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责任与担当——记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河南日报高级记者王天定
来源:《新闻爱好者》
董广安 冯鑫
王天定,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长江系列)、河南日报高级记者。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记者身体力行用脚步丈量时代,把新闻写在大地上。他不知疲倦地用相机记录着这个伟大的时代,践行着“四向四做”新要求;他以“勿忘人民”的新闻坚守,展现着新闻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在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这样表扬王天定:“做宣传不需要讲大道理,要像王天定那样通过一幅图片、一篇报道、一个事件、一个人物,通过实实在在的内容展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宣传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举措和实践。”
一、践行“四向四做”的垂范者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九届一次会议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了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深刻论述了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为新形势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与理论指导。而王天定就是这样一位以实际行动,身体力行用脚步丈量时代,把新闻写在大地上,积极践行“四向四做”的垂范者。“几十年如一日,见到的一直是他出发去摄影,从来不喊累”。这是诸多熟悉王天定的人对他的普遍印象。
这位从业30多年的新闻工作者每年70%的时间都在基层,每周一早上出发下到基层,每周五晚上回到单位,多年来他挎着相机跑遍了全省几乎所有的市、县、乡、村,被同事亲切地称为“王全省”。究竟去过多少地方,采访过多少人,王天定早已记不清了。他只记得,每年下基层采访都在250天左右,见报照片都在400幅以上。最令人佩服和尊敬的是他下基层从来不坐公车,都是乘坐公共汽车和火车。以前没有高速公路,交通不便,有时去偏远地区采访,他宁肯坐上一天长途汽车也不让公车接送,就这样他风尘仆仆地走遍了全省的每一个角落。
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扎根基层,勿忘人民,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他用镜头记录下老百姓最真实的故事。他的作品《军礼敬给弟媳妇》《游子的笑声与眼泪》《掏粪工剪影》《88岁老人的红色记忆》等都展现着凝结民心民意的动人故事,可谓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基层百姓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他的新闻摄影作品《农民疼爱专家》更是荣获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他视群众为亲人,群众拿他当兄弟,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讲。因此,他总能源源不断地获取新闻线索,总能了解到基层最真实的情况。怀着一颗正直的心,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这个伟大的时代,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与人民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及时报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精彩的河南故事。
舆论监督是我党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采访,每当遇到违反政策、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王天定就会挺身而出,以一位党报记者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舆论监督。他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递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十分注重把握舆论监督的时、度、效,在舆论监督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拍摄的《如此执法带来的不和谐》《非法金融机构违规经营,受害群众叫苦连天》等一组组监督报道,爱憎分明,起到了很好的正面效果,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爱。
怀着一颗温柔的心,在基层采访的过程中他随时随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办过的一件件实事、好事不胜枚举。早在十年前,豫西突发特大洪水,在抗洪抢险一线报道的王天定看到灾区群众损失惨重,十分焦急,灾区群众的安危时时牵动着王天定的心。回来后他主动找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领导,表达了自己义卖摄影作品、援助灾区群众的愿望。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河南省慈善总会的支持下,他将义卖获得的10万元钱全部捐献给受灾地区建希望小学。而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他更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肩负起时代重任与民族重托,落实“四向四做”新要求,深入基层,走进百村,全方位地报道着河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媒介的力量助推扶贫攻坚,真正做到了习总书记所要求的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舆论工作者。
二、讲好河南脱贫故事的记录者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亮点和精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到2020年,我国7000多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要实现全部脱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他说:“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同志在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上也多次强调,要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把脱贫任务抓实抓深抓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繁重的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理应学习好、贯彻好、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开创党的新闻事业新局面,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舆论工作者。
作为河南日报高级记者的王天定以媒体人的责任担当,其影展“走进百村——脱贫攻坚的河南故事”旨在留住贫困村现状,记录脱贫攻坚历程,展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成就。为了拍好这个宏大系列的摄影报道,从2016年1月开始,王天定克服诸多困难,坚持一年四季走村串户,深入河南的“三山一滩”——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黄河滩区,完成了100多个贫困村的拍摄任务。报社领导称赞他:“不是在贫困村,就是在去贫困村的路上。”
影展展出的104组近千幅照片,完全采用公正、客观、全面、纪实的手法,以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留住脱贫攻坚这一伟大时代壮举的难忘历程,定格全省上下砥砺奋进的一个生动侧影。前来观看摄影展的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在河南日报报业大厦一楼大厅不时驻足凝视,王天定在一旁向谢伏瞻详细介绍这一幅幅照片背后的鲜活故事以及脱贫攻坚给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谢伏瞻对王天定说,“你深入基层,真正做到了三贴近,这些照片真实记录了我省贫困村发生的可喜变化,形象地宣传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用真实可信的形式宣传了党的好政策。”
王天定不仅是摄影家,还是出色的文字记者,长期以来他一直坚持摄影报道与文字报道并重,践行着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先生所倡导的“两翼齐飞”。他用一幅幅摄影作品生动地阐释了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定义,实现了新闻舆论工作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从“填鸭式”到“潜移默化式”的转变,成为讲好河南脱贫攻坚故事的能手。
这104组照片,每一组都有着凝结民心民意的动人故事,都融入了王天定对基层百姓深深的人文关怀,每一组都通过小故事见证着大政策,可以称得上是弘扬主旋律、传递时代正能量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有展现贫困村恶劣自然条件的《即将消失的小山村》《东坡村脱贫新希望》,有展现精准扶贫异地搬迁的《走出黄河滩区的人们》《搬新家 摘穷帽 池芦村尚老汉真开心》,有展现农村新貌的《白云深处有人家 大路通衢乐百家》《淳朴深山人 生活将变样》《镜头里的山村脱贫历程》……王天定用这些故事讲述了党的好政策“精准扶贫”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改善贫困村生存生活环境,让贫困户加入当地合作社共享红利;对实行异地搬迁的人做到搬得出、留得住、有活干。这一系列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给贫困地区带来的巨变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王天定的照片里。
穆青先生有句名言:“记者要善于发现美好的东西,把它挖掘出来奉献给人民。”只有用心才能遇见好故事,与每一个中国好故事的相遇靠的是新闻工作者的用心、用情发掘,每一个精品力作的出现,靠的是新闻工作者发扬工匠精神的深耕。“不拍袖口工程、抹粉工程、贴标签工程。”“不组织、不摆拍、不干预拍摄对象。”这是身为摄影记者的王天定对自己的拍摄要求,是一名新闻工作者职责使命的坚守,更是一个媒体人在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与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而要讲好故事,要使新闻事实的传播效能最优化、最大化,就要做好中国式讲述的继承、发展、创新,要在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新的传播理念,实现新闻的信息与文化传播双重功能。而王天定就是这样一位努力突破自我,改变生硬说教,将政治宣传和新闻传播相结合,将传递宏大政策精神同微观叙事相结合,突出时代元素、故事元素,努力做好中国式讲述的传播者。
王天定说,“我总是想通过色彩、构图、细节等方面给人传递正能量,我们不仅要正视他们的贫困,更要融入人物的灵魂和真善美,展示出他们越来越好的变化”。比如《深山区百姓搬新家 脱贫不忘习总书记》展现了党的精准扶贫异地搬迁好政策让河南新县泗店镇分水岭村恶狗子洼村民组帅家太老人搬新家的喜悦,照片中老人恭恭敬敬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幅照片挂在了新家客厅中间,他家五口人,分了125平方米的新房。又如讲述老百姓真实脱贫故事的《马艳阳种菇记》,照片里笑容满面的夫妻俩,硕果累累的香菇,夫妻两人干活时展现出的相濡以沫与相敬如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照片主人公河南鲁山县张店乡李村的马艳阳从小因事故失去双手,他的妻子尤国华是聋哑人,但他们身残志坚,用政府精准扶贫4000元的扶持资金加入到当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起了自己的香菇棚,实现了自主脱贫。
三、投身融媒体时代的先行者
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卓越。将乐趣融入工作,将工作当成乐趣,正是源于对新闻事业的无限崇敬与热爱,源于对人民的深情厚谊与敬畏之心,源于对新闻理想的执着追求,源于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密切关注与不断学习,这位“老记者”才能数十年如一日,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拍摄出如此之多的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精品。2017年9月13日、10月12日,应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之邀,王天定两次走进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课堂,与师生们分享他拍摄104组影展照片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照片背后的精彩故事,畅谈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在提到媒体从业的经历经验时,王天定感触颇深。他认为,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学会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与媒体融合发展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无法回避又必须正视的问题。他说:“媒体怎么融合是顶层设计的问题,但身为一名专业记者一定要做到思想上的融合,要转变观念,不局限于单一的平台,做报纸的也要会做微博、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全媒体记者,要生产全媒体产品,主动掌握新技术,传播正能量。”他要求自己首先学会做一名全媒体记者、全能记者。王天定于2013年开通个人微博,当时他就开始发布没有在报纸上刊发过的摄影作品。从2014年5月开始,应河南日报官方微博#豫见#栏目的邀请,他开始供稿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拍摄照片、挑选照片到撰写文字,都是他本人亲力亲为而且每天一期,这种坚守是何等的可贵。在他看来,媒介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摄影记者要成为一名全能记者,在具备政治家头脑和摄影师功力的同时,要会写稿子、使用新媒体、排版设计、校对等一系列工作,不然在当下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中将无法适应工作。这是对一位多年奋战在新闻一线的老记者新闻工作的总结和真实写照,更是一位有着卓越成就的新闻业界长者对年青一代新闻人的殷切期望。王天定反复强调,新闻人一定要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思考问题,在田间地头找感觉。记者要做到多深入基层,在基层采访,一定要真真正正地沉下去,写实实在在的东西。要做到高站位,小切入,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人民的故事。他说:“真实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尊重真实性,新闻才能鲜活、有生命、打动人心。新闻采访就是社会调研,只有把采访当作调研的时候,才能真正了解社会。”
脚步一直在路上,足迹永远留基层。影展结束了,可王天定说他仍将继续他的脱贫攻坚之行,访旧村,拍新村,要一直拍到2019年,记录河南脱贫攻坚的整个历程。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穆青精神的现实影响及其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4AXW002)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观研究”(项目编号:16ZDA215)的阶段性成果]
(董广安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冯鑫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