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农业升了级 农民有干劲(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  王  沛
2018年02月27日15:5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黄河之滨,鲁北平原,山东高青县蓑衣樊村依河而兴。

  进村,一栋古朴民居门前,悬一暗黄花纹竖匾,上书“金水岸”。红彤彤的大门打开,一个身材高大魁梧、面庞通红的壮汉迎上前来:“俺是老黄。”老黄名叫黄新海,今年56岁,“金水岸”是他的营生,也是他的家。

  “过去,一家一户种粮食,饿不着,但也富不了。”老黄说。

  近年来,高青县充分发挥北纬37度的气候优势,改变小麦玉米轮作,培育了西红柿、西瓜等19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农民口袋鼓了,农业升级的理念也在乡亲们心里扎了根。

  前几年,听说稻虾共养能赚钱,黄新海毫不犹豫吃了“第一个螃蟹”。但因规模小、没经验,失败了,落了老伴儿一顿数落。2014年,村里成立旅游公司,不仅大面积发展稻虾共养,还流转了2000亩水田,组织村民办农家乐,搞农业旅游、休闲采摘。老黄一听又冲在前面,但老伴儿脸一沉:说啥也不能干。

  老黄不服气:“咱这儿农产品升了级,还有黄河鲤鱼、河蟹这些‘明星’水产,不怕没人来!”老伴儿拗不过,只得点头。第一批30多个民居,旅游公司统一组织翻新装修,还请来大厨,给老黄们培训厨艺。去年“五一”前,村里又申请了农家乐省级改造资金,一户5万元。

  老黄实诚,为人热情,一传十,十传百,老主顾越来越多。逢着节假日,老两口一天最多接待200多人,闺女也得“上阵”。

  “俺村这个势头,只要你肯干,就能过上好日子!”老黄掰着指头回忆,“金水岸”去年收入已达11万余元。“2018年有信心赚个15万。10年前,外村的姑娘不愿来,现在本村的姑娘不愿走。”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27日 20 版)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