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30年:我们推出这些人
坐在窗前,打开本报数字化的30年报纸,马上进入一个群星闪耀的人物世界。
这里有业界前辈的风采,比如,穆青、萧乾、王益、许力以、陈原、王仿子、叶至善;
这里有行业翘楚砥砺前行的足迹,比如,“扫黄打非”的坚强战士韩丰聚,铁党员金占林,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林穗芳、张业汉、沈士明、孙绳武、普布多吉、米玛、李兵、益西加措、徐韬,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储瑞耕;
这里有众多带着露珠的新闻人物,比如,《大连日报》“明星记者”王永海,见义勇为的《贵州画报》记者漆春生,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侠”马骋,把生命献给了纪录片事业的山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尚晓东,“用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的湖北广电主持人简然,一个人建起两家职工书屋的天津市“80”后政协委员王家梅,“北极光”照亮翻译星空的许渊冲,一直在寻找战地记者方大曾的央视冯雪松,孝老爱亲的《文化艺术报》总编辑陈若星、北京密云广电中心主持人张博研,13年情系凉山、新闻扶贫无怨无悔的《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底层行走执着坚守的《齐鲁晚报》社区记者张刚,用忠诚和信仰执着坚守13年的庐山风景区“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熊焰,让“扫黄打非”走进民心的江苏射阳临海镇党委书记韩步阳,为了心中那份大爱的总局724台志愿者刘雨时……
在这些灿若星辰的人物中,赵国强、黄涛、马爱民是杰出的三位代表。
在总局举行的赵国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赵国强的妻子姚淑兰发言。 韩东 摄
赵国强 新时期的好干部楷模
天津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赵国强是新闻出版战线上成长起来的先进人物,他在新闻出版战线工作36年,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到责尽心安,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赵国强的事迹最早是本报独家发现和采写的,采写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采编导向,把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发现和树立典型的最高标准,推出了一位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本报总编辑马国仓带队,赴天津市委宣传部和赵国强生前单位,对典型的采写推出进行策划沟通,2014年6月24日、25日、26日,本报连续3天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赵国强事迹。
中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对赵国强的事迹非常重视,以“新广党组发[2014]38号”文件,发出《关于在全系统开展向赵国强同志学习的决定》。此后,总局还召开了学习赵国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赵国强被天津市列为重大宣传典型,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组成宣讲团,在天津、辽宁等多地宣讲。赵国强同志还入选2014年度“中国好人榜”。
铁党员金占林
《铁党员金占林》获1999年度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
抗战老兵记者系列
《寻访抗战老兵记者》系列报道获得2015年度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
黄涛 忠诚爱党的军旅编辑家
老编辑家、解放军出版社原副社长黄涛,为我们留下了《星火燎原》这样的鸿篇巨著。在他去世前,病房床前对面的墙上,悬挂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星火燎原”,那是医护人员破例挂上的,黄老在病房总是不能安心接受治疗,因为只要看到“星火燎原”4个字,黄老就会有精神。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和力量,支撑着这位身患重病的耄耋老人为了编纂经典呕心沥血。这,就是一位编辑家的精神境界和职业操守。
2008年9月5日,本报一版推出了黄涛事迹长篇通讯。11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向黄涛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国宣传文化战线和全军部队广泛深入地开展向黄涛同志学习的活动。
本报记者冯文礼(左一)参加黄涛事迹报告团。资料图片
马爱民(中)在国庆60周年游行彩车上。 资料图片
马爱民 “扫黄打非”战线的优秀共产党员
“扫黄打非”直接面对意识形态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扫黄打非”工作者面对的,首先是“战场”,然后才是“市场”。马爱民在山西省长期从事“扫黄打非”工作,他最突出的职业精神,就是党的事业高于一切。
2006年,本报独家推出的马爱民先进事迹,采访时间前后共6个多月,10月11日起,在一版重要位置连续3天推出。山西省委宣传部同时作出决定,要求全省学习宣传马爱民先进事迹。当年12月19日,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又召开学习马爱民座谈会。马爱民还当选山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2009年,马爱民作为“扫黄打非”战线的代表人物,光荣登上国庆60周年游行彩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