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在虞城,看乡村振兴的曙光》写作特色
2月份以来,《人民日报》继续发力,做好“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主题宣传,反映各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其中,9日在头版头条刊发的长篇通讯《在虞城,看乡村振兴的曙光》(记者王一彪、龚金星、马跃峰、黄福特),在全国网站推送,人民网首页头条、人民日报客户端首页转发。《河南日报》《商丘日报》、大河网、映象网和多家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全文转载。
当地干部群众评价:“选题精准,采访深入,语言鲜活,叙述饱满,字里行间洋溢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党富民惠民政策的真心拥护。”这是《人民日报》精心挖掘的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从立意高度到叙事深度,都体现了记者的孜孜追求。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立意更高远
虞城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到虞城走基层,看变化,必讲脱贫攻坚,可如果仅写脱贫工作,可能无法准确展现虞城之变,又不能全面诠释中央精神。怎么办?
商丘虞城县杜集镇史桥村村民杨曼曼家中,村民正在进行服装手工缝边作业。图为记者向杨曼曼(右)了解服装生产的有关情况。 霍亚平 摄
据了解,记者先邀请十多位乡镇党委书记、第一书记座谈,让他们“讲故事、说体会、提建议”,又深入杜集镇史桥村、城郊乡郭土楼村、稍岗镇韦店集村、利民镇蔡庄村、田庙乡后刘村的田间地头、村民家中、精准扶贫车间、冬季蔬菜大棚、中小学校,了解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卫生保健、光伏项目、教育教学等扶贫措施落实情况,与干部、企业家、返乡创业青年面对面交流。采访中,记者对乡亲们的精气神儿感受最深——“贫困户有底气,‘能人’有希望,干部有干劲”。这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实质是乡村振兴、曙光在前的生动体现。
通过调研,记者得出结论:虞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量变到质变”。把这种巨变写出来,把以虞城为代表的乡村振兴经验写出来,既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要求,又是“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深入田间地头找感觉”的实践。
有了大局意识,立意更显高远。标题聚焦“乡村振兴的曙光”,令人眼前一亮。文中,郭土楼村支书杨新文说:“我在大喇叭里说,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党中央一定有好政策。咱们走美丽乡村的路子,走对了!”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中央政策的衷心拥护。
二、明线暗线交叉呈现,叙事更饱满
要让文章好看、耐看,既要有高度,有全局观念,又要有深度,有问题思考。
《在虞城,看乡村振兴的曙光》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构筑“明线”,描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虞城探索,与此同时,针对乡村振兴涉及的问题埋下“暗线”,看虞城的破解之道。明线、暗线交叉呈现,波浪式推进,让叙事更加自然,逻辑更加严密。
文章的三大部分是“明线”。在“农业强”的主题下,讨论如何激活“土地、钱、人”等要素资源,为产业兴旺提供动力;如何让农业既增效,又提质,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新的业态。在“农村美”的主题下,讨论如何让农村的生态美和产业强联系起来,相互促进;如何把聚拢人心和乡村文明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在“农民富”的主题下,讨论如何体现政策兜底、劳动致富后的村民有底气、有希望;如何展现战斗在一线的干部扑下身子,“愿意干事,能干成事”。
但是,成就总是与解决难题相伴相随。缺技术、缺项目、缺市场,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暗线”,在问题中寻求答案,才能深刻反映乡村干部的新作为。人们不难看到,虞城每走一步都不容易。养蛋鸭,搞产业,虽然销路有了着落,村民们仍不相信,村干部成立合作社,农民心中才有了底。植雷竹,搞乡村游,5年不给分红,怎么做到?村支书首先垫付15万元,凸显感召力,加上全村践行“孝善文化”,大家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提升基层组织力,正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将成就展示融入攻坚克难之中,文章的叙述才能更显饱满、实在。
三、故事叙述与直抒胸臆相结合,悦读感更强
故事是否鲜活、典型、曲折,决定了文章是否悦读、耐读。《在虞城,看乡村振兴的曙光》写故事,大大小小七八个,一个故事套着另一个故事,一个故事推动另一个故事,顺叙、插叙,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立体感十足。
“大故事”写得思路清晰,读来酣畅淋漓。郭土楼村选产业,有人说种果树,有人提议养猪。村干部倡导种雷竹,开了11次会才定下来。之后,村里又面临“怎么不拉下一户”“怎么筹集启动资金” “怎么迁走坟头”“怎么处理竹子旱死的变故”等一道道难题。村干部带头迁坟、带头掏腰包、带头当义工,提倡“以孝治家”,提升乡村文明,终于让乡村旅游的计划一步步变成现实。
“小故事”写得细腻深入,读来温情满怀。五保户史志轩是靠政策兜底扶贫的典型。村里帮他建房,他并不乐意,也不大相信这种“折腾”。但政府说到做到,使他的生存状态大变,思想和行动都有了飞跃——养羊赚钱,入鸭厂分红,终于“活出个样子来”。
记者不吝笔墨再现这个五保户被带动起来的曲折过程和心理变化,含义不言自明:扶贫先扶志,五保户这样的困难群众都发动了,乡村岂有不振兴之理?
记者适时直抒胸臆,表达感受、体会,让文章更提气。开头寓情感于场景:“眼前,还是那条济民沟吗?当时的情景仍在脑海:河道狭窄,荒草丛生,了无生气。如今,这条小河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十里画廊’。沿着‘画廊’,河道拓宽,一行行樱桃、桃树、杏树夹岸而立,生机勃勃。”
有悬念,有对比。“济民沟淌起富民水,‘十里画廊’画出了党的十八大特别是这3年多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指引下,虞城找准路子,压实作风,带动22551户55984人率先脱贫的轨迹。”更显高度,更有气势。
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我们的主题宣传才能做到天天新、天天深。《在虞城,看乡村振兴的曙光》不仅成功挖掘了一个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而且再次说明,记者只有深入生活、扎根群众,新闻作品才能真正赢得各界读者的认同。
(来源:研究事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