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网络媒体走转改】好家风 好环境 好传承 潮州古城的新变化

张潼
2018年01月18日15:20 | 来源:中国青年网
小字号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好家风 好环境 好传承 潮州古城的新变化

  “在我们社区生活,幸福满满。”王延平是潮州市湘桥区太平街道义兴社区的居民。谈到对所在社区的感受,王延平“点赞”不停,她所在的社区正是潮州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的一部分。

  1月17日,中国青年网记者跟随由中央网信办主办、广东省委网信办承办的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广东站)活动走进潮州,走入潮州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感受集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古城魅力。

  当老街巷遇到十九大精神

  2018年1月17日,义兴社区举办“十九大精神”进社区活动。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潼 摄

  记者探访当天,义兴社区正在举办“十九大精神”进社区活动。在社区中一间客栈的院落里,社区居民、游客齐聚,共同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

  “选在客栈中举办,就是看中了它的开放性,这附近居民多、游客也多,我们举行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能面向居民、还面向游客。”太平街道党工委委员何春红介绍道。

  “为了让十九大报告更接地气的传递给老百姓,我们社区想了不少办法,居民宣讲就是一种方式。居民、巷长自愿参加,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给大家。”义兴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惜奕说。

  陈惜奕所在的社区管辖着包括义井巷、兴宁巷、甲第巷、猷巷和灶巷在内的五条街巷。这五条街巷历史悠久,是潮州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的名片。

  除了定期举办互动,社区还充分利用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十九大精神融入人民生活情境,让这些老街巷迎来了新面貌。

  “潮州第一巷”甲第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巷。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潼 摄

  有着“潮州第一巷”之称的甲第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巷,60多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和50多个灯笼,结合古城文化特色和浓郁中华文化视觉元素,传达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自古便以民生淳朴、家风良好出名的义井巷,则结合自身特点,将廉政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用廉政文化主题宣传画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名字以“兴旺安宁”为寓意的兴宁巷,则将新时代的精神与历史愿景相结合,通过12幅简洁明了的宣传画将十九大精神传递给路过的游客。

  “巷长制”打造和谐社区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居民宣讲会上,肖慧兰将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话朗读给大家听。

  今年55岁的肖慧兰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巷长。2014年,太平街道积极创新社区治理,率先在潮州市推行民选巷长,实行巷道居民自治制度,由巷长带领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并建立议事制度,共同讨论解决巷道问题,形成“村居民约”。

  甲第巷中有60多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潼 摄

  由于在邻里中的声望高,肖慧兰在推行“巷长制”的当年,就被选为了巷长,一干就是4年。每天肖慧兰都会早早起床,在所负责的巷道巡视。谁家的卫生不符合标准,垃圾倾倒有问题,家庭邻里有纠纷……肖慧兰都会事无巨细的监督、协调。

  事情多又杂,巷长却是义务制,没有一分钱的工资、补贴。“虽然没工资,但是为大家做事,我很开心。”肖慧兰笑着说。

  当巷长的这几年,肖慧兰明显的感觉到居民精神面貌方面的变化。“现在邻里之间更加友善、和谐,大家都积极互帮互助,尤其是对游客也非常的热情。曾经一位游客的背包丢了,全巷人都自发帮这位游客寻找,最后终于找到还给失主。”

  与此同时,社区生态文明上的改变也是立竿见影。由于挨着古城景区,曾经的巷道车多、人多、游客多、垃圾也多。这几年,在巷长的监督下,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大大增强,主动配合整改。

  2017年7月,潮州市开展“六城同创”“治六乱”工作,各巷巷长和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立即行动,对甲第巷、兴宁巷进行清扫,保持巷道的环境卫生整洁,对占道经营的沿街铺户进行了劝导。

  “居民在巷长的带领下,在主题宣传的熏陶下,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何春红说道。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王延平在分享家风感言。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潼 摄

  “我的家庭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三代人、六口之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遵纪守法、互敬互爱……”在当天的宣讲会上,王延平跟大家分享了她的家风感言。

  “王阿姨得知社区邀请她分享家风,特意写了满满两页纸的稿子。”陈惜奕说。

  这种家风分享是义兴社区的一大特色。社区中的义井巷自古就以好家风著称。巷中的汝南茶舍和朱宅大院至今还保存着先辈留下的“正人先正己,治家如治国”等良好家风家训。

  汝南茶舍家风家训。受访者供图

  义兴社区不仅倡导社区居民学习优秀家风,还鼓励居民设立自己的家风、家训并积极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家风活动,鼓励居民从自身做起,把好家风一代一代保持传承下去。” 陈惜奕说道。

  “非遗”高手在巷中

  潮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据史料考证,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短短290米的甲第巷中,就“藏”着众多技艺高超的能人。

  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鼻烟壶。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潼 摄

  甲第巷38号,过去是一处破旧民居,在社区的努力下,旧民居被修葺一新,成为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这个基地中藏着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鼻烟壶的制作高手。

  不同于传统的内画鼻烟壶,潮州鼻烟壶以雕刻见长,运用玉石、玛瑙等原材料本身色彩特点,保留天然的花纹,因地制宜加工成瑰丽的浮雕,将自然与人工巧妙融合,浑然天成。

  甲第巷16号资政第是一座典型的潮汕民居建筑,也是“湘桥区民居文化展览馆”所在地。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李淑英的潮绣研究所就设在这座展览馆的二楼。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代表性传承人李淑英。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潼 摄

  潮绣也叫潮州绣,是粤绣的主流派,有独特风格技艺和强烈的地方色彩。潮绣构图饱满均衡,针法繁多,尤以富有浮雕效果的垫高绣法独异于其它绣法。

  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针神”的李淑英2014年在研究所启动实施了潮绣“不断针计划”,言传身教,免费培训和带徒授艺。

  “只要你愿意来,我就免费教,不能让潮绣断针。”如今,李淑英的“不断针计划”每年能培养100名潮绣技艺专业人才。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