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 用心记录生命的光彩

赵新乐
2018年05月14日13:20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用心记录生命的光彩

今年“5·12”前夕,宋开文(左一)参加由四川日报社组织的全国党报党端采访活动。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供图

《长江日报》推出的纪念汶川地震10周年影像特刊《重生》。资料图片

10年前,当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之时,全国的新闻媒体记者第一时间赶往灾区;灾后重建,媒体同样对四川这片土地保持着高度关注。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之际,来听听新华社、四川日报社、长江日报社的3位媒体同行持续关注了10年的汶川故事。

要缅怀,更要成长

5月12日下午6点10分,结束了采访任务的新华社四川分社采编业务签发人江毅赶回办公室等待陆续发来的稿件。

“可以想象,今天的活动会很多。”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江毅这样说。

10年前的那个下午,作为新华社第一批前往灾区的记者,江毅和他的同事们见证了那个永生难忘的时刻。

在绵阳市北川县,这个地震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地区,江毅第一次见到那么惨烈的现场。其中就有后来为大家所熟知的“总理让路女孩”宋馨懿,江毅见到她时,她还被困在废墟中尚未脱身。

那个时候,呈现在人们脸上的更多是茫然,是经历了极度惊吓之后的惶恐。那时候,悲伤的闸口还未来得及打开。那个时候,他以为这个曾经美丽的羌族自治县可能几十年内都将难以恢复元气。

不久之后的灾后重建,江毅蹲点的地区依旧是绵阳。令他惊讶的是,举国上下的努力让灾后重建变得如此迅速,甚至以天为单位发生着巨变。

在过去的10年中,江毅去绵阳的次数超过200次,亲眼见证了一座城市的涅槃重生。

江毅说,如今的安昌河畔,距离北川老县城约23公里处,一座异地重建的新北川县城已拔地而起,修建质量也是“杠杠的”。新旧对比,首先就是生与死的对比。北川县城的人口也已恢复到24万人,曾经贫困的地区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开发区、产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业务和电子商务也已发展得如火如荼。

在四川的16年,江毅已经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说,10年之后再回望,大家已很少再提当年的事,那些过往已经埋在了每个人心里最深的地方。他说,作为媒体人,感触很多,希望大家在缅怀故人,表达祭奠、感恩心情之余,都能从灾难中学会成长,懂得敬畏。

10年,见证一座城

“时光流逝,物易人改,暮春时节满山的葱郁、满眼的生机早已将灾难的伤痕覆盖和刷新。”

4月26日,四川日报社德阳记者站站长宋开文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并如此配文。照片的拍摄地分别为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记者接待中心、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以及郁郁葱葱的青川县仙雾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园。今昔对比,一目了然。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宋开文对于10年前的那场灾难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当他从没有坍塌的新闻大楼里捡回一条命时,四川那片土地上演绎着的那些生死变迁与悲怆感人的画面注定要映入眼帘、刻入骨髓。

他与青川的缘,始于那场灾难。当那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突然来袭时,作为省报的一名社会新闻记者,他主动请缨,冒着频繁的余震第一时间赶赴离成都最远的重灾区——青川。在县委大院临时成立的“新闻中心”,宋开文与来自各地的新闻记者并肩战斗。他身上随时穿着印着“四川日报”字样的白背心,不仅为了宣传报社的品牌,更多的是单位考虑到“以防万一”。

在那里,他遇到了58岁的村民党天科。地震将他家的房屋全部震垮,5岁的孙子也在地震中遇难了,但他却将政府发放的5000元抚慰金捐给教育事业。宋开文原以为老人家境比较殷实,后来才发现他家住了20多年的土木房子已经残破不堪。老两口在废墟旁就着两棵大树,用塑料布搭了一个极其简易的帐篷,作为容身之处。临别时他还让大家放心,等核桃成熟了,还能卖几百块钱。

宋开文说,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这样的感动时时盈满内心。这些一辈子默默无闻的普通群众,在大灾难面前展现出令人尊敬的品质。不是我们给了他们信心,而是他们教会我们如何去生活,去面对厄运。

每一年,宋开文都要去青川两三次,见证并记录它的历史性变迁。循着援建者的足迹,他看见,在大山深处,在密林间,一所所漂亮的学校建起来了,一座座坚实的桥梁架起来了,一条条平整的公路铺起来了……浴火重生的新青川,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变。2010年,由他采写的《灾区新地名——记录全国人民的深情》一文还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几天前,作为青川发展的见证者,宋开文再次受邀回访。5月的青川,风和日丽。绿色生态、开放包容、充满活力……涅槃重生后的青川,已然成为蜀北大地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党天科老人的家已是一排两层白墙红瓦的小洋楼,根本找不到地震的痕迹。听说,老人又有了小孙子,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除了回望,还可以前瞻

“我一直想知道,10年的时光会改变一些什么,会沉淀一些什么,会隐遁一些什么,会丰满一些什么。”

5月11日,《长江日报》推出纪念汶川地震10周年的影像特刊《重生》。整整12个版面,是记者邱焰用镜头记录的汶川地震10个幸存者的10年。

画面采用了画中画的方式拍摄肖像,通过“叠套”翻拍来展示时空贯穿的累积,每一张照片都可以看到主人公过去10年间4个不同时间段的状态。邱焰说,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隐喻隐没在10年时光中的伤痛与改变。

痛,是邱焰10年前踏上汶川这片土地时最强烈的感受。他不记得自己有多少次面对快门时手足无措,以至于最后泪流满面地离开。那时候,他甚至“庆幸”自己是摄影记者,不必开口去深究背后的故事。

他还记得那个叫李德强的货车司机,当年亲眼看见自己的工友被滑落的山体掩埋,自己受伤,走了5个小时后才最终获救。2014年,当邱焰第三次为他拍摄肖像照时,举着照片的李德强哭了。一个月前,当邱焰再回故地,镜头再次定格时,李德强同样又流泪了。

“也许是过去的回忆触动了他,也许是现在生活的感受,也许都不是。”作为摄影记者的邱焰,同样什么都没问。在他看来,记录就已经足够了。

在邱焰拍摄的这组肖像照中,他没有刻意地去拍摄大家所期待的那种笑容、坚强和感谢,进入镜头更多的,却是时光写在脸上的痕迹,是伤痛之后难以隐藏的忧伤,是重生之后的期望。

过去的10年中,邱焰数度前往灾区,绵阳、北川、映秀……每次时间长达半个月,拍摄的照片不下万张。他将这些图片结集成画册《汶川地震十年》。5月12日当天,汶川地震十年摄影展暨《汶川地震十年》首发仪式在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馆举办。

纵然伤痛无法彻底抹去,爱与遗憾已留在心底。10年,在这片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川蜀大地,生命依旧在怒放。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