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厉害了,我的国》热映 纪录片闪耀大银幕的秘诀

黄岸
2018年03月18日06:56 | 来源:广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厉害了,我的国》持续热映 情怀+共鸣 纪录片闪耀大银幕的秘诀

  《厉害了,我的国》海报

  《厉害了,我的国》海报

  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持续热映,截至昨天记者发稿时,影片累积票房已经超过3亿元。从前年的《舌尖上的新年》《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诞生在中国》,到去年《二十二》、《重返·狼群》等,闪耀大银幕的国产优质纪录电影在口碑丰收的同时,也屡屡创下票房奇迹,正在迎来一个最好的时代。

  各行各业都能在片中找到自己的身影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于3月2日上映后,引发了观影热潮,赢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该片全国票房已突破3亿元,刷新了中国纪录电影的票房纪录。

  影片以气势恢宏的歌与乐、振奋人心的解说词,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一一展现在大银幕上,同时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将“大家”与“小家”紧紧结合在一起,驻村干部、电网工人、登门为患者办理服务的健康管理员等,一个个非凡工程背后的平凡人,汇聚成一个个奋斗者的故事,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能从中找寻到自己的身影。

  不少观众纷纷表示,看完电影振奋人心:“发自内心地为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做一个奋斗者最光荣。”……有家长则主动带孩子观影,认为这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清晰直观地了解国家的发展与成就。与此同时,“我为祖国打call”“有一种安全感叫我是中国人”等话语也在网上受到年轻人追捧。

  导演卫铁:希望这部片被更多年轻人看到

  去年夏天,身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的卫铁接到导演《厉害了,我的国》的任务,这部电影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而卫铁是中影股份的签约导演。

  谈到上映以来不断突破的票房纪录,卫铁表示,“这个片子是关于我们国家成就的故事,也是关于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故事”。卫铁表示,相比起市场效益,自己更关注影片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能够有好的票房成绩是观众对影片、对背后创作者的认可,这就足够了。”

  听到记者说年轻观众是这部电影的主力军,卫铁坦言非常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去看看这部片子:“去感受我们的国家、人民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这种精神的力量对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帮助。”

  据悉,为了影片的上映,中影股份请来了曾与陈凯歌、冯小刚合作过多部大片的著名音效师组成的顶尖团队、剪辑指导郭刚、撰稿陈昌业,央视也派出最优秀的创作人员参与工作。影片的每一组镜头、每一帧画面都由专家把关,与此同时,团队里还有不少“90后”,他们既有年轻人的活力,做起事情来却又勤勤恳恳,让人很放心。

  卫铁介绍,在成绩的背后,是整个创作团队的艰辛付出。创作过程中,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工作量都比较大,特效部门工作人员半夜3点钟起来工作、摄影师在寒风中等了几个小时只为了拍一个镜头都是家常便饭。

  其中,片子一开始红旗飘扬的镜头让卫铁印象深刻:“拍的时候北京是冬天,为了这几秒钟的镜头,摄影团队在寒风中花了3个小时才拍摄完成,必须把风向、光线都算好、算准,才能拍出最熠熠生辉的画面。”谈及此,卫铁再三强调其实自己不愿意多谈拍摄时的辛苦:“你看片子里港珠澳大桥的工人泡在海水里工作,福建籍企业家陈德启先生原本事业已经非常成功,却响应号召,扎根宁夏,把戈壁滩变成绿洲,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勇气重新开始?和这些奋斗者相比,我们的辛苦算不了什么。”

  有些画面“众筹”而来,是真正的全民参与

  去年3月,央视推出6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在制作《辉煌中国》时,央视发起了“内容众筹”活动,让普通人用镜头记录自己身边的变化,共收到上万条投稿素材。

  在电影版中,这些“众筹”而来的画面占据一部分比例,谈及此,导演卫铁笑言,“这是一部真正全民参与的片子。”这些画面真实动人,虽然在技术上有缺失,但通过后期技术提高了清晰度。“从画面中,看到了他们劳动的身影、他们自信的笑容,这些都是最为生动、最具生活气息的瞬间。”卫铁说。

  “很多人在片子里看到自己的故乡。”在卫铁看来,能够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建立与观众的情感联系,是纪录电影提高与观众情感共鸣的一条路径。而他也相信:“让更多国外的观众了解中国,这个片子是一个特别好的窗口。”

  现在是纪录片的好时代

  尽管与商业大片相比,纪录片在排片、票房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但从近年来多部登上大银幕的纪录电影来看,成绩都相当不错。去年,由郭柯执导的《二十二》走出漂亮的逆袭曲线,从刚上映时的低排片到最终创下1.7亿的票房奇迹,让业内创作者振奋不已,而片中年轻导演对国家历史的那份情怀,让观众为之动容。今年,《厉害了,我的国》则顺利接棒,为国产纪录电影再创佳绩。

  在谈到纪录电影日益繁荣的话题时,卫铁表示,主旋律纪录片能够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跟整个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大背景密不可分,也是国家实力提升的体现。“如果这个行业的繁荣能够吸引更多年轻的人才加入其中,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他认为,眼下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纪录电影纷纷获得市场成功,对于创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观众对于精神文化的要求提高了,自然对于作品、创作者就会有更高的要求。”

  而不少纪录片导演在谈到这个话题时也纷纷表示,这是纪录片的一个好时代。曾拍摄《我在故宫修文物》《喜马拉雅天梯》的萧寒作品不多,却部部成为“现象级”,还曾带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中山纪念堂做千人首映礼,场面比一部商业大片的首映礼还壮观。在前不久参加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时,萧寒表示:“现在到了一个可以用作品说话、一个好的作品会得到奖赏的时代,我非常幸运。”

  《二十二》导演郭柯同样认为,纪录片创作者要用好作品说话,且无论环境、平台再好再多,都要严格督促自己勿忘初心:“大部分的导演拍片子都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跟观众产生更多互动,找到知音。”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