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2期

自媒体网络电台对传统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王晓娟
2018年03月29日10:31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里的“民族的”指的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稳定而长期的文化特质,即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艺座谈会给我们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传统文化正好为自媒体网络电台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和基础,自媒体网络电台的出现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可以说,传统文化和新媒体的碰撞,孕育出了传统文化的春天,使传统文化的血脉和基因传承找到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电台;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2-0023-02

一、传统文化丰富多样,点播内容分类清晰

自媒体网络电台的出现,既让部分传统文化找到了稳定长期的传播渠道,也为大众建立了能够触摸传统文化的精神窗口,是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技术联姻的一次成功尝试。在全媒体时代,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媒介,无时无刻不抢占着人们的视线,除此之外,社交软件、游戏软件以及影视娱乐文化等更让人欲罢不能,人们的眼睛几乎无时无刻都在超负荷运转,所以近视眼患者也在与日俱增,而且正在不断向儿童人群蔓延。而自媒体网络电台以声音形式传播,让人们的双眼从图像世界中解放出来,即使闭上双眼也能接收到海量信息,在视觉盛宴时代,重现唤起了人们对电台文化的渴望和珍视。除此之外,自媒体网络电台丰富的点播内容、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以及强大的受众体验性,也是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打开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等电台APP时,主页上会显示不同主题和内容的板块分类,传统文化资源就散落分布在这些板块中,听众只须搜索或点击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即可找到品种繁多的音频资源。例如,在喜马拉雅FM的内容分类中,分别设置了“相声评书”“历史”“戏曲”“国学书院”“诗歌”等专栏,每个子栏目里又分出更精细的专辑模块,在“戏曲”栏目内,又细分为“华美京剧”“温婉越剧”“明快黄梅”“多彩沪剧”等子栏目,这些节目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受众不仅能聆听名家精彩唱段,还能听到权威专家的精彩解读,比如,蜻蜓FM的戏曲分类栏里有《在北大听白先勇讲昆曲》,喜马拉雅的戏曲频道里有《京剧坤生王珮瑜:京剧其实很好玩》《越剧钱惠丽:带你走进越剧艺术殿堂》等丰富内容,很好地实现了内容的分众化设定和分众化传播,听众在感受戏曲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学到不少专业知识,还可以和专家在线互动交流,全方位感知戏曲文化。这样的创意传播,实现了知识性、自主性、趣味性、分众化和偶像化传播,是传统戏曲文化传播的转型升级版。

二、传播方式灵活多样,受众既是受者又是传者

自媒体网络电台在系统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到受众收听时间的碎片化和随机性问题,专门为节目音频设置了许多人性化功能,比如定时播放或关闭、下载、评论、分享、断点续听等。其中,下载功能深受听众青睐,听众在外出前,将喜欢的内容提前下载到手机或移动终端,这样一来即使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中也能自由畅快地听节目。而评论功能则让听众和节目主播间建立直接联系,听众可以将自己的疑问、见解、需求、感受及时反馈给主播或节目发布者,实现二者双向互动交流,也能促进节目不断升级改进,应该说,这样的传播策略具有革命性的变化,突破了旧有传统文化传播中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实现了传播的流动性和随意性。另外,自由而宽松的网络环境也为信息的传播交流提供了便捷条件,自媒体网络电台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而且还是一个强大的才华展示平台,听众既可以收听他人的节目,也能将自己录制的作品上传到平台,建立自己的私人电台。也有一些文艺爱好者将搜集好的音频资源,整理成不同主题的音频专辑上传到私人电台,分享给更多的爱好者。比如在喜马拉雅FM上,一位音乐爱好者将十多年来搜集的音乐分成500多个专辑,上传到自己的私人电台中,其中很多内容涉及到传统文化,比如“山西二人台系列”“山西民歌经典”“ 梅兰芳珍贵绝版唱段”等。在大众文化、娱乐文化等消费文化异常活跃的今天,传统媒体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新媒体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既有的传播格局,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广播、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生存不容乐观,其缓慢滞后、时空局限和内容老套等弊端日益显现,在新媒体传播面前,船大难调头的劣势十分明显,原有的庞大受众群大量缩减,特别是一些纸媒和地市级的电视台,面临着艰难的转型发展困局,而数字报纸、网络广播、网络直播、手机媒体等移动终端的受众却与日俱增。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大众文化借势而上,乘着“新媒体”这股浪潮赢得先机,综艺娱乐、明星时尚、游戏网购、美食丽人等新鲜刺激的内容吸引了大部分受众,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广受欢迎的自媒体电台,让民族文化的光芒照进更多人的心灵,很好地完成了对受众的审美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力量不断完善着个体生命的文化人格,因为“通过审美教育,人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心理结构发生了变化,多种心理因素发生了变化,得到和谐发展,踏上完美个性的途径”。[1]可见,这既是自媒体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也是自觉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担当。不论现代社会怎样发达,现代文明多么先进,传统文化都不能丢弃,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民族记忆,丢掉传统文化,民族也就丢了魂魄。

三、传统文化借船出海,拥抱崭新的春天

受“唯洋是从”偏见的影响,近几年,许多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相比,传统文化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并不强,也不像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一样招人待见,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普遍性的传播,“近三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传统的重建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这是非常细致的事情,短时间内不容易见成效。” [2]事实上,传统文化的接受和传播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是水滴石穿逐渐熏陶感染的审美过程,欣赏诗歌、古文、戏曲等文化内容,对受众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有一定要求,这个欣赏活动是建立在传受双方相通的文化认同基础之上,倘若受众对古诗文或戏曲艺术一窍不通,就无法建立“你情我愿”的传播关系。譬如,让一个完全不懂戏曲的人听戏,不仅不能感受到各地戏曲的精妙之处,反倒会变成折磨和煎熬,特别是一些用方言演唱的地方戏,对于门外汉而言,听起来更是一头雾水。而自媒体网络电台的点播功能以及强大的资源库,能为传统文化资源储备、科学讲解和分众传播提供便捷通道,轻松实现内容的分众化传播,来自天南海北的文化听众,被自媒体网络电台这个“中央厨房”分流到不同的频道或圈子里,文化爱好者们在这张巨大的蜘蛛网中尽情交流碰撞。

我们不妨拿事实说话,蜻蜓、荔枝、喜马拉雅FM等自媒体不仅收录了几千家广播电台,还大规模邀请到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精英为平台助阵,确保能将最新鲜、最权威、最系统的专业知识传达给听众,有力弥补了传统媒体在传播内容、播出时间和收看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如果说传统媒体只是满足了人民初步的信息欲望,那么,自媒体的崛起却是提供了一座信息的海洋,让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与日常生活同步,就像阳光空气那样,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自媒体网络电台的出现,打破了僵化的传播格局,戏曲、国学、民歌、历史文化等内容,被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以及懒人听书等平台制作成固定的栏目或专辑,以音频形式传播推广。以山西为例,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称,传统文化资源璀璨夺目,但传播途径较为单一、传播方式传统保守等原因,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但近几年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山西晋剧、二人台、三晋故事、山西民俗等传统文化内容,相继被人以音频形式搬上自媒体网络电台,较好地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另外,一些地方导游也在喜马拉雅上建立了私人电台,统一命名为“民间外交官”,节目播讲内容围绕山西地域文化展开,主要开设了“山西历史事件”“山西民俗风情”“山西历史人物”“山西历史地理”“山西成语传说”“山西史纲”几个栏目,在这里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又都是接受者,实现着一对多和多对一的交互传播,对于山西地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有力的作用,对三晋文化的时代传播起到了轻骑兵的良好作用,对于山西形象的塑造,以及山西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发挥了其他媒体难以担负的重任。又如,另一档节目“山西老故事”,则是由山西省戏剧电视艺术中心联合山西广播影视网推出的网络文学节目,节目内容涉及山西民间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奇闻轶事,这些节目能够帮助听众了解山西历史民俗,熟悉山西地域文化,推动山西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应该说,这样的传播实践具有创新性,对于山西传统文化的立体传播,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缺乏规范的运营传播团队,这些节目在语言表现力、内容深广度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自媒体网络电台倘若要更好地效力传统文化传播,今后首先要在节目品质和内容包装上精心雕琢。

“在后工业社会与后现代文化中,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讲,后工业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时代。”[3]现如今,我们就处在这样一种后工业时代中,大众传播媒介异常活跃,文化碰撞也十分激烈,自媒体网络电台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名新成员,还处于探索途中,虽然汇聚了众多传统文化资源,但一些内容杂糅无序、创新性不强,而且缺乏专业化的组织和运营团队,节目内容的品质和时间也不能合理保证,亟待更多的官方媒体或企事业单位去发掘提升。当然,自媒体网络电台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造潜能,地方政府或者文化部门若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制定一系列合理可行的传播策略,那么,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92.

[2] 刘梦溪.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特性[J].新华文摘,2012(9).

[3]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9.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