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把古诗文唱出来:传播经典新途径
《国家宝藏》收官后,央视再现文化综艺爆款。“把古诗文给唱出来”,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 近日播出后,赢得了不错的收视和口碑。在豆瓣上,网友打出了9.2的高分。其中,改编自清代袁枚诗作的《苔》更是一夜被“刷屏”。同样是推动古诗词在当下的传播,相比《中国诗词大会》的背诗比试,《经典咏流传》形式上更为灵活,除了直接唱古诗文外,在作品歌词上做了发挥演绎,无论是词和曲,都加入了“创作”的成分,在“行”的层面相比《诗词大会》又进了一步。
重新发现古诗文在当下的价值
去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成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诗词热。但在文化热潮背后,也有学者冷静反思。比如不少专家早在节目筹备时就提出,作为诗词节目,应该适当加入创作部分,这一点最终未能实现。复旦大学《诗铎》丛刊执行主编、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胡中行表示,对于普及传统文化,央视“先知后行”的思路是对的;但另一方面,“知行并举”很重要,有了“行”,在继承传统方面才可以走得更远、更扎实。
唱哭观众的《苔》,正是在袁枚原诗基础上添加新词,扩充了现代语境,也加入歌者的个人感悟和理解,让古诗更容易叩击当下听众的心扉。《苔》的经典传唱人支教老师梁俊说,自己是从山里出来的,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的角落那些青苔,人们看不见,但它们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也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找到一些生命的价值,比我们的外表重要。”通过今人的改编传唱,一首孤独300多年的小诗重新走入人们视野,感动无数观众,也达到了该节目“用今天的旋律重新谱写和传唱古诗文,让经典再一次流行”的目标。
梁俊从 《苔》 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中得到人生和价值的共鸣,这和《国家宝藏》里对文物前世今生故事的演绎异曲同工,这种和当下人们血脉相连的情感故事打动了观众,也让诗文里贯穿古今的价值重新激活,焕发出生命力。评委康震说,“袁枚的《苔》孤独清冷了300多年,但是因为梁老师和孩子们,因为《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它的传播量可能超过过去300多年来的总和,也因此可以唱给更多的孩子和平凡的人们听,滋养他们的心田。它所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是歌声,更是真、善、美的梦想种子。”这也道出了节目的目的不是帮助观众“背诗”,或者教观众“学诗”,而是重新发现古诗文在当下的价值和力量,让人汲取心灵滋养。
不少作品暴露“知”上的不足
相比《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同类型节目,《经典咏流传》在立意和形式上都有显著提高,这是古典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尽管要知行并举,“行”的前提仍然是“知”,《经典咏流传》的不少作品仍有缺憾,所暴露的是“知”上的不足。
在改编演绎上,有些歌曲做不到古诗和现代歌词的水乳交融。其中的成功者,比如《苔》中添加的词句“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梦是指路牌,为你亮起来,所有黑暗为天亮铺排”是对原诗内容的衍生,同时也具有意境和美感。相比之下刘桢的《赠从弟》和《男儿当自强》的混搭就有些不伦不类,两首作品虽然有类似主题,但将《赠从弟》简单拼插入内,既破坏了古诗的韵味,对于歌曲也起不到升华意义,显得鸡肋。而《墨梅》《定风波》《鹊桥仙》等歌也是在原诗开头简单加了几句,这些词句和古诗词一比相形见绌,难免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感。
最为令人惋惜的是对《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词》的改编。这首作品邀请了《梁祝》首位钢琴伴奏谱缩写者与首演者、88岁的钢琴演奏家巫漪丽,远在新加坡的她与节目现场实时连线,为合唱伴奏。该歌曲在闫肃为《梁祝》创作的歌词后加入了《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词》的四句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但《梁祝》的歌词原本是七言四句模式,“君生我未生”则是五言的,在旋律不变的情况下,突然改唱五言歌词,押韵也不同,使这首歌听起来非常别扭。原诗四句意象万千的古朴美感,也被“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的直白表达解构掉了。所谓“诗无达诂”,当巫漪丽刻满岁月沧桑的手抚上琴键,让富有生命力的乐符倾泻而出时;当她回忆贺绿汀说“中国钢琴作品一定要演奏好,如果不演奏好,那就只能永远停留在纸上”时,这些感动、冲击观众心灵的点,远不是经典爱情诗篇可以概括的。只是就诗论诗,就事论事,添上《梁祝》的旋律,反而让原诗的格局变小了。
所以,相比于《中国诗词大会》直接考查原诗,《经典咏流传》的创作者们需要有更好的古诗文素养,改编、创作的前提是对原诗的透彻理解和感悟,“行”前不能忘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否则更易误人子弟。梁俊演绎的《苔》刷屏了,体现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审美认知都在提升,也说明传统诗文在当下的推广有一条新的可行途径。能否有更多这样的好作品刷屏?每一场综艺文化热后,留给人们思考的余地会有很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