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8年第1期

重大 重深 重磅——从5省(市)委机关报重大主题报道看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实践

龚立堂 张 捷
2018年03月29日09:56 |
小字号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重大主题报道的核心是“重”。就内容和形式而言,体现在重大、重深和重磅。豫、浙、闽、冀、沪5省(市)委机关报重大主题深度报道,可谓题材重大,内容重深,形式重磅。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深度报道;版式设计

重大主题报道的核心是“重”。就内容和形式而言,体现在重大、重深和重磅。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继中央电视台推出《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巡视利剑》等大型系列政论专题片之后,主流媒体报道十八大以来成就的重大主题报道高潮迭起。特别是《河南日报》《浙江日报》《福建日报》《河北日报》《解放日报》等豫、浙、闽、冀、沪5省(市)委机关报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主题深度报道,令读者耳目一新。

习近平曾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四省(市)工作过,担任总书记后两次到河南视察工作。豫、浙、闽、冀、沪5省(市)委机关报精心策划,紧紧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本省(市)的具体实践为主线,推出了习近平在地方工作的难忘岁月与探索实践,以及着重反映本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重大主题深度报道。

重大主题报道既是党报宣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豫、浙、闽、冀、沪5省(市)委机关报通过宏大叙事,多层次、多角度、全景式的深度报道,系统梳理,纵横捭阖,融会贯通,在全国率先推出了5大系列、30篇、92个版、35万多字的重大主题深度报道,可谓题材重大,内容重深,形式重磅。

一、题材重大——高屋建瓴的选题

重大主题报道意味着在一个时期内,对国家、对地方、对广大人民群众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题材。党报只有紧紧抓住“重”,做大做精做深做细做活主题深度报道,才能使报道有声有色,最大限度地提升党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不言而喻,选题的重大性和新闻的挖掘角度,不仅体现了新闻价值的大小,而且也决定了深度报道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河北工作4年,福建工作17年,浙江工作6年,上海工作7个月,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副市长、地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书记等职务。河北、福建、浙江、上海四省(市)都是习近平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河南则是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两次考察的地方。5省(市)委机关报在选题上,《河北日报》突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的“难忘岁月”,《福建日报》和《浙江日报》分别突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和浙江的“探索与实践”,《解放日报》突出了“习近平在上海”,而《河南日报》则是突出了河南干部群众“牢记嘱托 出彩中原”这个主题。

同是大主题,侧重各不同。《河南日报》在“牢记嘱托 出彩中原”这个大主题下,又分为《春天的嘱托》《把握新常态打好“四张牌”》《构建支撑中原崛起的“四梁八柱”》《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风卷红旗过大关》《谁持彩练当空舞》《坚持文化自信 打造文化高地》《鲜红的旗帜竖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10个侧面进行深度报道。《浙江日报》在“溯源新理念 大潮起之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这个大主题下,又分为《挺立潮头开新天》《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钱江奔涌向大洋》《以人民为中心》《凝魂聚气铸自信》《改革巨擘绘宏图》和《永远的征程》等8个侧面进行深度报道。《河北日报》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的难忘岁月”这个大主题下,又分为《“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真刀真枪干一场”》《“改革戏必须大家唱”》《“拆掉围墙八面来风”》和《“刹住新的不正之风没有气势不行”》等5个侧面进行深度报道。《福建日报》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这个大主题下,又分为《山海情怀 赤子初心》《改革争先 击水中流》《开放发展 风起帆张》《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滴水穿石,功成不必在我》《勇立潮头,建设“数字福建”》和《引领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等7个侧面进行深度报道。《解放日报》在“习近平在上海”这个大主题下,又分为《“上海是党的诞生地,要牢记历史使命”》《“开明睿智才能进一步海纳百川”》和《“真正的政绩在老百姓的口碑里”》等3个侧面进行深度报道。

不同时期、各具魅力的伟人风采,成为豫、浙、闽、冀、沪5省(市)委机关报倾力挖掘、拓展的重点深度报道的题材,也是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本省(市)的具体实践。在报道的高度与深度上,精心策划、精心选题、精心采写、精心制作、精心打磨,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报道有高度、见深度、富内涵、出精品,给读者和社会以深刻启示。

重大主题系列深度报道是一项大工程。豫、浙、闽、冀、沪5省(市)委机关报以习近平地方工作的探索实践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主线,高屋建瓴的认识,不约而同的选题,以开阔的思维去观察和思考,宏观把握,微观着手,进行多视角、全方位、大力度的系列选题策划和深度报道,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重大主题进行细化内容、优化布局,形成系列主题报道策划选题计划,从而确立起了整个系列深度报道的总体框架。也正因为如此,系列主题深度报道才形成了权威、大气的宣传效应。

二、内容重深——博大精深的采写

重大主题报道是党报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宣传任务,也是正确引导舆论的一种重要载体。切实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检验和衡量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标志。

“最动人的报道,一定是将情感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融入故事里”。品读豫、浙、闽、冀、沪5省(市)委机关报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本省(市)的具体实践的重大主题系列深度报道,足以窥斑见豹。

(一)开篇之作,篇篇精品

系列报道的题材多是非事件性新闻,又多是重大题材或重要题材。豫、浙、闽、冀、沪5省(市)委机关报推出的重大主题系列报道,尽管系列报道的每篇报道都可以单独成篇,但每个系列报道又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此,写好开篇报道是5省(市)委机关报成功推出系列报道的重中之重。

《浙江日报》“溯源新理念 大潮起之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系列主题报道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文化、改革、党建等八个方面切入,以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和到浙江视察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主线,沿着习近平主政浙江、视察浙江的足迹,从关心的人、事、地的发展变化着眼,展示了习近平治理浙江的科学判断、发展理念、重要思想。开篇之作是《挺立潮头开新天》,重点聚焦了总书记在主政浙江期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总结梳理了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浙江的萌发脉络。

《挺立潮头开新天》洋洋洒洒2万多字,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习近平的理论智慧和创新实践。全文结构严谨,通畅顺达,所叙过程跌宕起伏,故事精彩纷呈,伟人形象鲜明生动。

《河南日报》则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展示了河南坚定不移跟着党中央令旗走,牢记嘱托,不忘初心,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展示五年来河南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执着探索与不懈努力,为全国大局作出的重大贡献,全面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河南的生动实践。《河南日报》“牢记嘱托 出彩中原”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是《春天的嘱托》。报道中这样写道:

2014年的春天,千里中原沃野叠翠,焦桐新绿,春的气息格外浓郁。

就在那个春天,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河南,走到中原父老乡亲中间,深入火热的生产生活一线,一路行,一路看,一路殷殷嘱托。所到之处,彰显的是胸怀万壑的领袖风范,是亲民爱民的赤子之心。

开篇之作就是开山之作。开篇之作既是媒体主题系列报道的引擎,更是主题系列报道的统领,其重要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浙江日报》《河南日报》如此,其他三报亦不例外。《河北日报》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是《“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福建日报》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是《山海情怀 赤子初心》,《解放日报》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是《“上海是党的诞生地,要牢记历史使命”》。由此看来,5省(市)委机关报的开篇之作,篇篇精品。

(二)细节描述,如临其境

一个生动、感人的细节往往能触动人的情感和灵魂,细节是报道中最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事实。写好重大主题深度报道,既离不开支撑新闻的基本事实和主要轮廓,更离不开生动传神的新闻细节。细节能够更好地表现重大主题报道。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了17年半,这是他在地方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福建的工作经历,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实践源头之一。《福建日报》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山海情怀 赤子初心》报道中,用大量感人的事例和生动的细节,详细叙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对党建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报道中这样写道:

“沙,沙,沙,沙……”这是1988年的一个清晨,新来的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在院子里清扫落叶和垃圾。在没下乡的日子里,这是他上班前常常做的事。办公楼的卫生原来由年轻人做,习近平来了后,很自然地参与进来。在他的带动下,地委的干部们也都渐渐早来上班,一块打扫卫生。习近平一边打扫卫生,一边有说有笑地与大伙聊工作聊生活。扫院子成为他与干部们沟通的一个好方式。

衡量一篇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其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能否讲好一个故事。

30多年前,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河北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的难忘岁月”系列主题深度报道,不仅反映了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的思想和实践,展示了他在青年时期就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而且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战略与境界、胆识与胸襟、视野与思维、智慧与情怀。《河北日报》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的难忘岁月”《“拆掉围墙八面来风”》报道中这样写道:

1984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

两个年轻人,平生第一次穿上西装,走进了正定县委大院。他们是时任县委办公室资料组干事的李亚平和秘书组负责行政事务的张银耀。

当时,南方来办事的人大多西装着身,但县机关里还没有人穿。这年春节前,习近平对他俩说:“你们带个头吧。”

习近平说,自己平时穿旧军装,更容易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你们是县委办的年轻人,要树立新风尚。”

“你们正定还真是开放啊!”石家庄市来办事的人看到他俩西装革履的样子说。

众所周知,重大主题报道离不开概括,但更离不开具有个性和代表性的新闻细节。还原现场,还原感性,不仅能增强生动性和可读性,而且还能提高时政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这些细节描写中,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实干实政、改革思维、开放理念与责任担当跃然纸上,如闻其声。

(三)理论体系,彰显伟人

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萌发地,也是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发源地。《浙江日报》“溯源新理念 大潮起之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挺立潮头开新天》的报道中这样写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无论在国内主持重要会议、考察调研,还是在国外访问、出席国际会议活动,常常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不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写进了十八大报告。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写进文件,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寥寥数笔,画龙点睛。理论体系,彰显伟人。

尽管习近平在上海工作的时间不到一年,仅有7个月零4天,但在习近平的心中时刻不忘一件大事,这就是如何把党的光荣传统发扬好、继承好,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好、推进好。《解放日报》在“习近平在上海”系列主题报道《“上海是党的诞生地,要牢记历史使命”》的报道中这样写道:

十年,弹指一挥间;往事,则历久弥新。

2007年3月30日下午,习近平和上海市领导班子成员一起,来到兴业路76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这是他3月24日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后,第一次公开活动。

在细细观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后,他深情地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这是上海的骄傲,我们有幸在上海工作,既感到十分光荣,更倍感责任重大。”

同样都是写党建,而《浙江日报》“溯源新理念 大潮起之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深度报道的最后一篇《永远的征程》却是这样叙述的:

人们都说,要了解中国奇迹,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当代中国。无数探寻者将目光追溯到嘉兴南湖,定格在湖上这艘永远的红船。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原点。从这里出发,中国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人类发展掀开新的一页。

福建是我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开放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同脉动。《福建日报》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系列主题《开放发展 风起帆张》的报道中这样写道:

斗转星移,日新月异。

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开放发展作为引领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来路,追寻足迹,记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的“开放之路”。

《福建日报》用感人的事例和生动的细节,叙述报道了习近平在八闽大地在改革、开放、发展、党建等一系列重大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

组织重大主题系列深度报道,关键看能否把握和做到综合、立体、全方位。豫、浙、闽、冀、沪5省(市)委机关报推出的重大主题系列深度报道,运用大量翔实事例和清晰逻辑,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深层次地详尽叙述与解读,采访范围广,现场感强,刊发版面多,报道持续时间长,犹如密集式的新闻轰炸,篇篇洋洋万言,字字珠玑万金,波澜四起,余波未尽,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抓住了读者眼球。阅读每篇深度报道,都是享受一场真正的精神盛宴。

三、形式重磅——出其不意的编排

党报的优势和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对重大主题的报道上。而重大主题报道的版面处理,则又体现在党报的要闻版上。头版是党报的“脸面”,也是读者对党报的“第一印象”。

版面之美重在势,视觉冲击贵在美。从豫、浙、闽、冀、沪5省(市)委机关报推出的5组系列重大主题深度报道看,整个报道版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简洁庄重,大气磅礴。版面处理可谓主题鲜明、浓墨重彩、夺人眼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导向性和视觉冲击力,在编排技术技巧上都有新突破。

为了创新和强化报道形式,豫、浙、闽、冀、沪5省(市)委机关报都采用模块式版面设计,对版面的安排做到了精益求精,在编排过程中对每篇稿件的位置,每幅图片的大小和位置、每个标题的字体、颜色和字号等都经过了反复斟酌,充分发挥了传统平面媒体宣传报道的优势。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同时也释放了新闻照片的冲击力。

《浙江日报》“溯源新理念 大潮起之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系列主题共刊发8篇深度报道,每篇稿件长达3万字,每期发4个整版。每版文字只分4个基本栏,各配发一幅大照片,1版配发照片占了4个基本栏通栏处理,2-4版配发照片都占3个基本栏。图片的选择和运用十分恰当,不仅对读者产生了更大的震撼力,而且使新闻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设计了醒目的“溯源新理念 大潮起之江”大报眉,《挺立潮头开新天》《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钱江奔涌向大洋》《以人民为中心》《凝魂聚气铸自信》《改革巨擘绘宏图》和《永远的征程》大标题全部用超粗黑字体。

报纸版面简洁庄重、醒目鲜明、庄重大方、大气磅礴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重大主题报道的版面设计安排,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高低、编排形式、标题大小,直接和间接地体现着稿件的新闻价值的差别。重大主题报道的内容决定了报纸的版面形式,报纸版面形式又能够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宣传效果。

《浙江日报》如此,其他4家省(市)委机关报亦是如此。《河北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的难忘岁月”系列主题共刊发5篇深度报道,每版文字也是分4个基本栏,每篇稿件长达1万多字,每期发2个整版。1版配发一幅2-3个基本栏大照片,2版配发3-4幅照片,报眼位置安排摘发习近平的讲话内容。《“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真刀真枪干一场”》《“改革戏必须大家唱”》《“拆掉围墙八面来风”》和《“刹住新的不正之风没有气势不行”》5篇系列深度报道的大标题全部用超粗黑字体通栏处理。

毋庸置疑,尽管报纸的版面布局和编排有规律可循,但在一些重大主题报道的版面处理上必须推陈出新。《福建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7篇系列深度报道,《河南日报》“牢记嘱托 出彩中原”10篇系列深度述评报道,《解放日报》“习近平在上海”3篇系列深度报道,每篇稿件都是一两万字,每期都是用2-3个整版处理。每篇深度报道图文并茂,各有侧重,深化主题,形成了强烈的版面语言。《河南日报》和《解放日报》还都设计制作了专题专栏和报眉强化处理。《解放日报》每天第3版还特别安排了一个与报道主题内容相关的专版照片,进一步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版是一张脸,题是一双眼”。其实,作为大众媒体的报纸,除了要有好的内容外,还要有好的形式,让读者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在报纸组版上,标题配以大号超粗黑体,形成了版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读者的眼球。5省(市)委机关报的5组系列主题深度报道,每篇报道大标题及小标题制作新颖夺目,虽然并不讲究刻意的对仗和工整,但却让读者过目难忘。

实践证明,豫、浙、闽、冀、沪5省(市)委机关报推出的5组系列主题深度报道,版式设计不拘一格,强化规模效应,既注重编排细节,突出党报端庄大气、要素突出、图文搭配等特色,又形成注重报道的整体风格,收到了整体的传播效果,实为大策划、大文章、大标题、大照片、大版面、大气派,不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而且也使报纸充满了韵律美。

(龚立堂为《信阳日报》副总编辑、高级编辑;张捷为中国版本图书馆编辑,硕士生)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