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荣誉代代珍惜,精神薪火相传 ——

从座座奖杯看新华日报八十年记者人生

2018年01月11日09:02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荣誉代代珍惜,精神薪火相传 ——从座座奖杯看新华日报八十年记者人生

  新华日报80年风雨历程中,始终与时代同行,不断创新报道方式,诞生一大批获奖作品,涌现一大批名记者、名编辑,“中国新闻奖”“韬奋新闻奖”等一系列中国新闻界至高荣誉纷至沓来。

  奖杯背后,是新华报人时刻铭记新闻理想、兢兢业业奔波在报道一线的身影,也是新华日报见证时代、见证历史进程的光荣写照。一代代新华人,荣誉代代珍惜,精神薪火相传。

  孜孜不倦,不悔新闻事业

  “深入、深入、再深入,深入到农村、矿山、院校等,老老实实地当人民群众的学生。”长达34年的新华日报记者生涯,老社长刘向东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

  1991年,在第一届范长江新闻奖评选中,刘向东获得提名奖,成为江苏新闻界两名获奖者之一。当年,他采写两篇代表作《雨花台颂》和《建坛瑰宝——杨廷宝教授的故事》。“杨廷宝教授的故事采访时间长达3个多月,经过山东、湖北、上海等7个省市,写下7万多字。”至今,刘向东依然感慨,记者要勤勤恳恳,做到手勤脑勤腿勤,要花常人数倍精力去采写更多新闻作品,特别是新闻精品。“精品是记者的通行证,是记者走向成熟的里程碑。新闻工作者第一个品格就是要无限忠诚于自己的事业,终生不悔地追求。”刘向东说。

  新闻精品,来自于对业务的深度钻研。去年11月,年逾花甲的新华日报记者陈道龙凭借作品《一纸推广证 几多“生意经”》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当了36年记者,这是他第四次以舆论监督的调查性报道摘得这一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去年8月,他获得全省“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一等奖。这个新年前夕,在由中宣部和中国记协组织的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中,陈道龙是年龄最大的一位,他的演讲被誉为“最受欢迎”,一次次赢得热烈掌声。

  《一纸推广证 几多“生意经”》,原本只是一个专利产品被侵权的投诉,但陈道龙经过4个多月明察暗访,一条主管部门滥发科技成果推广证的利益链,逐渐浮出水面,它在严重危害企业的创新发展。说起这篇稿件,做了26年调查报道的陈道龙认为,做新闻调查就得有一股子钻劲儿,“只要发现了蛛丝马迹,就一定要查得水落石出”。

  新华日报80年历程里,新闻事业幕后默默奉献、履行职责的“无名英雄”还有很多。81岁的夜班老校对丁绍明,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自己整理的厚厚一本“易错字词集”。当年,他每天工作几个小时,不吃不喝,像钉在板凳上一样。一双“火眼金睛”,让他以一级校对的身份,荣获第二届韬奋奖提名奖。“唯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这首他所写的诗,正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写照。

  谈起往事,丁老更愿意说起新华日报校对组同事们的集体奉献。他1953年考入新华社,上世纪70年代,从搞电码工作转来新华日报做校对,“报社同志当时在艰苦条件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使我深受教育。让我坚定了与他们一道努力,共同完成为党报防错把关的责任,我终生不悔!”

  勇立潮头,把握时代脉搏

  在波澜起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华报人始终站在历史潮头,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新闻是‘易碎品’,但我还是希望能攥住那一瞬间的光亮,让新闻在大历史进程中活得更长远些,记者要努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2010年,王宏伟采写的《镇江八座宋元粮仓惨遭强拆》一则新闻消息,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源是一个举报电话,当时一说施工地点,我就意识到不妙。”在经过现场考证、多方采访,证实信息确凿后,王宏伟通过一篇消息稿反映了文物被损的实情。稿件发出后的第二天,就引发央视的跟进,随之而来的是国家文物局的介入,施工中断,文物被保住。

  一篇消息新闻,促进当地政府于同年出台文保措施,先考古再施工成为当地的铁规。“因为新华日报这个平台,让我与时代更近、与社会更近,也更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王宏伟说。

  “作为新华日报这样一张有悠久历史的党报,我们的眼光不能狭窄,要敢于承担重大主题,在历史潮流中发挥党报的引领作用。”王柏森1970年进入新华日报,这一生几乎都奉献给新闻评论工作。干了一辈子评论,他屡次摘得全国最高新闻奖项和多项省级奖项。上世纪80年代末,他的一篇评论《抛弃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文章直指当时某些媒体对改革中关于姓“社”姓“资”问题的僵化讨论。当时,他发出这样前瞻性的评论,可谓非常“大胆”,也曾一度承受压力。但是王柏森说:“作为党报记者,我们要有一份理论自信,有理论自信才有理论勇气。”

  上世纪90年代,王柏森领衔新华日报“本报观察家”专栏,摘得中国新闻奖。彼时,社会发展转型涌现出很多新现象、新问题,“本报观察家”多篇评论文章,将富有说服力的事实融于深度观察之中,展现党报思想的高度、深度和引领性。“我们写出的稿件要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更要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他说。

  “一篇好的评论一定是把握住了时代、国家、人民的脉搏。”入行16年,获中国新闻奖7次,在新华日报记者刘庆传“评论人生”中,理性思维、深度思考已然成为他性格中最具辨识度的特点。刘庆传的获奖经历中,其中4次为言论、2次是评论漫画,还有1次是专栏。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富豪相亲”浊化社会空气》让他印象深刻。当时全国各地出现“富豪相亲会”的现象,作为党报评论员,在热点事件中及时发出铿锵声,是职业敏感也是责任使命。在这篇评论中,刘庆传剑指问题要害:富豪相亲会宣扬扭曲的成功观,误导公众价值观。不留情面地针砭时弊,召唤理性回归。

  刘庆传说,要想给读者“一滴水”,自身必须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新闻评论员,堆积如山的理论书籍、政策报告的“挑灯研读”、留心大时代中的小细节,都是“时代把脉者”的“标签”。

  栉风沐雨,创新指引未来

  奖杯的意义,不仅是对记者个人的表彰,更是80年风雨历程中,《新华日报》这张新闻纸不断开拓进取、发展创新的折射。

  时隔多年,望向悬挂于夜班编辑室墙壁上的“2013年1月21日A3要闻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视觉设计部负责人周贤辉的眼中依然充溢着光芒。“就是这一版,为我们报社捧回历史上第一个版面类的中国新闻奖,也是版面唯一的一等奖!这个大奖离不开台前幕后新华同仁共同的努力与付出,更得益于一代代前辈的引领探路、薪火相传。”如果不是周贤辉的介绍,乍一眼看去,真不会想到这一生动地标着时间轴、用明快图表呈现的版面,其实是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准确提炼出重点,再用数据、图表的形式表达,这一份放在如今都算“创意大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5年前可谓全国“独一份”。

  自1999年进报社到现在,周贤辉就一直是个战斗在幕后的夜班人,也见证着近20年的“时代潮汐”。每一个重大节点、历史时刻,新华日报的版面都常常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呈现在报纸上最终一个版面,其背后一般还有好几个版本的“备选”,倾注了编辑们非常多的心血。“最久的一次‘连轴转’是连续22天大夜班,熬到凌晨6点也不稀奇。”他说,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一举一动要对得起这一岗位。

  与时俱进是新华日报人的职业追求。在不同历史阶段,新华日报不断创新策划,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吸引力。2014年11月17日至12月2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推出《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日本寻证》专栏报道,14篇图文并茂的数万字稿件,报网微全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引起巨大社会反响,被史学界和新闻界称赞为“具有国际视野和集中体现新闻专业主义的成功策划,可谓国家公祭日系列报道的扛鼎之作”。

  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周跃敏说自己有“三个一”:只学过一个专业,新闻;只从事过一个职业,记者;只待过一个单位,新华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36年来,他获得13个中国新闻奖,其中8件作品为独立作品,并获得“韬奋奖”。这背后,是从体育记者到党报总编辑、社长的一步步脚踏实地的付出与努力。“新华日报这个高起点的平台,给了我们机会和通道。我们既要有崇高的个人目标,也要重视、珍惜平台和团队的作用。”

  “业务是立身之本。”周跃敏认为,作为媒体人,我们要辩证地看“奖杯”,既要有强烈的精品意识,也要牢记“功夫在诗外”,在自己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获奖更多是“水到渠成”的事。

  近年来,新华日报不断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屡有斩获。作为新华日报“掌门人”,周跃敏说,之前是“我写故我在”,现在是“我帮故我在”,给年轻人出主意、谋思路,“通过创新,新华日报整体的新闻报道能力得到提升,采编队伍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比单纯个人获奖更有意义”。撰稿 顾星欣 王梦然 王 岩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