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央视时政微视频《窑洞里的读书人》背后的故事

闫松
2018年04月01日06:46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窑洞里的读书人》背后的故事

“央视新闻”新媒体团队在陕西梁家河采访。央视供图

3月26日早上8点35分,一段名为《窑洞里的读书人》的时政微视频,悄然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和央视新闻移动网。

3小时后,“央视新闻”各平台阅读量超过100万。

同时,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网、光明网、央广网、中国青年网等各大央媒纷纷转发,新浪、腾讯、网易、凤凰、搜狐等众多商业网站均在头条位置发布,一些海外新闻网站也自发转载。

上线24小时内,该视频仅在腾讯视频与秒拍两家视频网站的阅读量就突破5000万,全网阅读量接近1亿。

这部微视频为何如此受关注?“窑洞里的读书人”是谁?为什么要选取读书这个角度?

选取独特视角

讲述大国领导人读书修身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读书修身的重要性,多次提到‘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我们新媒体团队便策划打造一条时政微视频,以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呈现他爱读书、会读书的一面。”央视新闻中心新媒体新闻部主任杨继红是《窑洞里的读书人》的总策划。2017年,也是在她的策划下,“央视新闻”新媒体团队打造出时政微视频系列作品《初心》,已经成为一部现象级作品。

中央电视台领导要求,时政微视频不仅选题立意要高,拍摄和剪辑水准要高,更要形成立体化的传播阵势,将精品理念覆盖制作传播全链条。这个链条的发端,是一个好的选题创意。

读书题材的想法有了,但从哪个角度切入比较好呢?

“央视新闻”编导团队发现,习近平总书记2003年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说,他读书最多的时候就是在农村,十年寒窗,读书知识的基础是在农村打下的。“可见陕西梁家河的读书往事对于总书记的知识结构,乃至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杨继红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这给了团队很好的灵感,“窑洞里的读书人”这个视角定下来了。

随后,编导团队在陕西梁家河采访,挖掘出很多独家的、细节性的故事,素材丰富,可以鲜活地呈现总书记“文学青年”的形象。

在影像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窑洞里的读书人》的风格与《初心》可谓一脉相承,全片不加一句画外音解说,全部用习近平总书记本人在受访资料片中的自述和历史见证者的回忆,通过资料剪辑增加历史的厚重感,通过实地拍摄提高现实的贴近性。

挖掘核心内容

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直接关联性

为了制作《窑洞里的读书人》,编导团队两赴梁家河,进行了历时半个月的采访。编导吴璇说,不论是受访对象,还是相关物件,挖掘出历史与现实的直接关联性,一直是编导团队秉持的理念。

片中一共有3名受访对象,分别是梁家河村民王宪平、武晖,以及曾任延安县通讯组组长的曹谷溪。“实际上,这3名受访对象的身份并不简单,他们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时期的读书经历,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吴璇说。

村民王宪平当年因为爱好学习、爱好读书,与习近平交往很多,经常来到习近平居住的窑洞里求教。1971年,王宪平因为有文化知识,被招工到县里工作,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村民武晖也曾受益于习近平对他的影响。武晖说,当年他经常到习近平的窑洞里看书,听习近平讲古今故事,后来成为了梁家河小学的民办教师。

曹谷溪则是习近平总书记与作家路遥文学情谊的最佳见证者。曾担任延川县通讯组组长的曹谷溪与路遥当年一起创办过延安的著名文学刊物《山花》。曹谷溪可谓是路遥的良师益友,也见证了习近平与路遥的书友之情。

除了在受访对象上力求找到最核心的相关当事人、见证者之外,编导团队也力求找到历史的“物证”。编导团队独家挖掘出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赠送给王宪平他亲笔签名的、一本印有“学习”字样的笔记本和一本书,这也是这两样珍贵的物件第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创新表现手法

适度情景演绎增强年代感

《窑洞里的读书人》开篇,窑洞中点亮煤油灯读书的画面能给人深深的代入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为了这个只有几秒钟的画面,摄制组却耗时整整一个晚上。吴璇说,拍摄之时正值深秋,梁家河的温度已经达到零下,但是为取得点亮煤油灯、读书人影印在窗棂之上的最佳光影效果,编导团队仍坚持反复调试,力求保证画面的优质性。

《窑洞里的读书人》在呈现手法上遇到的最大难点就是不能直观再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读书场景,包括受访对象所讲述的习近平在山坡放羊时手不释卷、田间锄地间默背成语、居窑洞中秉烛夜读、与路遥促膝长谈等。

如果直接用梁家河的空镜画面,无疑与摄编导团队的创作理念“挖掘出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性”相悖。

为此,编导团队首次在这部微视频中运用了适度的情景演绎。情景演绎中,窑洞、煤油灯、《浮士德》等具有年代感元素的道具的运用,以及窑洞之中点亮煤油灯、秉烛夜读的人影印在窗棂之上、于山间小路中行走、于田间耕作等如纪录片般高质量的画面感,塑造了浓浓的年代感与文艺气息,也大大强化了该片的视觉效果。

“完成情景演绎的拍摄画面并不容易。”该片的摄像兼剪辑师余腾龙介绍,仅仅为了演绎总书记亲口讲述的当年放羊读书的场景,编导团队仔细求证,多方打听,找到总书记当年放羊的山峁,在山路早已被荒草掩盖、荆棘丛生的情况下,手脚并用,背着沉重的拍摄设备探路前行,从白天拍摄到晚上,最终完成了优质画面的拍摄。

感受“微”的力量

小故事更能拉近观众心

中央电视台领导对时政微视频的制作一直有着超高标准、最严要求,一部成功的时政微视频背后往往集结了台领导指挥之力,时政部门、策划部门、媒资部门合作之力,以及新媒体新闻部策划、执行之力等多股力量。

今年以来,尤其春节过后,央视集结优势资源,精心打造时政微视频精品力作,“央视新闻”新媒体已陆续推出《马上就办》《从深圳到雄安》《美丽中国说》《窑洞里的读书人》4部原创时政微视频作品。

截至目前,4部作品的全网阅读量已超过3亿。仔细观察,这些时政微视频在题材上也有内在的逻辑结构,自成系列体系。

杨继红介绍,《窑洞里的读书人》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修身,《马上就办》展现了总书记的从政之风,接下来还将陆续有作品呈现他的为官之道、为人之真。这些微视频都是取材于总书记早年的地方工作经历,从一个个不同的侧面,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来呈现他立体的领导人形象,可谓见微知著。

从《初心》到《窑洞里的读书人》,用微视频的形式展现时政类的题材,央视开了一个先河。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除了创作团队的大胆创新和精心制作外,更为重要的是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有观众评价,“这样的微视频非常有韵味”“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从这些片子中能感受到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脉络”;更有业内专家表示,这种构思精良、立意深远的微纪录片,一定会成为融媒体的亮丽品牌,它拥有辐射全网的穿透力,远比综艺IP影响长远。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