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我与人民日报·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

悠悠投递情

王小菠
2018年05月16日06: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悠悠投递情(我与人民日报·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

  父亲当年走的邮路,从县城到最边远的一个民族乡,全程一百五十六公里,村子分布在崇山峻岭中,当时不通公路,全靠“铁脚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

  为了让边疆少数民族能够看到《人民日报》,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父亲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阴天下雨,长年累月地行走在这条邮路上。

  最怕发生的事情那一天还是发生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天晚上,父亲穿过一片森林时,突然听到“啪、啪、啪”的几声枪声,聪明的父亲急中生智,迅速把装有《人民日报》的邮包藏在草丛中。几分钟后,四个蒙面人包围了父亲,嘴里不停地喊:“丕斗!丕斗!”(匪语:交出钱来)。土匪在父亲身上搜了几遍,没搜到啥值钱的东西,只搜到一包香烟,就用枪托把父亲打倒在地。待土匪走后,父亲才将《人民日报》送达当地乡政府。

  1979年我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那个夏天,雨水特别多,老天爷连续下了十多天大雨,父亲在投递《人民日报》的途中,遭遇泥石流,躲避不及,被泥石流冲下六十多米。当地群众知道后迅速展开救援,人们将父亲抬到河岸边时,父亲还有一口气,两只手仍紧紧抓住那个装有《人民日报》的绿色邮包。待我和家人赶到现场时,父亲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父亲走了,收入没了,今后的日子怎么过?此时此刻,党和政府给我家送来了新的希望,单位领导考虑到我们家的实际困难,决定让我继承父亲的职业,当乡邮员。从此,我背上父亲当年用过的那个绿色邮包,继续投递《人民日报》。

  与父亲不同的是,我改走了另外一条乡邮路——昆南,单程三十公里,当天往返。可以在白天行走,看得见,摸得着,更没有人会抢邮包,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昆南一带是革命根据地,但山高坡陡,不通公路,全靠步行,隔山看得见,行走要一天。天长日久,邮路沿途的群众与我成了朋友,都很信任我,经常叫我帮他们从城里购买些针头线脑等小物件带回来。昂洪村一个叫李扎者的退休工人,因年老多病,不方便到城里去取工资,他把图章交给我,每个月都叫我帮他取回工资,直到他离开人世为止,我共为他取回工资八万多元,分毫不差。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发展,1998年,曾经“一家独大”的邮电局,一分为二,即:邮政局、电信局。按照当时的分营政策,我被分在邮政局,继续行走乡邮路。

  我喜欢看《人民日报》,长年累月与报刊打交道,慢慢地走上了“爬格路”:购买照相机,学习摄影;拿起笔杆学着写点“豆腐块”“火柴盒”,把邮路沿线的所见新闻写成消息,投给报社。三十多年来,我先后在省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作品六百多篇(幅),获奖作品六十三篇(幅),被聘为省内外十多家媒体特约通讯员。

  由于投递工作做得好,群众信任我,我所在的乡邮政所,连年超额完成《人民日报》的征订任务。那年冬天,一位农村退伍老兵病在床上,得不到外界的一丝信息,我自掏腰包一百九十八元,为他订阅一份《人民日报》,后来他成为养殖专业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已经在乡邮路上行走了三十多个春夏秋冬,可绕地球二十圈。历经沧桑,昔日的壮小伙,如今已变成小老头,满脸“梯田”,满头“银丝”,腰弓了,背驼了,但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为祖国的邮政事业作了贡献,为投递《人民日报》出过一份力。如今,我光荣地退休,离开了我洒满汗水和脚印成串的那条乡邮路。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姑娘很争气,大学毕业以后,又报考到邮政局工作,同事们都说:“老王家都成了邮政世家了!”我的回答很干脆:“假如有来生,我还当乡邮员,还去送《人民日报》……”

  退休以后,我仍不弃不舍,笔耕不辍,相机随身,继续在“爬格路”上耕耘,搞点诗歌、散文、小小说、图片等,向《人民日报》投稿,传递正能量,鼓舞后代人。

  (作者为云南蒙自退休职员)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