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网络媒体走转改】4000米"高高原"机场救护员:工作8年,只回家过年一次

2018年02月16日09:02 | 来源:央广网
小字号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4000米“高高原”机场救护员:工作8年,只回家过年一次

  央广网日喀则2月15日消息(记者孙冰洁)数九寒天,海拔近四千米的日喀则和平机场平均温度在零下10度左右,风力更是经常达到六七级。机场急救站工作人员达娃央金的办公室就位于航站楼内的拐角处,作为和平机场急救站建站以来唯一一名医务人员,85后的达娃央金工作8年,其中7年春节都在机场度过,今年也不例外。  

  从小有个“蓝天白云梦”

  腊月二十九这天,直到下午三四点,忙了一天的达娃央金才有时间走出办公室,到室外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这天日喀则天气晴朗,但呼啸的大风夹杂着沙砾仍吹得人不开眼睛,不过常年”驻扎“在机场的达娃央金早已对此习以为常。

  海拔高度在2483米或8000英尺及以上的机场被称为“高高原机场”,位于日喀则的和平机场就是世界8个”高高原“机场之一。相比一般机场,2010年才扩建完成的日喀则和平机场风沙大、气温低,且运行环境复杂得多,加上整个藏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鲜少有刚毕业的年轻人愿意来此工作,但达娃央金似乎是个例外。

  图为达娃央金

  出生于拉萨市区的达娃央金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母亲是名医生。2010年她从西藏某医学院毕业后面临着两个选择:留在拉萨某综合医院做一名口腔科医生,或去离家两百多公里的日喀则,在刚建成通航的新机场做一名应急救护人员,当然,她选择了后者。

  “我父亲是一名老民航人,我从小对蓝天白云充满向往。”时至今日再回看当时的选择,达娃央金告诉记者,自己当初之所以选择来日喀则,父亲的影响是主要原因。

  达娃央金的父亲是一名在机场从事了三十多年行政工作的老民航人,最后在机务岗位上退休。从记事起,达娃就随父亲穿梭于机场的航站楼间。“因为机场工作需要,父亲很少回家,母亲就带着我去机场看望他。”一望无际的蓝天、浩渺的云海,在达娃的脑海中拼凑成一幅靓丽的画卷,“我就觉得我将来的工作一定能时常看到蓝天白云。“就这样,她在日喀则开始了自己的民航医生生涯。

  最“烦恼”的是旅客不听劝

  “按压胸腔、打开气道、人工呼吸……AED机除颤……”每隔一段时间,和平机场急救站就要进行一次机场急救演练,以应对随时可能降临的突发状况。

  图为达娃央金在工作

  机场急救站主要负责为进出港的旅客提供医疗服务,此外,便是承担各种机场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工作以及机场内部职工的医疗服务。

  与拉萨、林芝机场相比,日喀则和平机场的日客流量并不多,每日平均只有两班航班,而即便如此,作为机场急救站唯一一名医务人员,达娃央金必须保持24小时随时在岗。

  在她不大的办公室内,有一套装满氧气罩、绷带、血压计等急救器具的医药箱和一个随时准备背起的除颤仪。一旦机场有指令传来,她必须要在两分钟内赶到。

  与一般的急救站医护人员不同,达娃的医药箱里最常见的则是氧气罩和红景天。

  “来这的旅客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高原反应,缺氧特别严重。还有外伤也挺多的,主要是来藏的施工队。”

  日喀则机场不大,大多数时刻达娃央金和其他人一样,在平淡又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很少能记得起其中“惊心动魄”的一面,她告诉记者,在这座小小的高原机场,少有重大应急救护,除了日常医疗事故处理外,她最大的烦恼,是旅客的“不听劝”。

  图为达娃央金在工作

  “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当时有一个父子,他父亲我判断有中风前兆,但是我劝他完全不听,执意要登机走;我一看不行,就去劝他儿子,劝了很久,他才同意把他父亲带走了……”

  时隔近半年,有一天达娃央金正在隔离区替病人包扎伤口时,突然被一名刚下机的旅客叫住。“我开始很紧张,以为有什么突发事故。”令达娃没想到的是,这名旅客正是那对她父子的朋友,专程来向她表达谢意。达娃这才知道,是自己当时的执意坚持,挽救了这名父亲的性命。“他们一去市里医院检查,身体状况根本就不可能登机,住了一周多才走的。”

  但达娃的专业判断并不总能被接受,“有时候他们觉得好像是我故意拦着不走,不太理解你,有的还情绪激动,我也很不好受。”

  有些时刻,达娃会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想象其他留在拉萨医院的同学的生活,但这种情绪通常不会维持很久。“想一想自己救助的那些病人,那些自己劝阻下的病人,就觉得自己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她说。

  7年春节在机场度过

  今年春节,适逢藏历新年,作为藏人最盛大的节日,西藏的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而达娃央金的大年夜,又要像往常一样,在机场度过。

  除了怀孕待产的那一年,有7年春节,达娃央金都在机场度过。

  图为达娃央金在工作

  离办公室不远就是她的宿舍,里边放了一张简易单人床,宿舍、餐厅、办公室,每日在三点一线间移动,达娃给记者算了算,一年365天,自己大概有350天都住在机场。

  她家在距日喀则机场200多公里的拉萨市区,没有直达车,回一趟家通常要辗转4个多小时,机场人手不够,达娃平均四十多天才能休假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只待一两天便要匆匆返回工作岗位。

  她的女儿今年刚满两岁,想妈妈时,只能在手机里见到。”毕竟工作不能没人干。“尽管如此,达娃央金的语气里并没有太多抱怨与委屈。

  她告诉记者,女儿现在正处在”好玩“的时期,每天都会有一些新的词汇蹦出来,每天结束工作,在机场里找个信号好的区域和女儿视频,就是她最大的快乐。

  过去的七年间,达娃央金一人承担着机场急救站的所有医疗工作,每天24小时在岗,直到今年1月,急救站里新来了一名护士,达娃央金这才稍微轻松了一些。

  马上来临的除夕夜,她准备和留守的几位同事一起到食堂包顿饺子,看看春晚,当然,最重要的仪式,还是与家人视频。

  3月末,待忙完这期间的工作后,她打算回趟家,那时的雪域高原也将迎来冰雪消融的季节,她将在春暖花开的日子和家人补过一个迟到的春节。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