把关人”转向“引路人”,不断调整和更新自身的观念,充分尊重受众的个体性和创新性,构建起一套科学的评判体系来对出版内容进行评判和选择。

出版业进入数字信息化时代后,传统的出版内容和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编辑应该适应数字出版的特点,在编辑排版环节对内容资源进行综合分类,并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编辑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模块,使读者能够快速接收到作品要传达的信息。因此,在这一职能的转变中,主要体现为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二)思维方式的转型:从直线型思维到立体型思维

对传统编辑而言,其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纸质出版物;而在数字时代,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使用使得编辑的工作工具发生了变化,其思维方式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数字编辑应当具备立体型的思维方式。

首先,网络编辑所面对的平台,是一个多媒体整合的出版平台。如何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表达作品,合理地分配和组合视频、音频、超链接等技术,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便利性,是编辑思维方式从直线型转为立体型的重要过程。传统编辑在出版过程中作为内容生产者,注重的是深度报道和挖掘;网络编辑作为数字平台的发布者,注重的是内容的整合与表现。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不同,不是单纯地将内容以电子书的形式出版,而是在传统出版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将更深层次的东西进行整合和编辑,再用数字媒介的方式呈现到读者面前。

其次,数字出版是典型的创意产业,因此网络编辑需要有创新性的思维。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的创新意识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方面,编辑需要了解和掌握技术,打破原先以文字为主的局限,构建以立体的、网状的、非线性的超文本结构的产品内容。另一方面,编辑需要进一步挖掘有个性和有特色的内容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内容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再次,数字出版的互动环境是指面向用户需求而制造的产品互动氛围,数字出版的互动性决定了其必须注重用户体验和数据挖掘,个性印刷、按需印刷都是互动性的体现。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编辑更需要注重和用户的沟通。一方面,读者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和编辑或作者进行交流;另一方面,读者可以从选题策划、设计等方面全程参与到数字出版的过程中来,受众的角色从信息的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传播者,这就使得原先信息的传播者——编辑的角色必定有所转变。因此,在数字出版时代,作者、编辑、读者之间的交互性前所未有地加强了,这就要求编辑必须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在不断地交流和信息共享中,做到相互认同。

(三)文化属性的转型:主体性和文化自觉的彰显

在传统出版中,编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选择者和文化扩散者,扮演着传播中介的重要角色。而在数字出版环境下,大众出版向小众出版、专业化出版的方向转变,因此,个性化阅读、按需出版成为新的出版趋势。这一趋势带来了多元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由于数字技术消弭了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编辑的文化选择权被削弱,因此,从编辑文化属性的转变来看,数字出版时代更需要彰显编辑的主体性和文化自觉。编辑的文化自觉,可以理解为编辑自身需要对其文化角色、职业定位进行自我创建,主动担当起文化的选择、传承、创造的责任。

和传统编辑相比,如今编辑的工作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报刊、广播、音像等范围,涉及数字出版、移动终端、网络传播等更为广泛的领域。在这样的大媒体时代,编辑角色需要进行重新建构,不仅需要对实时信息能够精准把握,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能够将信息通过现代化的媒介进行编辑和传播。

二、“数字化生存”中编辑的存在

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作为互动式的中介而存在。由于数字出版的互动环境贯穿整个出版周期,数字产品的策划、制作、营销、投放、交流,都是数字出版的环境因子,通过多渠道整合的数字资源平台可以使信息更加快速地在数字出版商和用户之间传递。越来越多新的传播媒介可以将一种出版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因此,大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渠道来接受新的作品。

同时,互动化还体现在编辑、作者、读者三要素的相互联系之中。在这里,以作品为中心,编辑、读者和作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强烈互动的三角模式。在Web2.0时代,编辑、读者、作者之间有了即时交流和表达的平台,信息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通过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流,形成了多向互动的模式。这种三要素之间的互动模式催生了互动出版,即一些经过组合、整理和加工的出版物,其出版形式不再局限于系统的、缜密的文本内容,而发展成为开放式的文本。在这种互动关系中,作者、编辑与读者不再是传统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他们在不同的出版环节甚至可以相互转换角色,在互动中相依存,体现为编辑、读者、作者的协同化关系。

三、“大编辑”:编辑角色的转型趋势

由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任何新媒介的出现,都会产生一系列相应的编辑形式。任何一种编辑形式在不同的环境下都有着巨大的差别。从根本上看,编辑活动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概念,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无论是哪个行业的媒体编辑,都是对知识信息进行选择、优化和加工,编辑工作的本质还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形式载体,是一种为人类进步服务的智力劳动,劳动中所需要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等都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可以将编辑角色转型为“大编辑”概念。在这里,编辑不再根据传播介质被单一地分类为“传统编辑”“网络编辑”,而是跨越这二者之上,形成复合型跨系统的新编辑角色概念。在这一概念中,不同的媒体相互融合,不同类型编辑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因此,“大编辑”强调不同类型的编辑活动的同一性。“大编辑”概念的提出,也为编辑角色的定位与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一系统概念中,编辑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编辑功底,要对数字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还要会运营出版资源。正如美国资深编辑科蒂斯所说:“编辑是出版业的核心灵魂,在新的改革浪潮中,编辑还是必不可少的掌舵手,一切都需要编辑的指引。新的时代下对编辑的要求更加严格,他们已经不单纯是编辑了,他们还是艺术家、心理学家、销售精英、谈判高手、策划总监等一系列的社会角色,最后才是一名具有专业技能的编辑。”

从编辑自身的角度来说,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已成为目前的趋势,因此,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编辑们首先要将大量复杂的信息进行整合,将精华部分挖掘出来,快速地为大众进行信息整合传播。同时,编辑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对信息进行过滤,为大众提供符合社会价值观的信息。在这里,编辑自身的媒介素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编辑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读者提供更好更多的信息。

(作者为青海省政协办公厅编辑部编辑)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