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用35年打造新闻评论人才培养模式
近日,许多媒体及大型企业都到华中科技大学来“抢人才”。
“在教育部发布的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获得了A。”在谈到学科建设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说,“目前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已经成型,是学校新闻传播学的最大亮点。”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何志武介绍,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由三大板块组成:一是将新闻评论打造成新闻学院的精品特色课,以提升学院本科生新闻评论素养的整体水平;二是率先在全国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旨在为新闻单位培养合格的新闻评论员、评论节目主持人和深度报道记者;三是在全国高校中成立第一个新闻评论社团,继而发展为“评论学社”,面向全校招收学员,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新闻评论素养。“全国326个新闻专业本科教学点,绝大多数只开设1门评论课,我们开设了1+8的课程;很多大学都只有大学生记者团,我们构建的评论人才培养体系,属于全国首创。”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顾建明说,17年来学院为各类媒体输送了大量新闻评论人才。学生就业平台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浪、百度等各类媒体。
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被湖北省评为教学成果一等奖。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原主任赵振宇介绍了华科大的新闻评论教育历程。2001年,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与学校党委宣传部联合成立了新闻评论团;2003年,遴选新闻评论特长生,实行导师制培养;从2005年起,设立新闻评论方向班,并作为新闻学的一个方向纳入高招计划;2006年,成立新闻评论研究中心,邀请了数十位学界和业界专家为研究员,扩展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队伍。
“自我从媒体调入华科大算起,华科大的新闻评论教育虽然只有17年,但在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上却走过了35个春秋。”赵振宇回忆,华科大的新闻评论教育的顶层设计者应该是华中工学院原院长朱九思。据他介绍,曾任《天津日报》《湖南日报》总编辑的朱九思,在1983年提出办文科时首选新闻系,并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方针。“华科大的历任校长特别是杨叔子、李培根都非常重视新闻评论教育,正是在他们的支持下,加上汪新源、程世寿、吴廷俊、张昆等新老院长(系主任)的努力,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才会逐步成熟”。
“双一流建设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我们重新出发。”张昆认为,“面向新时代,华科大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包括新闻评论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