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在两会中感受信心与力量

袁波在全国两会现场采访。
2018年是我第十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10年来,我从新闻“菜鸟”变成了同事眼中的“资深”记者。全国两会对于我和同事们来说,一直是一场“比拼”和“考验”:拼速度、拼角度、拼深度;考观察、考创新、考体力……10年来,我们在创新中不断突破,见证和记录着时代的变革。
今年全国两会前,我与同事一直在思考,媒体竞争激烈、各出大招的全国两会报道中,中国教育电视台作为一家传统媒体将如何为电视观众呈现一场别样的“两会图景”呢?
“现场”看两会
为了磨砺我们的现场报道能力,今年我台推出《2018两会现场》板块,每天以4G直播连线报道,对“部长通道”、重要发布会、各组别界别讨论会等重要重大全国两会新闻爆点现场,通过记者的观察现场捕捉、发现热点,以独特视角、独到观察、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发出我台独家的声音。其中,我的同事张雪就在全国政协会议首日用这种方式现场感十足地播报了提问“部长通道”的新闻。
“三通”问两会
全国两会是民意表达的舆论场,怎样才能更好地架起百姓关切和代表委员履职之间的桥梁呢?
我们今年创新报道方式,通过《两会“微”通道》板块实现了设想。上会记者、演播室、网络三方联动,将会内会外、线上线下、电视网络在同一时空进行联通,实现了电视网络跨屏互通。我和张晓瑜、元欣等上会记者每天根据观众和网友关注的热点约好“在线代表委员”,并以网友视频提问、直播留言、微信语音等形式与电视直播演播室实时联通,三方直播通话,实时回应百姓关切,反映代表委员的思考和观点。
“贴身”访两会
为了发现和独家解读来自基层一线有故事有特点的代表委员,我们还特别为新闻主播张征开设《两会零距离》板块,以上会主播第一视角跟访、对谈、伴随、讲述,从细节入手,倾听代表委员的故事、心声和参政议政的履职心路;把话筒对准了更多一线代表委员,用镜头记录下时代的一个个变迁。
“穿越”追两会
“功夫在诗外,精彩在其中。”今年全国两会前,我和燕筱晴、矫东、戴文静、郑永龙等记者跟随代表委员深入基层调研走访,亲历见证提案议案形成过程和代表委员履职的真实场景。会期内我们继续就提案议案进行跟踪报道,将会上会下打通,从会前到会后“穿越”,采制多篇接地气有深度的独家报道。
有代表委员曾在调研中这么说过:“有温度才能有深度,有深度才能有广度。”站在时代的前沿,作为记者,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把自己、百姓与代表、委员更加紧密又有温度地联系在一起?作为记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每个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人,一起感受到时代的脉动?
全国两会是人民的盛会,也是媒体人的盛会。我想,在全国两会上感受到的信心和力量,也一定会成为我这个新闻“老兵”在“新征程”中追寻答案的不竭动力。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电视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