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安徽:开启新征程 追逐新梦想
——“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安徽站综述
“搜寻时代新闻,几多热点动心扉;浏览江淮美景,一片风光正霸屏。”2018年1月14日至20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安徽站)采访活动在江淮大地展开。
来自全国的54名网络媒体记者来到田间地头,深入山区腹地,用笔墨记录安徽的发展足迹,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的新作为。
深化改革的安徽力量
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
小岗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在新一轮改革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注目改革出发的地方,激励继承者砥砺前行。
大包干40年后,小岗村60%耕地集中流转。在新一轮土地确权登记后,土地承包经营权正在被赋予新的权能,沉睡的土地变成流动的资产,这是对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正如现年75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所说,当年大包干,是为了吃饱肚子;现在流转土地,是为了致富。分与合只是形式的不同,其内在追求一脉相承。
正因为近年来安徽不断深化改革,安徽才得以不断争先进位,并为其他省区提供改革思路。
1月16日,在安徽省行政中心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安徽省发改委、省农委、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卫计委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拿出具体数据,介绍安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农村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取得的不俗成绩。来自大众网的记者樊思思说:“安徽的成绩令人惊叹。无论什么时代,安徽在深化改革方面一直敢为人先。”
脱贫攻坚的安徽作为
六安市金寨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首批重点贫困县。贫困,特别是深度贫困,仍然是压在金寨老百姓心头的一块石头,共产党人的决心和意志就是要搬掉这块石头。
作为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金寨县白塔畈镇项冲村64岁的山民申术发一家三代5口人,土坯房一住数十年。“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都需要钱。我是家里唯一的壮劳力,没想到患上脑梗。我这样的家庭不仅脱贫,而且住上洋楼,真是想都不敢想。”
大别山区群山连绵,群众居住分散,特别是居住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的群众,行路、吃水、上学、看病、安居、致富等方面无一不难,致使“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这部分群众的脱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
申术发接受记者采访 赵国徽/摄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群众就地脱贫成本高、返贫几率大,搬迁成为群众摆脱贫困的最佳路径。与此同时,金寨长短线产业“造血”,健康扶贫兜底“输血”。
项冲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陈玉婷说,当地山场多,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带领贫困户种植茶树、板栗,养殖白鹅、黑毛猪,还通过多渠道帮助贫困户销售。同时,设立村庄保洁员、村组道路养护员等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为工薪族。申术发就在村里从事保洁工作,这一项工作每年能带来6000元收入。
申术发一家因病致贫,更担心脱贫后因病返贫。对于深度贫困群众来说,健康扶贫兜底显得不同寻常的重要。安徽省在2015年推出健康扶贫兜底政策,对于2015年没有脱贫的人口,统一实行“三保障一兜底再救助”政策。三个保障分别是新农合基本补偿、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民政医疗补偿,一个兜底就是政府兜底保障。在重特大疾病面前,贫困户们一下子有了光明前景。申术发2017年在镇卫生院住院十多天,总花销近2700元,个人只承担176元。
“安徽脱贫攻坚的成绩令人振奋。”国际在线记者章文君说,革命老区大别山破解深度贫困之策,堪称全国脱贫攻坚战的样板。
绿水青山的安徽实践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从黄山市休宁县海拔1629米的六股尖岩缝中渗出的山泉,一点一滴漫延成新安江滔滔之势,奔流200多公里,经歙县街口村入境浙江,借千岛湖、富春江、钱塘江,扑入东海。
1月19日下午,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来到歙县深渡镇,由此泛舟而上,江面清风徐徐、水波不兴,沿途树木葱茏,两岸宛如水墨的徽派古建在山水画廊间流动。
“以前吃养殖饭,能挣到钱但水又脏又臭;现在吃旅游饭,天天看这青山绿水多开心。”游船工作人员王师傅说,这一切得益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黄山市歙县深渡镇镇长周银霞回忆:“以前,密密麻麻的养殖网箱霸着这水面,雨季水一涨,上游来的垃圾怎么也捞不完,树枝树杈挂满五颜六色的塑料袋。”
2012年,财政部和环保部牵头,皖浙两省共同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首轮试点为期三年。
生态补偿试点启动后,安徽与浙江还建立了新安江流域上下游互访协商机制,统筹推进全流域联防联控,合力治污。尤其是黄山市和淳安县就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情况明确建立联合监测、汛期联合打捞、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等机制,成立了地区联合环境执法小组,共同预防与处置跨界环境污染纠纷。不仅如此,安徽更是以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契机,同步启动了新安江全流域综合治理。黄山市歙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洁说,现在不仅做到江面保洁工作日常化,每个月除了定期与不定期的水质监测,还有无人机航拍监测水面卫生情况,实现了大河小溪、大村小村的垃圾打捞全覆盖。
不仅如此,新安江流经的深渡镇,早在2013年6月就建成了黄山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镇级污水处理厂。周银霞说,通过改水改厕,两岸居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连两岸村民在种茶、种枇杷的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都是统一配送的。
退养渔民有了新的谋生之道,或变身为捕鱼民俗表演中的演员,或开办农家乐吃上旅游饭。得知新安江的变化,中国经济网记者臧梦雅感慨不已,她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这一江绿水已开始带给新安江两岸居民越来越多的实惠。”
跨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是大国生态治理的特有难题。不仅新安江流域,跨广西和广东的九洲江、跨福建和广东的汀江、跨江西和广东的东江、跨河北和天津的滦河、跨陕西和甘肃的渭河均在推行。由此来看,率先起步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实践意义也就格外深远,其带来的示范意义也非同一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